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乐感”改变了人

2017-10-29 01:20张迎春
新疆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双重民族音乐新疆

□ 张迎春

翻开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欢所著《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让我如久旱逢甘雨,豁然开朗。欣赏该院的《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展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相互弹奏和演唱着不同民族的乐曲或歌曲,兴奋、感动、振奋。走进校园,随处可见各民族师生之间用双语相互问候、交流和学习的情景,阵阵欢歌笑语。彼此的眼神流露着欣赏、赞美和善意,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并变成了习惯,让我不禁想问,是什么让他们相处得如此快乐、和谐?

这正是张欢院长所主持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用了8年时间,取得的丰硕成果:双重乐感改变了人!

从欧洲式到中国式

世界之难,莫过于人的改变。人主宰着世界,人的思维、观念和精神改变了,世界就会随之而变,而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情感的律动,是思想的符号,生动而抽象的艺术语言最能感染人、打动人继而改变人的精神世界。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一直是西方模式,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约定俗成。我们从小到大脑子里被灌输的都是交响乐、爵士乐、蓝调、歌剧和钢琴、手风琴等各种乐器协奏曲,好像以为只有学好西方音乐,将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走向世界。学生从学院毕业后,原本能熟练弹奏本民族乐器,用“土嗓子”唱歌,却学会了用“洋乐器”弹奏、用“洋嗓子”唱歌,自己原来掌握的本民族的乐器、演唱技法和听力判定早已面目全非,成了个四不像。其结果是,我们学到了西方音乐,淡漠了本民族音乐,我们传统音乐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和精髓被忽略了,遗失了,迷失了自我。

音乐是艺术,更是文化现象。单纯强调音乐技能,忽视了音乐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和精髓,就会将音乐生命与文化生态隔离开来,迷失自我。开发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资源,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髓,重塑中国音乐文化生命和智慧,对中国本民族音乐教育和文化进行重新思考、发掘和定位,让品种繁杂、丰富精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构成一幅完整、深厚而精美的音乐画卷,一幅能够呈现中国文化精神、延续中国多元文化风骨的音乐画卷是一代代音乐人的梦想。

“世界两千多个民族没有一个民族不拥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音乐,不同族群间的人往往能够相互欣赏和接受对方的音乐、旋律。双重乐感正是看到这一磅礴、复杂的人类文化特点,深刻意识到唯有音乐、至少是元素的保持与传承,方能找到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与印迹,找到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密码。”张欢院长和他的学术团队结合新疆多民族世代聚居、多元一体文化的特色,在全国音乐教育领域率先实施的“双重乐感”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就是要突破积久成习“欧洲式”的教育模式,以回归母体、兼收并蓄、丰富自我、悦纳他者地多维度构建起一种“中国式”的全新理念和教育模式,发现原本真实的自我,找回自我。

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唤醒,一种追寻音乐“本真”的顽强信念和对艺术“真理”追求的执著与忠诚,它正在打破多年来中国音乐工作者们沿袭西方中心论的思维习惯,将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从过去的“欧洲式”改为“中国式”或“本土化”,从迷失自我中走出,寻找“本真”自我,从而树立民族自信,走向世界。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开拓性创举,更是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具有博大胸怀的文化担当,能够站在世界和中国音乐教育至高点上审势自己,以新疆为个案,对中国音乐教育进行反思性改革,进行一次彻底性的革命,显示出张欢院长和他的团队立意高远的学术眼光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强学博览的丰富经验。正如张欢所著的《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中所写:“这个课题不是非要通过它来无限放大本民族文化,而是树立一种多元文化价值观,也通过借鉴学习,建立一种有我而不排他、符合我们审美需求的音乐教育体系,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方法的倡导与实践,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课题本身。”

站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沿,中华民族需要这样一种文化自觉、一种文化自信,更需要一种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进行多重音乐平等交流的话语权,让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民族在相互平等、尊重与包容中,共同推进、融合和发展。

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松评价:“张欢教授所主持的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本身更大的是在文化上的思考;是民族文化的诉求;是多样性文化价值观念在艺术教育上的体现;是现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双重乐感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或者是地方特色、地方文化资源利用,而是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培养人的基本理念,即怎么认知文化多样性、怎么看待自己的传统、怎么融入这个世界、怎么借鉴,双重乐感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论和思考方式。人类未来社会秩序全世界公认就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第一保护创造力;第二避免冲突。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双重乐感的文化追问是顶层的。”

