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译者主动翻译法的应用分析

2017-10-29 06:27杨一秋王露原

杨一秋+王露原

[摘 要]针对多元系统理论在二语互译中存在的无法充分传达源语信息及保持译作特色的问题,提出了译者主动翻译法及其实践“三步曲”。该翻译法通过输入材料分析、思维转换分析、输出材料分析“三步曲”的运用,能有效消解翻译过程中译者以目的语为核心采取翻译策略导致的原作信息不充分、译作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而文化模式中的环境因素、译者个体经验差异和两种语言本身的因素是造成译者主动翻译法实践中的译者中心主义的主要文化因素。研究认为译者主动翻译法对翻译实践过程中忽略译者的主动性以及源语创作的丰富性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弥补作用,而了解了文化模式冲突则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译者主动翻译法;文化模式冲突;源语创作的丰富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3-0078-06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initiative translation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YANG Yi-qiu1, WANG Lu-yuan2

(1. Internation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Aims at the problems that the polysystem theory cannot fully convey the source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keep the translation feature in the two-languag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ranslators initiative translation method and its practice “three steps”. The purpose of this method is to effectively clear up the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of original works and the indistinctive translation resulted from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focus on target language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by the application of Inputting the Material Analysis, Think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and Outputting the Material Analysis.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translators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the factor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cultural patterns are the main cultural factors causing the translator individualism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ors ac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show that translators initiative translation method has some inspiring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lators and, moreover, knowing cultural patterns conflict can help translators to choose the proper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s.

Key words:polysystem theory; translators initiative translation method; the conflict of cultural pattern; the richness of source language creation

一、多元系统理论的发展及局限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學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在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系统论”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基于某一特定文化里政治、文学、经济、意识形态等的各种符号的聚合系统,是一种从高级到低级、从经典到非经典的研究范畴。此理论为“面向译入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研究者可据此对实际行为做出解释或分析其背景”[1]。此后,以图里和赫尔曼斯为代表的描写学派发展了多元系统论,探索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及特征,进而确定了相应的翻译规则[2-3]。20世纪90年代,勒菲弗尔提出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问题,将翻译任务超越翻译本身,从而使翻译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传递[4]。他的这一理论使翻译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其后逐步发展完善的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角,使翻译研究更加科学全面[5]。这一理论将翻译与文化进行融合,使翻译与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社会政治历史等因素互动,形成了动态的文化转换过程。多元系统理论的优势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规约范畴,认为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等值转换,而是以目的语读者为核心的信息传达。因而,多元系统理论下的翻译的核心问题是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在文化大背景下,多元系统理论的研究还为其他研究领域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它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经验与实践相结合,使研究者能辩证地研究文化、文学、翻译现象,因而成为当前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6]。endprint

但由于多元系统理论并未真正将理论与实际和谐处理,致使其理论框架太过宽泛,不够完善,在二语的互译上还存在很多局限。一方面,表现在现象的丰富化受到局限;另一方面,致使文学本身的创造性和译者主动性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被忽略[7]。所以,从实践角度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但有助于多元系统理论框架的完善,还能消解二語互译上的局限性。

二、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动翻译法

佐哈尔将支配人们交际行为的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如意识形态、语言、文学、政治、经济等视作一个多元的、多层的、开放的系统。他认为该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有的处于边缘,有的处于中心,各个部分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整个文化体系的变化而变化[1]。在翻译文学类作品时,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影响着译者所依据的规范和采取的翻译策略。多元系统理论认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规范和策略都应根据源语和译入语文学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决定,并且认为社会和文学条件决定了译者的翻译内容[8]。这种理论规范使得翻译过程过于程式化,在放大规范性和预测性功能的同时,减弱了译者翻译的主动性对跨文化文学的引导性作用。因而,在多元系统理论框架下,译者主动翻译法是进行翻译创作从而充分表现源语艺术色彩的一种重要方法。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动翻译法是一种译者在接受源语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后,再根据不同的情景语境,主动地选择译入语用词而把握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的翻译方式。由于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要控制者,因此译者的主观判断和主动选择是决定输出材料的向导。所以译者主动翻译法,是在打破原有译入语文化决定论的条件下,创新性引导文学输入与输出的一个重要方法。

