张艳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相关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而器乐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就要求我们应当从小培养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美好的体验,感受音乐本身带来的幸福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口琴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98
口琴音色优美,便于携带,是一种简单易学、便于快速助力音乐教学的乐器。不断地培养学生吹口琴的兴趣,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从而为其奠定良好的音乐素养,达到全面发展。
一、形象教学,培养学生对口琴的学习兴趣
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理较强,课堂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容易被周围的新鲜事物分散精力,尤其对于常规的文化教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音乐课上不易被学生掌握和记忆的音乐旋律更是加大了音乐学习的难度。结合学校实际教学需要,开展关于福文化音乐——福韵悠悠的口琴校本课程,让口琴进课堂。
在学生们刚接触口琴时,由于对口琴比较好奇,所以拿到口琴的时候会迫不及待地试吹,此时教师应当给予他们几分钟时间来了解口琴,让学生们彼此讨论。在正式课堂教学开始时应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其为大家表演,后由教师点评,或由教师挑选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口琴,即使他们吹的不符合口琴教学的审美,也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暗示学生有口琴方面的天赋,这样的积极鼓励,提高了学生们对口琴教学的自信心。在正式课堂开始时,教师应当采用幽默的教学方法,比如吹口琴时一上一下,动作幅度夸张一些,表情丰富,很大程度上会激起学生的學习兴趣,学生们也会跟随教师的动作来进行学习,而小学生又比较顽皮,对一些幽默搞笑的事情更容易去模仿,这就达到了最初的目的,那就是形象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对口琴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并扎实对口琴演奏基本功的培养
要掌握口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并进行快速提升,也就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准备的要求。注重基本功,就要求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口琴的基本结构,教师可让学生用提前准备好的纸笔模仿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绘图,并与实物口琴作对比,认真观察口琴基本结构,并通过教师的身体律动和相应伸缩收放的动作进行基本的音阶吹奏,重点进行上行或下行连动音阶演奏和拆分换序的单音演奏。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可结合唇语和柯尔文手势练习视觉音准。并能根据实际通过歌唱相应训练方法进行巩固,以提高视唱练耳识谱听音的能力。
例如:“开火车听音”,“连连看找音”
单音练习:
1.用身体的律动感知单音的呼吸;
2.请学生用口琴试吹并找到单音;
3.师唱单音,生吹单音;
4.师做动作,生唱出再吹出相应的音;
5.结合唇语和柯尔文手势练习视觉音准;
6.师吹单音,生吹单音。
通过以上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演奏水平。在课堂上通过多形式检查、巩固、纠正课前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让耳朵捕捉每一个正确的音,并能有较高的自我觉察力,帮助别人纠正错的同时更好地审视自我,无形中培养良好的视觉听音能力和视常识谱能力。
三、加强训练,选择难度适合的曲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有了较高的自我觉察力,能够在互听互练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帮同学纠错。重点强化6、7、i三个音的训练,曲目选择方面,可由简到难,结合兴趣,针对性选择进阶曲目。例如《生日快乐歌》《爱尔兰画眉》《山楂树》等等。通过进阶曲目练习,逐一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建立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帮学生找到良好的音乐感觉。
除此之外,培养学生们乐音和旋律美感,由于音调有高有低,旋律有长有短,指导他们在演奏乐曲时,带有感情色彩,使吹出来的音乐更具美感。
四、开展竞赛,加强实践,提高学生参与性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琴学习参与性,教师可提供以班级为单位的期末艺术汇演、家长开放日、六一汇演等多形式的实践机会。活动结束后,可进行评价、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肯定和奖励,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做一方面是对于学生们演奏技能的肯定,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获得了成就感。这样的比赛模式培养了学生小组协作、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口琴教学技能,也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口琴教学,要帮助学生培养很好的学习兴趣,做到基本功扎实,并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不断地参与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从比赛中获得满足感,达到心灵审美的提升。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吹口琴的兴趣,带动音乐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付丽娟.口琴教学心得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166.
[2] 陈梅真.小学生口琴教学实践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80-83.
[3] 许红.口琴——让学生走近音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2):167.
[4] 田雨.快乐口琴“加减法”教学模式初探[J].音乐天地,2012(1):13-16.
[5] 陈宜男编著,青少年学口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 姚艳萍.“多领域结合”的口琴合奏教学研究[J].儿童音乐.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