从语言到语境

张欢认为:“乐感首先建立在其文化背景之上的身心反应,最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身份。”他还认为“中国传统之‘乐’其形态上乐舞歌诗高度一致综合的特点,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来,其形态内涵不是简单地歌舞结合、简单的肢体语汇和演奏技艺,而是‘乐舞’这个承载域面所附着的文化底蕴、审美维度、族群认同、情感纽带、历史价值、民族生活等诸多意义。”这个新的理论视角,打破了以往西方中心主义将乐—舞—诗—歌学科划分过细的互相割裂的格局,从以东方人乐舞诗歌为一体的综合思维入手,来思考和研究“双重乐感”的理论。

“双重乐感”这个专业的学术理念,原来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曼特人·胡德提出,可以理解为双重音乐能力。比如东方和西方的音乐、汉族和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少数民族音乐之间等都存在双重乐感,注重的是培养一种文化多元、认识全元的观念。那么,如何让它成为“中国式”“本土化”的理念与实践,张欢和他的学术团队舍得下功夫,付出了大量智慧和心血。

从1994年开始,该院对本科原有的10多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增设《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演奏》《新疆民歌演唱》《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概论》《新疆民族音乐欣赏》《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史》等课程。首先让学生尽可能唱较多的本民族民歌,掌握一种或一种以上本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强化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其次是体验与学习其他民族音乐,比如汉族学习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传统音乐;少数民族学习汉族传统音乐,并把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疆和祖国民族音乐的多元一体化格局。之后再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欧洲音乐文化,并能够把本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从听觉、视觉以及审美情感上进行全面感受和对比。最后,还开设《世界音乐》《文化人类学》《多元音乐教学法》《多元文化论著选读》等课程,拓展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的学术视野。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欢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这句话,生动而贴切地表达出参加这种体验学习师生们共同的感受。

新奇、兴奋的切身体验中,音乐这把艺术语言的钥匙,不知不觉地打开了师生们的思维和胸怀,本民族的文化记忆被复苏和唤醒甚至强化,轻松愉快地接受着其他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学会从听觉、知觉和审美情感上,比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独特魅力,并且对不同民族的性格、气质、语言、宗教、服饰、饮食等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继而对它们产生了感情甚至热爱。这正是“双重乐感”所营造的一个宽广而崭新的文化空间,让音乐教育从“语言”逐步走向“语境”,延伸到了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美学、哲学、考古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让师生们改变思想观念和扩展知识面的同时,对不同民族曾经的文化成见、隔膜和误读越来越少,彼此认知、理解和融通越来越多,情感渐浓,心灵之间的距离慢慢拉近,逐渐学会在体验中认知,在尊重中互补,在欣赏中认同,在包容中平等,让多元音乐文化观植根于心。

从“语言”走向“语境”,最大的意义在于音乐教育思维、方向的大转变。从音乐文化统一性追求转向文化差异性的关注,从音乐现象的科学分析转向对音乐的文化历史观照,从过去习惯西方分析思维转向东方综合思维,从单一的音乐能力转向多重的音乐能力,这种转变正在该院师生们身上从观念、心态、精神等方面,悄然发生着裂变反应,从过去的封闭、守旧或迷失自我,变得尊重差异、欣赏他人,有我而不排他,与他人和谐相处,乐观自信。

多元文化的发掘

一切都进行得那么自然而然,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细润无声,浸入人心。应该感谢大自然给新疆馈赠了这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元文化丰厚的肥沃土壤。

古丝绸之路这条贯通东西方文明的大通道,曾经吸引着古代四大文明汇聚于此,以新疆为轴心,相遇、碰撞、融合。多人种、多语言、多宗教的汇聚,让多元文化在这条文明大通道上,海纳百川、异彩纷呈,形态各异,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风骨和品格。多元文化是古丝绸之路最大的文化特征,造就了古老西域文明一次次走向灿烂辉煌,一直延续和传承到今天,它仍然是遗留给新疆最具有时代感的文化特征,是新疆有底气与全国乃至世界进行文化互动和交流的一个内在文化活力。

音乐无疑是古老文明中最为抽象、生动而充满活力的艺术。随着西汉使者张骞的凿空,于阗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等传入中原;胡腾舞、胡旋舞、苏幕遮、柘枝舞、狮子舞等来自西域的乐舞风靡汉唐达七八百年,甚至连胡服、胡帐、胡坐、胡食等为长安贵族争相学习、效仿。特别是那飞速旋转不停的胡旋女,那翘首弄目踏花毡的胡腾儿,那手应鼓、心应弦的胡琴、胡声,载着西域独有的人文情怀,喧闹在中原王朝的亭台楼阁,恰恰是那个历史时期最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基因图谱。时至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胡琴与艾捷克、秦腔与新疆民歌、燕乐大曲与木卡姆之间的文化基因链接,感受到西域音乐文化“兼容并蓄”、“富有生命力”的内在特质,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和为新疆多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神秘的多元文化和新疆广袤的地理特征,造就了新疆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胸怀宽广、豪爽幽默、善良勇敢、包容豁达。

