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评法”在《基础摄影》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2017-10-29 18:52杨成文
牡丹 2017年30期
关键词:评判应用型摄影

杨成文

目前,各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转型,要求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培养主体的高校教师,应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本文基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改进摄影专业《基础摄影》课程的评价机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摄影教学心得体会,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认为在《基础摄影》的课程教学中,通过“盲评法”评价学生作业是检验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基础摄影》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核心,强调转变考核评价体系,是学校转型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摄影专业。笔者通过对比各高校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基础摄影》在各大高校中均被列为该专业的第一门课程。以红河学院为例,摄影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便是《基础摄影》,其是摄影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課程,基础摄影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所有专业课的学习。学生拍摄的作品是检验学生专业技能高低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任课教师面对学生个体,评判作业成绩,对学生作品的评价缺乏与整体间的比较。个体分数的高低针对全班学生来说具有不准确性,更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技能的目标体现。笔者认为,利用“盲评法”评价学生作业,相对来说既能体现公正、公开、公平性,又能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盲评法”的概念与评判依据

(一)盲评法的概念及评判过程

盲评最先是用于高校学位论文评审的一种制度,即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一部分学生的学位论文集中送到校外,把学生和其导师姓名的隐去,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评审,后确定等级,可以排除一些人为因素。在《基础摄影》教学过程中,“盲评法”是指任课教师在对作品进行打分前,指定班级1名同学(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基础摄影》作业按照数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以电子文件格式提交,统一放在一个文件夹内,不出现班级同学任何信息,任课教师根据作业要求,依据优秀作业的评判标准从文件夹中逐一进行挑选。经过连续三次,最后留下来的作业,还原学生相关信息,教师根据作业的数与量择优打分。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就教师筛选掉的作业提出个人观点和意见,然后由教师重新审查并结合全班学生投票,最后决定该幅作品是否被淘汰。

(二)“盲评法”的评判依据——无规矩不成方圆

摄影的学习是一个从认知到理解、从理解到综合运用、从综合运用到创造的过程。可谓起点低、台阶高。《基础摄影》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摄影技术技法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技巧与影像表达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构建审美素养,提升审美认知。许多技术性的环节如曝光的控制、测光点的选择、画面的清晰度、画面的简洁性、光线的运用与处理等,都需要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甚至是不计其数的实践然后进行自我总结才能在拍摄过程中应用自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便是这个道理。《基础摄影》课程作业更多侧重于学生对技术技巧和画面美感的把握。因此,在盲评之前,任课教师首先要制定评判作业好坏的依据,即画面清晰、曝光准确、用光讲究、画面简洁、对比元素多、趣味性幽默感的呈现,等等。以上所有评判依据,都是在强调摄影拍摄中的“技和艺”,其更多地追求影像的技艺而非思想的表达。笔者认为,技与艺的呈现只要学生勤奋好学,勤于实践操作和反复总结经验,每位同学都能驾驭。

二、“盲评法”考核评价机制的优点

笔者承担摄影专业《基础摄影》课程教学近十年,在此过程中一直试图将“盲评法”考核评价机制应用于《基础摄影》课程教学,并成功申报了校级教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摄影专业《基础摄影》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在课程结束后,笔者基于“盲评法”考核评价机制在摄影专业4个年级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学生反映结果总结如表1。

表1 “盲评法”在《基础摄影》课程考核体系中的应用调查

年级 人数 赞成票 反对票

2013摄影 18 17 1

2014摄影 19 19 0

2015摄影 27 25 2

2016摄影 24 22 2

基于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可知,91%以上的同学认为“盲评法”在《基础摄影》课程教学中是值得推广,且是切实可行的。其优点是,首先,教师在评判作业时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会因个人主观因素导致分数倾斜;其次,由于是匿名评选作业,避免了部分学生因作业落选而陷入尴尬场面的情况,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再次,盲评现场打分的残酷性,会促使学生在提交作业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刺激了学生的拍摄欲望和上进心,因为学习成绩与评优相挂钩,所以学生较注重所学课程的考核成绩;最后,盲评中允许学生针对淘汰作业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侧面提升了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教学方法也如此,“盲评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教师方面讲,由于该方法是依据一定的评判标准进行的,且需要整个环节层层筛选,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从学生层面讲,一方面,由于是匿名评审,会出现个别学生事先找其他同学寻借作业的可能性(已有学生反映过),另一方面,由于少部分学生由于前期不够重视,多次盲评落选,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在高校转型发展中,课程考核评价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盲评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考核方法,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将变得越来越完善。“盲评法”考核机制实际上强调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红河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红河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摄影专业《基础摄影》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JJG151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判应用型摄影
交流与评判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