译员翻译的控制者在翻译过程中会主观地对源语进行分析,而译员对原语篇的理解以及表达的信息都是主观性的。因此多元系统原有的翻译模式会局限译者对源语作品的领悟,而无法将源语言的精神色彩完美地表达出来。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文本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对语言进行解码、处理、输出。这一过程是译者充分发挥其艺术创作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种主观的艺术创作是译者根据源语语篇的地域、文化、风格的不同,主观地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在对所指的源语信息尽可能对等表达的同时,进行语言上的艺术创作的过程。由此,这一过程使输出材料更符合译入语的应用规范和艺术审美,并且保留了源语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从而达到与源语读者尽可能相同的反应效果。

三、实践中译者主动翻译法应用的“三步曲”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不同,翻译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处在中心位置时需注重“充分性”,处在边缘位置时,需注重“可接受性”[1]。因而,译者主动翻译法根据材料是否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艺术创作,将信息大致分为两类:文学成分较高的语篇和文学成分较低的语篇。其中,由于文学成分较高的语篇文体上的丰富性较高,要求译入语也要具有相当的文学和艺术成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更注重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而文学成分较低的语篇则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艺术欣赏价值较低,但应用价值较高。所以译者要主观地判断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进行选择,要注重源语信息表达的“充分性”,并在应用译者主动翻译法之前需要对源文进行文学成分界定,以进行进一步的翻译判断。

若将翻译过程看作是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那么译者主动翻译法就是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三步曲”。在此过程中,译者的大脑是进行信息处理的中枢系统,将翻译材料作为信息,根据上述“三步曲”做出具体分析:输入材料分析—思维转换分析—输出材料分析。译者在进行这种大脑的具体分析后再进行翻译,能够消解二语互译上创作性艺术特色被掩盖的局限,避免多元系统理论在具体实践与理论研究上的脱离。

(一)输入材料分析

在进行语类判断并明确源语文本的文学成分后,译者主动翻译法进行的是源语输入材料分析。所谓源语输入材料是指那些进入译者大脑处理系统的源语信息。由于源语信息在源语系统中拥有特定的文化和情境含义,因而译者对输入材料的正确分析是确保翻译过程畅通的前提。输入材料分析分为输入材料的性质分析、输入材料的文化分析、输入材料的情境分析、输入材料的意义分析四步。以英汉翻译为例,特定语篇中的英语材料,经过初步分解后进入材料分析过程。其具体步骤是:首先进行材料的性质分析,即对源语的语种、语系及文体类型进行分析,以明确其所属的具体语言范畴。其次,对材料进行文化分析,以明确材料产生的社会背景,了解材料存在的社会意义。再次,情境分析,即通过理解语言材料产生的直接情景与特定语境,分析源语在源语范畴中的文化及社会含义,完成源语材料的分析过程。输入材料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例1:The early snows fall soft and white and seem to heal the landscape. There are as yet no tracks through the drifts, no muddied slush in the roads.

根据图1,在输入材料分析中,对例1的分析过程如图2所示,依次为:输入材料性质分析,即输入英语文学类语篇中的描写类语段;输入材料文化分析,即输入自然景物动态描写;输入材料情境分析,即输入冬日雪落时的环境描写;输入材料意义分析,即输入雪花飘落。通过这样的输入材料分析,译者即可明确翻译任务的本质,掌握翻译材料的内涵,进而进行翻译任务判断,决定翻译策略及方法。由分析可见,例1所采用的是运用抒情性文字进行感情渲染和表达,而非单纯地传递文字信息或预测性的决定。

(二)思维转换分析

由于多元系统理论是一种基于文化、文学层次的翻译研究,所以它要求翻译活动要着重突出文化的传达。因此译者的思维转换,也必须基于文化传达的层次。思维转换分析是译者在接收并分析源语材料后再进行的双语信息转换分析。而思维转换则是指从源语转换成目标语的思维变换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对信息的采集与提取,是源语材料在目标语文化环境下的所指生成过程[9]。这一过程需要译者在理解源语材料后,从所知的目标语的现实语料和大脑语料中,寻找与源语相对应的目标语的真实所指。在众多语料中选择所指的依据便是特定文化背景和情景语境对选择的限制与规范。这一选择过程对于情景对话和文学类语篇的翻译至关重要,其过程也相对复杂。以文学成分较高的语篇为例,思维转换分析的模型如图3所示。endprint

例2:“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10]

