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辰
李清照,作为中国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诗词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文学史上将她的诗词归为婉约派,但她的诗词也不乏充满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情怀之作。本文就是通过她的这些诗词,来说明闺阁之中的中国古代女诗人与男性诗人一样,也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在家与国的兴衰成败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并将之渗透到了自己的诗词创作之中,警醒后人。
一、命运多舛的人生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系出名门,十六岁便名扬词坛,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幸福的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她提供了抒情感怀、针砭时弊的空间。
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因二者有着对文学艺术共同的爱好,所以这一时期的李清照是幸福的,自然也就有了夫妇“相对展玩咀嚼”之景。可惜好景不长,李家卷入朝廷党争中,李清照与赵明诚也是分分合合,最后屏居乡里,虽无往日优越生活,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也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美好岁月。
直至金兵入侵,号角打破了升平,李清照的命运也开始随着飘摇的王朝浮浮沉沉。她携带着少量珍贵古玩和文学论著颠沛流离,丈夫的去世、收藏珍品的丢失,像沉重的巨石般挤压着那颗坚韧的心。待到战争平息,她依然想寻得归宿,于是再嫁张汝舟,后又因丈夫家暴大胆离婚,但这一切磨难都没有击垮李清照坚强的意志。她在整理亡夫赵明诚《金石录》的同时,还不忘作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最终李清照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孤独抑郁而终。
二、传统女子的依赖性
乱世之中,李清照虽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男子气概,但她也有作为女子温文尔雅、娇羞柔弱的一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斜斜的夕阳映得水面微红,四周弥漫着荷叶的清香,仍在低头轻点水面的李清照,于沉醉之时突然醒悟。娇娇地拍拍自己的头,慌忙划着桨离开水塘。惊起的那一滩鸥鹭,像是她的无忧少女时代,猝然之间化为白点不可追寻了,和煦的春风,带来了爱情的醺然。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仿佛可以看见李清照拉住夫君,硬缠着他买下花朵,还非要让夫君比出自己与花朵美貌的高下来,她是娇俏的,让人疼爱的。她会依赖、会撒娇,她不再只拥有“才女”这一单薄的人设,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多面而独特。所谓“女为悦己者容”,面对丈夫,她会刻意精心打扮自己,只为在夫君面前得一份赞美;也会因夫君公务繁忙忽视自己而感到难过寂寞,“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像是诗词中的怨妇,日日吟诵着哀怨的诗句,托着满载的相思之情,望穿秋水,甚至无心打扮。“任宝奁尘满”积得不仅是灰尘,更是她心中浓重的思念。这些诗句无不体现出李清照身为女人多愁善感的特性,诗人坚毅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弱的心,也渴望依赖别人。
三、闺阁女子的英雄气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诗当属李清照诗歌中颇具英雄气概的诗句,如果不问出处,大概会以为此作出自男性诗人之手。从诗歌的意象构成来看,其所体现出的意境完全超越了儿女私情,更多得是对国之将亡的愤恨与无奈,诗人无法道出自己此时的心情,事实上,从听闻赵明诚弃城逃跑的那一刻开始,五味杂陈的情感便垄上心头:既有对丈夫弃城而逃保全性命的庆幸,又有她对于丈夫的畏缩而感到失望的愤怒之情。她眼中的英雄,应似项羽一般,拥有血性与骨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不似一般闺阁女子,虽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但亦不愿依靠丈夫的荣光存活。诗人将这种英武的爱国情结寄托在丈夫身上,希望夫君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效力。“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南渡后的清照,在遭遇丧夫、文物散失、国破家亡等诸多打击后,却写出了此生唯一的豪迈,这是为何?应是她原有的巾帼性情罢了。南渡前,她是養在闺阁中不谙世事的少女,身居内院,无法付诸于行动。自小饱读诗书,有深厚文学素养的李清照,年仅十六便名扬诗坛,所书文章,令须眉羞惭,她一直在以古代女子所能做到的最高限度要求自己,尽其所能地冲击当时对女子的不公标准。当这样的她,听闻懦弱的皇帝狼狈逃窜,踩着残破的疆土,望着遍野的尸体,而远处的硝烟正在升起,深感这片美好的土地生生变成了人间地狱时,她内心的愤怒终于喷涌而出。对皇帝昏聩的批判,对权臣无耻行径的怒斥,对残忍金兵的愤恨……都出现在了这双曾经书写风花雪月、离愁别苦的素手之下,男子气概显露无疑。
四、挣脱女性枷锁
宋代是理学盛行的年代,其中的三纲五常进一步强化了董仲舒的思想,禁锢了女子的思想,使其沦为丈夫的附庸。她们没有自我意识,平生所求不过只是寻得一个好归宿,安安稳稳呆在后宅,享尽余生荣华罢了。若是遇人不淑,便只能徒劳叹息自身命运坎坷,上天不济,从未想过要“离婚”,只因封建思想在她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而清照却不同,饱读诗书使得她相比普通女子对自身有更多的思考,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意识,更形成了敢爱敢恨的性格。赵明诚亡后,伶仃孤苦的她带着少量的金石古董颠沛流离,长期的孤寂,让她想要寻求一个可以相互慰藉的依靠。而此时张汝舟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诗人思想和生活上的空缺,在那个视贞洁如命的年代,清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改嫁张汝舟。尽管这给她带来了诸多非议,但她仍然无畏地去追逐自己的幸福。但不幸的是,李清照所托非人,张汝舟原本就是一个卑鄙小人,见从诗人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时,便对诗人拳脚相加,她在同友人的书信中写道:“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决意要与张汝舟鱼死网破,以坐牢两年、名声败尽为代价,守住了自己仅有的尊严,送张汝舟走向灭亡。幸运的是,得诸多力量相助,入狱九天后,清照便被释放,尽管在此之后,她郁郁寡欢,但她可能从不曾后悔,以如此惨重的代价去换取自己的自由,掌握自己的人生。
中国古代的女诗人本就不多,像李清照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就更是屈指可数。后世人记住她,并不是因为她有波折起伏的婚姻生活,而是因为她写下了那些体现时代和心境的诗词佳作。透过这些诗词,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思想意识的多面性,不仅表现了诗人思想意识的变化,更展现了诗人从闺阁女子,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的成熟女性的心路历程,对现代女性极具教育意义。
(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