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边疆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谱曲
——长篇小说《拓荒曲》序

2017-10-29 01:20王仲明
新疆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河滩中学历史

□ 王仲明

任伊临先生是一位历史学教授,但却在退休之后的古稀之年写了一部洋洋六十多万言的以教育事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拓荒曲》,这在年产三千多部长篇小说的中国,虽然不算是凤毛麟角的特例,但也确属不易,弥足珍贵。他嘱我为这部作品作序,我这个在文艺界一辈子打杂的勤杂工,感到不胜荣幸。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往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文明程度的不平衡,其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一个作家对教育事业发展予以关注,并且以自己的作品来反映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作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体现。任伊临先生涉足文学创作,把边疆地区一个小学“戴帽”的初级中学的发展作为描写的重点,以其1961年至1962年一年间的变化,展示了边疆教育事业拓荒人的不朽业绩和边疆教育事业的光明前景,显示了作者的眼力和文学创作功力。那种一滴水见太阳的效应,给了读者巨大鼓舞和启示。新疆绿洲市河滩中学从一个初级中学发展成完全中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它在穷困落后的边疆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它的创业人的形象,是边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不朽丰碑。它在那个年代所进行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值得一提,但正是在荒漠上建立起来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教育基础,成就了今天教育事业的辉煌。那些如今已垂垂老矣的拓荒人,却是我们今天不能忘记的边疆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拓荒曲》深刻地显示了这种历史的记忆,给了当年的拓荒者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沉淀并积聚了历史创造中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作品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一个典型的环境,是作品人物成长和完善的重要条件。任伊临的这部小说,叙述的是一所新疆边远城市初级中学改造成完全中学的故事。人物置身的是一个破败的环境。校舍是一座破败的古庙,教学设备没有像样的硬件,教工宿舍是狭小而黄土堆砌的陋室,新老师来了,只能安排在废弃的鸡舍住宿,学校图书馆只有一千来册不配套的图书,上体育课没有像样的操场、篮球场。这个真实的历史图景,却成了新老教师艰苦奋斗、大有作为的典型环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新老教师们坚持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并且力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代新人。他们不坐等上级给予优良的教育条件,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到生产队换工,到工厂换工,为建校创造条件。教职工和学生不怕艰苦,利用假期投入建校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学校硬件设施,终于有了教学楼、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同时,通过拜师活动、学生互助小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等等,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重大改观。他们不仅办好了初级中学,而且办好了完全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考上了大学,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扬。而林衡、徐震中等一批才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边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骨干。这种培养人才的理念,这样令人信服的边疆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这种生动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创业的宝贵财富,即使在今天这样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下,依然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参照。小说创造的这个典型环境,不仅为小说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具有重要美学意义的条件,完善了人物形象,而且为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特别是对于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及其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这部小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成果。

令我们感到惊叹的是,《拓荒曲》虽然只写了一个新疆绿洲市河滩中学,但在作品中展现的却是当年风云激荡的历史画面。这种文学创作中的高度的历史概括力,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涵,具有历史震撼力。作品通过书中人物的各种社会联系和命运变迁,展现了当年的社会政治风云和历史动荡在这所小小的河滩中学所引起的波涛,使一个小岛成为一个中心,描绘出五彩斑斓的生活画面。1961年前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边疆的教育事业。但是,复杂的社会历史,复杂的人生命运,也紧紧伴随着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在他们走上社会后激发出色彩各异的生活浪花。作品中的林衡、何红宇、姜惠芳、吴回京、李梅芬、徐巧珍、卢文英、徐震中等等人物,虽然同是大学毕业生,却命运各异,折射出当时政治社会风云在他们身上的复杂影响,也表现了他们对社会的应对能力。他们的事业、爱情、理想、前途,都受到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他们在这个小小的河滩中学的天地里却突破了困境,取得了成功,进而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塑造了他们在生活波涛中激流勇进的形象。当然,因为各种社会和个人的原因,他们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在生活激流中有的奋勇向前,有的徘徊不定,有的躲进港湾,有的逃避现实,有的顶风谋私,有的挣扎前进,形成多样化的人生。但总体来说,河滩中学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个合力,推动着这所中学的事业不断前进。河滩中学的形象,是一个在困境中前进的形象。作者对社会和人物关系的把握,体现了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历史前进规律的把握。

