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碳交易机制构建研究

2017-10-30 00:28宋焕斌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0期

宋焕斌

[摘 要]碳交易市场作为我国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一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碳交易对象主要为企业,而对于居民的碳交易活动还不普遍。本文从构建居民碳交易机制出发,分析其必要性与模式,探讨相关问题,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此对未来构建居民碳交易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民碳交易;交易机制;可行性建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082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0 引 言

1997年12月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促进减排的市场机制,即碳交易。2011年10月,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据中国碳排放交易网统计,截至2017年5月,试点地区累计成交配额将近1.6亿吨,成交额37亿元,各地区所参与企业履约率均接近100%。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即将出台,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在11月左右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形成全国性市场化的减碳体系。

然而,当前碳交易主要是由企业自愿或被强制参与减排,根据碳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进行交易,交易对象也主要为大型控排项目。对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管理还没有涉及,目前仅有部分试点地区尝试实施举措,例如:2014年12月北京发改委出台有关政策,提倡拓展市场交易参与获准范围,探索自然人参与碳交易;2015年年中广东省发改委在全省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建设,并在随后推行“碳币”,以使居民换取相应生活用品,实现居民碳普惠激励机制应用。

本文从构建居民碳交易机制角度分析,研究未来居民碳交易机制的必要性、模式与面临问题,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居民碳交易机制,国外早有研究,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三种形式:一是Hillman于1998年提出的个人碳配额方案(PCA),即每人定期获得一定量的碳配额,当个人碳排放量超过该碳配额量,则要支付相应费用购买,反之,多余的碳配额也可存储或交易来获取一定收益;二是Fleming于1997年提出的可交易能源配额方案(TEQ),主要思想与前者大致相同,但其应用领域更为广泛,除同前者一样应用于家庭能源和交通能源领域外,还可用于个人航空旅行领域;三是Fawcett, et al.于2010年提出的上限与共享方案(CS),其内容及覆盖领域更加完善,基本可应用于所有领域的碳交易,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国内对居民碳交易机制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当前个人层面研究方向集中于低碳社区、居民低碳消费和参与碳减排行为研究等,仍待进一步探索,形成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居民碳交易机制。

2 构建居民碳交易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2.1 当前人口基数大,具有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大,相应居民基础设施碳排量占社会总排量比重较大,将居民碳交易活动纳入市场环境中,约束居民碳排放,对于降低碳排量具有一定的成效。此外,当前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未来提升空间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居民日常生活中碳排量在国家总碳排量中所占比重将日益增大,居民碳排放机制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国家碳排放问题。

2.2 倒逼低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居民碳交易机制的推广,使得居民對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需求日益提升,从而能够倒逼生产方不得不加快向低碳制造转型,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和低碳产品的生产,以此形成低碳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2.3 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让资金运转更灵活

居民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将允许政府通过碳排放量这一经济指标作为财政支持的一部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从而使财政资金更加灵活地投入新的公共服务领域,促进社会发展。

2.4 提升居民碳素养,树立低碳理念

当前我国针对居民实行的低碳政策仍是以激励和引导为主的软约束,目前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居民节能减排意识薄弱。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引入市场机制,将低碳减排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有效结合,才能使居民更为清晰地感知节能减排的重任,产生低碳节能的责任感。一方面可使个人正外部性行为得到补偿,负外部性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缓解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另一方面可提升资源利用率,缓解能源危机。

3 居民碳交易机制的构建

3.1 交易主体

居民碳交易双方涉及范围广,一方为居民群体,另一方则为公共服务机构、外部经济组织和购买碳配额的企业等主体。此外,由于居民数量多且散,个体掌握碳配额较少,若将居民整体纳入市场,交易成本将极为庞大,因此需要设置居民碳配额管理机构,即碳银行。由碳银行作为居民与交易另一方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媒介,对居民碳配额消费、交易活动进行管理。

3.2 交易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需要在碳银行开启一个账户,可以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每月领取一定量碳配额,即碳币。居民在支付公共服务费用、购买商品等活动时除了支付现金外还需根据不同服务或商品的低碳标志对应价格,通过碳银行支付一定的碳币。此外,居民若碳配额超支可通过碳银行来购买碳币,若碳配额结余可将多余的碳币储存或通过碳银行出售给个人或企业以获取收益。

一方面政府可根据碳银行中经济活动统计情况,设置专项部门进行碳价的计算,以及制定碳配额量,通过碳银行发放碳配额;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对碳银行与外部商业机构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管,保障居民碳交易体系的正常运行。

碳银行则作为中间过渡机构,连接居民与市场、政府与居民、政府与市场,并向政府提供交易统计,保持交易体系的稳定。endprint

具体交易机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

4 居民碳交易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碳交易环境日趋成熟,但是居民与企业在运行主体和交易过程上的差异使得构建居民碳交易体系时不能完全参照企业模式,仍面临一些问题。

4.1 初期进展缓慢

一是对于居民节能减排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使得居民碳交易机制初期推广缓慢,需要专业机构去宣传引导,将居民“碳素养”培育起来;二是居民碳交易机制对于其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上的“求稳”可能使居民产生一定的抵触,广泛公众支持需一个缓冲过程。

4.2 碳配额制定困难

借鉴企业碳交易机制经验,初始碳配额的制定与碳价密切相关,是碳交易机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科学合理的配额制定需充分考虑政府、市场、居民三方之间的博弈关系,保证地区、收入、经济环境不同阶层中的社会公平。目前,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各试点之间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碳配额计算方式,需进一步研究。

4.3 碳排放量衡量不易

目前对于居民碳排放量的界定,大多从家庭用能或出行里程等方面来定量衡量碳排放量的变化,而对于诸如垃圾分类、低碳食宿、参与环保活动等低碳生活行为衡量困难,且当前低碳产品标志推广效果一般,难以以此进行量化分析,缺乏一套完整可行的科学评定方案。

4.4 成本或高于收益

居民碳排放市场的运行,尤其是初期阶段过程,交易成本、机制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多方面成本巨大,在计算总效益时除环境与经济因素外,需将各方面成本要素综合考虑,机制引入初期甚至会引起总体上的“负收益”。

5 促進居民碳交易机制构建的可行性建议

5.1 进行多元宣传教育

政府应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体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在企业、学校、社区等地方,开展主题宣传、知识讲座、碳宣传等公益活动,使低碳技术、碳交易市场机制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得到宣传推广。

5.2 完善基础法律法规

在居民碳交易机制落实之前,应对其法律地位、运行范围、责权归属等明确定义,从根本上保障居民碳交易活动合理运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明确奖惩措施,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监管审查能力,对于其中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一律严惩。同时,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居民参与碳交易活动,促进碳交易市场的良好发展。

5.3 优化相关配套服务

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如设计统一的低碳产品标志,开发居民碳配额信息管理系统,并推广碳币IC卡作为支付工具,进行日常居民碳交易活动的管理。这也符合当前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

5.4 科学设定碳配额

居民碳配额的设置是居民碳交易机制建立的关键,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环境容纳能力和节能减排目标科学地设定碳配额,保障碳排放权的合理分配,维持社会公平。

6 结 语

居民碳交易机制的构建既能提升居民“碳素养”,降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又能促进低碳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迈步,是一项大有可为的探索。基于目前一些问题,居民碳交易机制还不能得到有效实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其必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善勇.个人碳交易体系下消费者碳排放权交易与能源消费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贾姗.个人参与碳减排的行为及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李健,朴胜任.个人碳交易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