首先,对例2进行材料分析,得出:原文本属于汉语文学类语篇中自然描写类段落,即沙漠描写。其次,对“高坡后如此一跌”一句中的“跌”字进行思维转换分析,得出:“跌”为形声字,从足,失声;本义为失足摔倒,可引申为腿瘸,又可指(价格、成绩等的)下降,快走以及受挫折、不顺利等。在英语中“跌”对应为“fall, drop, tumble, go down”等。但很显然,我们在进行了材料分析后,并不能从以上英语语料中找到正确的对应所指,原因是该文本属于特殊文本,受到源语文化和情景语境的限制,在汉语里并不单纯指已知语料中的含义。因而需要对文化背景和情景语境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源语的真正意义。根据上下文分析,得知“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均为对沙原中“隐于高坡黄沙后的低湾”的描写,因而此处“跌”字的实际内涵为由高处陡然到低处动态的视觉变化。源语文本充分体现了汉语的修辞表达手法,但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达差异,译者无法真正对应地翻译出源语信息。所以译者可选择简单地表达含义或进行相应效果的艺术创作。具體要根据译者的自身素质、文化需要以及源语作者的要求进行主观选择,以尽可能达到与源语作品同样的品鉴效果。

(三)输出材料分析

译者主动翻译法中的输出材料分析是指在源语材料经过材料分析、思维转换后,进行目的语输出的过程。这一输出过程涉及人脑语料库与实际语料库的匹配、目的材料反馈以及目的语润色、输出等几个步骤。要求译者在大脑语料库中找到所指后,迅速在已有的实际语料系统中找到与大脑语料匹配的译入语信息,随后将得到的匹配信息反馈回源语系统进行检验,以检查所得目的语信息是否符合源语信息。在确定各部分匹配后,对所得目的语信息进行主动润色,最后输出。这种反馈润色的分析过程,是译者对译文进行再创作并保持源文创作性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多元系统理论在艺术性保持层面的一个具体补充(见图4)。

根据图2,已经分析得知例2句中“高坡后如此一跌”的实际内涵为“高坡后的深湾”;那么根据图3,对其进行输出分析,可得此处的“高坡”应指沙漠环境中的高而陡峭的沙坡,其匹配的英文应为“sandy slope”。“后”,属于表现地理方位的介词,在某建筑物或自然风貌的后面,将其匹配为“behind”,也可选择“back of”。在此,我们选择“behind”一词。“深湾”可简单地理解为“a bay”,那么“高坡的下方有一个湾”,匹配出的译文就是“a bay behind the sandy slope”。将这个初步的译文,与原文对比发现,译文缺乏原文“跌”字的美感。因此我们需要在大脑语料库中寻找一个与原文“跌”字意象相符的译语加以润色。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高坡后的深湾在视觉上出现得突如其来,就像深湾本身是主观藏到了高坡后面一样。因而译者选用“cover”一词与之匹配,以表现这种突变从而保持源语的艺术效果。因此,“高坡后如此一跌”可译为“a deep bay covered behind the sandy slope”。

经过上述“输入、转换、输出”的翻译过程,译者便完成了单位语篇的主动翻译流程(见图5)。

经过以上三步流程分析后,译者对源语的信息、风格及艺术表达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避免了多元系统理论在只重视定向文化突出性的基础上导致的译者翻译过程中主动性的缺失,及双语互译过程中艺术创作特色的不对等。

译者主动翻译法“三步曲”虽然能够充分发挥译者艺术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使得翻译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受到影响,而陷入译者个人主观中心论的误区。这就需要译者在重视主动性发挥的同时,考虑到影响译者主动翻译法实践的具体文化冲突。

四、文化冲突对译者主动翻译法的影响

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视作一种社会化的活动,从形式上看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从本质上看则是一种文化转换为另一文化、一种意识形态转换为另一意识形态的过程。由于文化模式的制约,翻译活动也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11]。与此同时,翻译活动又会在旧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意识形态。译者的翻译实际就是要在互相冲突的不同意识形态中做选择,决定究竟以哪种意识形态作为翻译任务的主导,然后进行筛选、匹配、创新,最终得到一个新的意识形态。因而,在此过程中,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译者主动翻译法的质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这种文化冲突对译者主动翻译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维转换的过程中。其中译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对翻译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完成上述提及的“三步曲”思维转换过程就必须对源语文化模式和目的语文化模式进行对比,以了解文化模式中的环境因素、译者个体经验以及双语本身的语言差异对译者主动翻译法造成的具体影响,从而平衡各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达到准确、恰当地传达源文的效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两种语言的应用者在地理和文化上迥异,各自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也是千差万别。所以不同的地理、历史造成的不同环境,使得不同语言使用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12],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个体产生深度影响,使得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人对同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语言背景是多元系统的一种突出变现,译者若要采用主动翻译法以避免翻译过程中的局限,就必须明确知晓环境因素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别。

