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养老焦虑”你行动了吗

2017-10-30 17:44李艳鸣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养老基金规划

李艳鸣

如今,“养老焦虑”已成国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人们无不在感叹“低利率”时代如何用今天的钱为明天养老。那么,眼下各年龄段的百姓分别在通过哪些方式破除养老焦虑,让晚年更加幸福呢?

90后:培养投资理财意识

似乎对于绝大多数20多岁的青年人来说,养老还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毕竟刚刚走出大学校园迈入职场的他们,眼下正处于职场拼搏奋斗期。此时,多数人更偏重于将存款用来进行投资。

采访中,90后小夏告诉笔者:“我每月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由于没结婚吃住在家,因此平时的消费主要是服装和化妆品,大概在1500元左右。剩下的部分我会积攒起来。一年下来加上发放的年终奖金,总共4万元。因为身边不少同事都在炒股,于是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也开了户。在几位老股民的建议下,炒股第一年我就獲利了8%。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投资信心,我希望从现在到出嫁能够通过投资赚足嫁妆钱。”

相比于小夏的顺利,不少青年人表示也曾有过投资经历,但皆以失败告终。的确,20多岁是刚踏入社会的年龄,这时候人还很年轻,在应对退休生活上存在着大量机会。如果只是单纯从财务观点来看待退休生活的话,这是一个能将幼小种子照料为资金大树的年龄段,尽管刚参加工作不久,挣的钱并不多,但倘若在这时对于自己的退休生活建立正确的目标,并立即着手准备,未来必将能收获到一棵资金大树。

业界理财专家指出,对于90后年轻人来说,在适度投资的同时必须还要牢记一点,即不要乱花钱。应将控制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当成20多岁这个阶段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通常而言,信用卡债务等消费者负债比率应控制在个人税后收入的20%以内。如果某人的税后工资为10000元,在此人的财务计划中,每月信用卡债务和其他信用借贷还款额加起来最好不要超过2000元。

80后:借基金定投积累养老钱

比起20多岁奋斗期的青年人而言,人过三十岁似乎对于养老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但由于这一年龄段群体大多已组建家庭或增添人口,日常开支较大,因此不少人选择了基金定投来积累养老金。市民刘先生在与笔者攀谈中说道:“以前对于养老并没有太多概念,觉得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可现在有了宝宝以后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衰老,我时常在想自己老了之后是否能是父母现在的生活状态呢?在咨询银行理财师之后,我开始每月拿出2000元分别定投4只基金,而且是‘忘记式定投,希望二十年之后是一笔可观的收益,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还能提高生活品质。”采访中,通过基金定投来储备养老金的人绝非少数,对此多数理财师投了赞成票。

在专业人士看来,人生需要3份基金定投:一份用于养老,一份用于孩子教育,一份用于改善今后的生活。事实上,在长期复利计算中,有个著名的“72法则”,即以72除以收益率,可以得到本金翻倍的时间。例如,8%回报率的投资工具经过9年以后,本金就会比原来多出一倍;如果回报率是15%,这个时间则变成了不到5年。可见,即使去定投,选好基金也非常关键。通常,为了养老的定投,可以选择一些风险比较小的基金,比如养老主题基金、债券基金等。

70后:以房养老加商业养老险

70后的黄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以房养老”代表,在他看来,地段好的房子长期升值潜力依然巨大,且坐拥几套房产并源源不断地收取房租更是养老的强大后盾。“我和妻子一直都没要孩子,并准备继续这样‘丁克下去。我在国企工作,年收入约20万元,各项养老和医疗等社保齐全,工作相对比较忙,无暇照看家庭财务状况。我妻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年收入约9万元。1998年至2003年期间,我便在自己所住商品房之外又购置了两套住房,分别为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我们夫妻俩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以房养老。初步盘算,由于房价的攀升带动了房租的提高,我现有的这两套住房的租金每年能达到10万元左右。”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便是一些“非丁克族”也表示会偏重于“以房养老”的方式。今年43岁的肖女士告诉笔者说:“孩子现在还小,等她长大成家之后,我不指望她能够给我们多少养老钱,毕竟社会竞争激烈,孩子的压力以后会更大。因此我和丈夫商量,将手头现有的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先出租,以后再考虑卖掉后购买一些合适的理财产品,估计到时候加上我们的退休金及商业养老保险,足够过一个安逸的晚年。”

的确,“以房养老”另加商业养老险的模式普遍为40多岁的群体所偏爱。应该说,随着我国居民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不仅注重资金的升值,而且在通胀背景下更重投资。于是,商业保险便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养老功能,而是顺应市场补充了很多新功能,如分红功能、最低保障收益、设立投资账户。与此同时,商业养老险在购买的同时还可附带很多诸如医疗、意外、健康等其他功能的附加险,使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规划,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还可兼顾其他各种可能的风险,使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的不同侧重点进行选择。

50后、60后:养儿防老同时不忘藏金

对于50岁以上的这部分群体而言,绝大多数已经步入养老阶段。采访中,他们中间不少人正在“以房养老”,但更多人则依旧维持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今年59岁的吴大爷在采访中表示说:“我辛苦了大半辈子,唯一值得欣喜和骄傲的是把我的儿子培养成了博士,他现在在一家研究所搞科研项目,也经常出国,拿着很高的年薪。我的退休费在儿子看来,就当是我的零花钱了。平时我和老伴的花销都不大,再加上儿子经常给我们孝顺钱,可以说这让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富足。”在吴大爷看来,“养儿防老”并不一定需要子女给老人多少接济,只是让老人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有所依靠就足够了。的确,如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虽说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观念已在时代变迁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却依旧根深蒂固于多数中老年人的头脑中。但唯一不同的是,这种“防老”如今已更多的是精神层面渴望得到的一份援助与安心。除了房产,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他们处置闲置资金的主要方式。

业界理财师认为,在进行养老规划时需要秉承一大思路,这其中包括五方面:首先是设置清晰的规划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次是设定目标时,要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第三是要周全考虑各项因素,根据退休年龄、生活标准、需要赡养的人员等来制定全面的计划;第四是要及时实施既定的规划;第五是定期检视规划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基金规划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