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垠
[摘 要]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学习及考试需求,可开发一套灵活高效、适用面广、可重复利用的网上答题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能切实把员工加强学习、追求上进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推动广大员工从思想和行动上不断进取,促进企业持续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系统实现的方法。
[关键词]网上答题系统;设计;学习;考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093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1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及系统功能分析
1.1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为了深入推进各种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满足广大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需求,开发一套能够检验学习效果、加固学习成果的答题考试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开发新的网上答题系统,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题库的更换、各种类型题目的分数设置、题库范围选择等任务,以达到迅速上线使用、满足不同考试需求的目的。
1.2 系统的功能分析
①实现数据库结构优化,满足题库更换灵活、题型多样的需求,达到缩短学习与检测间隔时间、快速上线、减少重复开发量的目的,以本系统为基础,即可快速简洁地进行符合新需求的答题网站部署;②实现在线答题功能,能够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内容,并在提交后对答错题目进行提示以加强学习;③实现得分统计及排行功能,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型分别排行,可以提供以不同时间段为周期的汇总排行,并根据设置获得名次及人数的奖罚信息;④根据用户所在组别的不同进行分值和题库范围的分类选取,更有针对性地检验学习成果;⑤实现每日或每周期答题次数限制功能,能够对答题要求进行约束,加强学习时间的延续性。
2 网上答题系统功能的实现
2.1 在线答题功能
在线答题功能是系统核心功能,在用户确认过答题规则及用户信息之后,系统能够随机从题库范围内抽取题目,使用精确设计的自定义控件加以展示,并配合JavaScript脚本进行考试时间的限制,利用session的机制进行题目的匹配及判断,减少了服务器资源消耗并且加快了运行速度,用户能够在提交答案后立刻得到分数及错题的提示,以便纠正和加深记忆。在线答题页面如图1所示。
同时,为了解决答题时间过长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系统采用了session(时域)刷新等技术的应用。另外,系统设置了页面回退将清空session的措施,页面回退将会重新要求登录并抽取新试卷,杜绝了通过该方法延长考试时间的行为。
2.2 得分统计及排行功能
得分统计及排行功能也是系统核心功能之一,按照提前设置的统计周期,系统能够分类别自动汇总各用户得分并按照奖励设置进行排位;总分相同则以每次成绩方差小者优先,方差相同者以先完成考试者优先。2016年6月中旬非管理与技术岗得分排行页面,如图2所示。
统计与汇总功能的实现是在SQL Server服务端完成的,主要步骤为以下两步。
系统首先在服务器端建立了统计汇总的存储过程,从考试成绩表中分类提取并汇总各用户成绩,计算其总分、方差及最后一次完成答题时间并按顺序排名后写入得奖信息表,之后从奖励设置表中逐项提取奖项及人数,结合得奖信息表中的种类及次序完成最终排名。然后系统通过SQL Server代理进行了作业管理,設置将上述存储过程进行计划作业,计划时间设置为每月第10天、第20天及每月最后一天的晚11时30分自动执行,以此完成每周期的自动汇总功能。
2.3 题库分类选取功能
题库分类选取功能是系统主要的创新点,通过对题目、用户进行分类,并对各种类用户分别设置不同的题目分类范围及数量来更有针对性地出题及选题,以达到分数设置更科学、规划更合理的目的。在完成岗位及题库设置之后,针对不同岗位的题库选择范围进行设置。用户答题时,系统将按照数据库设置进行题库的抽取工作,并随机打乱顺序组成试卷,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避免了抄袭或雷同卷等现象的发生。
2.4 题库替换功能
系统为了增加适应性,将题库设置成易于替换且兼容性广的模式:题库分为选择题库与判断题库,选择题库可同时兼容单选与不定项选择,兼容选项小于等于四个的选择类型。两类题库都可使用图片进行题干描述,题库更换时只需要提供符合简单格式标准的Word或者Excel文件即可批量快速导入至数据库中。
3 应用效果
为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降本增效意识,由团委开展了“学理论、强党性、提素质、增效益”网上答题活动。目前,系统有效答题次数6 231次。
4 结 语
该网上答题系统是一套灵活、高效,且适用面广、能够兼容且重复利用的答题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线答题、得分汇总、周期排行、综合选题及题库灵活更换等功能,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习考试需求,达到了减少重复开发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降低学习活动与成果检测的时间间隔,以最快速度实现系统迅速上线使用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宪会,张慧妍.ASP.NET 2.0应用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郭瑞军.ASP.net 2.0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