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教育源于生活,因为生活的存在,才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大有裨益。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增强学习兴趣,有效地让课堂回归儿童生活,是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非常重视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唤醒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唤醒经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我从哪里来》这一主题时,我预先安排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看照片、说照片,为家人做事情,亲子游戏等多种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回忆和家人一起游玩、过生日、做家务等情景,以此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关爱,最后在爱心卡上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这种天伦之乐,是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回忆交流,孩子们重温亲情的快乐与感动,感受生活化课堂的趣味,激发了学习兴趣。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亲情和人格的养成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盼盼迟到了》一课时,课前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家长,了解一些孩子迟到的原因。课中我不是一味地讲教材中“盼盼迟到”一事,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实话实说”,让学生自己讲一讲迟到的经历,特别是让学生描述一下迟到后是何心理活动。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及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很容易就找到了解决迟到的办法。通过“实话实说”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儿童惜时、守时、做事认真,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了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
三、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再请特约嘉宾_____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在教《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呢?在课堂中教师先出示牙模型,请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朗诵儿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四、体验生活过程,强化学习兴趣
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就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需要我们对残疾人献上爱心!在《春天来了》一课,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發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鲁洁教授说过:“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一种新的“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一方面要“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课堂教学,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根据儿童好新奇、专注时间短等特点,让儿童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回归生活,激发学习兴趣,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体验,引导儿童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从而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