当年新疆知青的孩子们

《拓荒曲》这部长篇小说的成功,体现在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毫无疑问,京沪等地的大学毕业生在河滩中学的活动,构成了河滩中学生动活泼的人物画廊。但是,河滩中学事业的发展,河滩中学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形成,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个以顾廷朋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河滩中学领导班子。特别是有顾廷朋这个河滩中学的灵魂人物。河滩中学的事业决策,河滩中学前进中各种危局的把握和调整,河滩中学师生的积极性的调动和他们的成长,都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作品塑造出了一个成熟的基层领导者形象。即使在学校领导班子中,顾廷朋也是以其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团结了班子中不同类型的成员,共同搞好学校的中心工作。如教导主任李国良这样一个“左”派人物,也在顾校长的领导下纳入河滩中学正常的工作秩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滩中学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因为顾校长稳重、机智、自然而有效地掌握,才使各种危局得以化解。而且,他那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常常使他的工作做在事件发生之前,避免了许多不应有的事故。当然,顾校长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同时还表现在他非常尊重和调动领导班子其他人员的积极性上,包括所有师生的集体力量,使学校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这正是河滩中学一年中发生巨变的重要原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安排和刻画,体现了任伊临先生在一生的教育工作中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对教育工作规律的认识,确保了作品在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事业特别是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真实性。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当然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拓荒曲》的整体结构,就是林衡、何红宇、徐震中等京沪大学毕业生到新疆后融入边疆教师队伍,共同改造落后的河滩中学,使之成为面貌一新的完全中学。但是,光有一个完整的小说结构,还远不能成为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林衡、何红宇、徐震中、李梅芬、姜惠芳、徐巧珍、赵惠民以及顾廷朋、李国良、黎炳才等等人物生活在河滩中学,他们对事业的追求、人生的足迹、理想的实现、命运的安排还必须通过他们的人生故事、生活细节呈现出来,才能得以完成。《拓荒曲》的成功,就是依托作品中丰富生动、巧妙合理、符合人物性格和时代特点的细节。这些细节,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逐步显示人物的性格,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譬如,河滩中学举行文艺汇演,在评选名次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主要是因为“右派分子”徐巧珍参加林衡班演出队的手风琴演奏,何红宇认为这是政治问题,不同意林衡班演出队评为第一名。但其他评委不同意何的意见,相持不下。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下,即使是顾校长,也不便表态。于是顾校长就提议投票表决,避免了争议。这个细节,表现了当时形势下的无奈和顾校长的智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当然,这也成为了河滩中学将来事态发展的一个伏笔。而在建校劳动中,林衡建议组织高中学生在暑假期间平整学校操场和篮球场。何红宇负责向李国良主任汇报时却说这个建议是他自己提出的。尽管建议本身是积极的,但暴露出了何红宇邀功的私心。这个细节,深入到了人物的灵魂深处。相反,林衡把自己毕业后留京工作的机会让给了有特殊困难的马佩兰,自己则奔赴新疆。这个细节,对林衡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作了重要铺垫。孙志安从国外归来,抱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响应党的号召,给党提意见,他不了解情况,自己写不出大字报,就在别人写的大字报上签名,结果被打成“极右”,开始了其悲惨的人生道路。他签名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混乱,以及给善良的人们所带来的悲剧,甚至如徐巧珍因同情孙志安而受到牵连,也被打成右派,一个妙龄女青年成了“敌人”,失去了上台讲课的资格和权利。诸如此类的大量细节描写,完成了作品的整体结构,形成了作品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些细节,则是任伊临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长期搜集积累的结果。他在长篇小说创作过程中,将这些细节有机而合理地铺排,提高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任伊临先生虽然年已古稀,但他的文学之梦依然不断。在这部长篇小说完成之后,他还在考虑其续篇。我虽然不忍他过度操劳,但还对他心存期待,但愿能读到他更多的文学佳作。

(本文图片由蒋建斌提供)

猜你喜欢
河滩中学历史
一个人的苍茫[组诗]
天鹅和仙鹤的争论
河滩上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