这种多元一体文化的滋养,这样的性格特征,自然而然地,让师生们以平和的心态,重拾或提升本民族音乐,容易接受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重新认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双重乐感的理念实践找到了自己的根。它扎根于新疆多元文化土壤,发掘千年传承下来多元文化的基因,顺应着新疆人特有的精神气质,继承历史开放、包容、融合的智慧,对新疆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宝库展开了新的开发,是新疆民族文化的再创造,它开拓着新疆乃至中国音乐教育的新未来。

特别是面对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多元一体文化价值观,培养更多各民族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人才,更多能够相互尊重、欣赏、友爱、和谐的各民族青年,共同维护好新疆的稳定团结,维护好祖国大家庭的团结,维护好世界的和平与统一。从这个角度说,“双重乐感”是在努力完善和重塑着新疆各民族青年的思想精神和品格,让开放、包容、和谐的精神气质蔚然成风。

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开放的新疆更开放,这是历史的馈赠,也是时代的召唤。“双重乐感”艺术实践展演团队走出新疆,前往北京、上海、大连、香港、澳门、波士顿、纽约、台北、新竹、高雄、新加坡等地的几十所大学进行了艺术交流,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出一股巨大的正能量。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带给了师生们前所未有的自信。

自2009年开始,香港中乐团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乐团联袂上演的“穿越时空、丝绸之路”音乐会上,两地艺术家共同演绎已故新疆艺术家周吉创作的组曲《龟兹古韵》、管子独奏《大漠抒怀》和协奏曲《我的热瓦普》。乐团精湛的技术、饱满的情感,让两地观众激动落泪。还有在台湾地区的连续演出和讲座,点燃了无数台湾同胞回归祖国思念之情。一场场艺术演出,不只是简单的艺术水平的展示,更是不同音乐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一批具有双重音乐能力的青年人才从展演中脱颖而出,他们具有较好的本民族音乐技术能力,重新认识音乐以及不同音乐文化的差异,心胸开阔了,文化视野打开了,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自信提高了,以新的姿态,发现新智慧,实现新创造,拥抱一个崭新的文化世界。

短短几年,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体系得到了发展壮大。从一个只有100多名师生的音乐系,发展成了集教学、研究、创作、交流为一体的音乐艺术教育和研究基地,设有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舞蹈学系和大学音乐教研部,全院现有1000多名本科生、建有木卡姆、冬不拉、汉民乐3个乐团,其中木卡姆乐团和冬不拉乐团多次在全国最高赛事中获得大奖。而张欢的《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先后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他的《文化融合造就乐舞之乡——关于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走向了“光明讲坛”,在《光明日报》整版刊登,全文以“历史中的文化馈赠”、“乐感中的文化身份”、“行走中的文化引领”、“乐舞中的文明绵延”四个方面,论述了“双重乐感”这一理论在新疆实践的骄人成绩,得到国内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和肯定。这充分说明“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路子走对了,脚步坚实有力,为中国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宝贵的经验和可行的借鉴。

“双重乐感”是当今新疆乃至中国最有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音乐教学体系,值得在全国音乐院校与师范院校推广。这样的改革,不仅适合新疆,同样适合国内的其他地区,甚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它启示我们,保持自己鲜明的文化特点,尊重多样文化,友爱世界各族人民,选择文明地生存,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现实的目标,中国乃至世界因它充满友爱,天下大同,走向人类和谐。

“双重乐感”不应局限于音乐,同样适合其他艺术领域的教育。比如舞蹈、绘画、文学、雕塑等,可以衍生出双重舞感、双重美感、双重文感,甚至是多重乐感等,培养出更多既懂本民族艺术,又有着开阔胸怀,能够包容、欣赏和学习其他民族艺术而又内心和谐的人。这样的人越多,社会就会越和谐。由此,我们相信,“双重乐感”这把人类艺术和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将会开启千年丝路的文化基因,汇聚和传承来自大地深处的智慧,培养出更多懂艺术而内心和谐的人,将爱的种子撒遍世界,这正是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本文图片由张迎春提供)

猜你喜欢
双重民族音乐新疆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新疆多怪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