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对语言的表达和观念的输出势必也是不同的。因而要对两种语言进行恰当的转达就必须对两种文化有所了解,若译者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了解存在缺失,那么在发挥主动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做出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判断。endprint

(二)译者个体经验差异的影响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动翻译法要求译者在保持翻译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应特别注意的是,要避免进入多元系统理论的另一个漩涡—心理主义主观性的放大。由于译者是不同的个体,而个人在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历史性经历会影响个体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及判断。这种个人历史性的经历,便是多元系统理论强调的个体经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个体经验影响着译者对源语材料的理解,并由于译者与原作者个体经验的不同,其对同一文字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译者不可能完全等同地将原作信息表达出来,因而要实现所谓的“对等”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13]。与此同时,译者翻译完成的译文对目的语读者而言,其对信息的理解也会因个人经历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个体经验在翻译过程中占据导向性的作用。这种导向性使得翻译在多元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存在片面主观的问题,因而翻译过程必须要突破种种障碍,尽可能多地传达原文信息,并在保持源语的创造性的同时,避免个人主义的产生。因此,译者需要对原作者进行研究,通过对原作者的背景时代与生活经历的研究,以尽可能地体会原作者在表达文字上的真实意图,从而尽可能多地传达源语信息。

(三)两种语言本身的影响

虽然文化传达是翻译活动的本质,但双语翻译活动并不仅仅是佐哈尔所强调的文化传达,其还具有不容忽略的承载文化内容的语言载体作用。由于两种语言在语类、形式及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翻译过程往往存在无法对等表现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主动翻译法往往会受到制约。以英汉双语互译为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西支。英语的名词和大部分形容词往往有格、性和数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和语体的变化,主语和动词在变化中互相呼应[14],等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英语相比,汉藏语系的特点是拥有独特的声调和量词,很多语言多是孤立语,并且单音节词根占多数,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15]。因而英汉两种语言这种在形式上的差异是语言翻译本身无法传递的。因此,译者主动翻译法的应用过程就会受到影响。这需要译者熟知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即在分析词汇、句子、语篇的同时,兼顾语言结构差异对理解造成的影响,并正确适当地发挥主动性,不被语言结构本身的差异左右判断的准确性。

五、结语

在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采用译者主动翻译法对源语材料进行输入材料分析、思维转换分析及输出材料分析能够充分发挥译者的主动性,使翻译在表达源语信息、情感色彩的同时,保持语言文化的创造性和丰富性,从而能有效避免译者以目的语为核心采取翻译策略而造成的二语互译信息的不充分、译作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对翻译实践过程中忽略译者的主动性以及源语创作的丰富性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弥补作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都是多元系统理论的组成部分,因而环境因素、个人经验以及语言本身特色等文化模式冲突会对该翻译法的实施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所以译者需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变量,在充分了解原作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生活环境及经历的基础上,排除双语语言结构对互译造成的影响,避免因个人主观判断失误陷入译者中心主义,造成翻译准确性下降的问题。

此外,一部译作能否得到读者的追捧不仅与翻译作品的准确性有关,还与译作的创作特色有关。所以要实现译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需要回归到多元系统理论强调的文化层面,注重翻译中的描述性判断。虽然译者主动翻译法是在保证原作文化不丢失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对译作进行创作的一种方法,而且该翻译法的特点之一也是重在充分发挥译者的个人文化魅力,使译作充满生机,但在解决如何把握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历史因素、主流意识因素对读者喜恶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上,译者主动翻译法仍存在欠缺。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认识翻译现象、完善多元系统理论,在保证译作应用性的条件下,不断提高译作的描述性,以达到翻译活动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伊塔玛·埃文·佐哈尔. 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19-25.

Hermans T. Translation in System: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 Explained [M].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1999.

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4):59-66.

廖七一.多元系统[J].外国文学,2004(04):48-52.

林萍.贡献与局限:多元系统理论评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01):103-106.

Fung C N. Towards a macro-poly-system hypothesis[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0(2): 109-123.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56-65.

余秋雨.沙原隱泉: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张南峰.文学翻译规范的本质和功用·导言[M]//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125-126.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M]// 杨自俭.译学新探.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