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皮影与绘本教学的融合研究

2017-10-26 15:27黄俭艾丽娜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融合研究皮影绘本教学

黄俭+艾丽娜

摘要:理解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皮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保持自身独立性而不被异化和同化的根本,同时,这也是人类文化保持多样性的要求(陈建宪,2007)。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一种民族生命记忆的延续,也是一种对民族精神和生存智慧与文化的认知过程(曲艳玲,2011)。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教育者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现代知识,更应该告诉学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与本民族发展的关系(张学敏,王爱青,2009)。通过教育使青少年从小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汪琪,2008)。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民间性和民族性地域性相结合的特点,既有利于弘扬国家的优秀民间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又能够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形成地域特色(刘芹,2010)。

关键词:皮影;绘本教学;融合研究

引言:

提升学生创新和审美素养的意义深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学生的“八大素养”是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其中,创新素养提升行动,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激发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一、推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2011版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与各学科教师合作,进行跨学科联系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本研究充分发挥皮影戏独特的“文化资源”的魅力,将皮影和绘本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皮影和绘本教学为核心,形成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合语文、表演等学科特点的跨学科、跨种类的创新课程形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运用能力。

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电灯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表演,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促进心智化发展,培养孩子读图、审美、阅读、理解、交流、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皮影和绘本教学的融合。皮影和绘本这两者之间本无直接联系,本研究尝试将两者有机融合,绘本的故事内容和皮影的创作形式相互补充,绘本的视觉美感和皮影的设计工艺共融共通,绘本的语言教学和皮影的制作表演相辅相成,将呈现一种创新的课程形态,用民族精神涵养学生心灵,用传统文化点亮创意智慧。

本研究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创新与审美两大素养,尝试将皮影与绘本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探索新的课程形态。本课题重点对如下问题进行研究:(1)绘本的阅读与理解,如何改编或创作绘本故事;(2)运用皮影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对绘本中的形象进行设计与制作;(3)小组分工合作,运用皮影表演绘本故事;(4)皮影绘本故事的欣赏与评价。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1)皮影和绘本教学的融合,是传统经典文化和现代媒体的融合,是在传承基础之上的创新发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能够用现代的技术和手段,为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2)皮影和绘本教学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必须进行合作与探究,是培养学生系统思考、动手协作、分工合作的最佳平台,这是单一学科教育所无法实现的,真正实现个性发展和团队意识的和谐统一。

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目标:

整体目标:完善“一主题双师制”的跨学科学习思路和途径。本研究不仅提升学生对皮影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运用能力,更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理解、沟通和协作能力,进行跨学科联系的美术课程研究,形成跨学科的创新课程形态。

具体目标:(1)探索绘本的阅读、改编、创作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视觉审美、想象力和故事创作能力;(2)探索皮影绘本形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动手制作的能力;(3)探索小组分工合作,表演皮影绘本故事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表演能力;(4)探索皮影绘本表演的评价和欣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鉴赏理解能力。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建构皮影绘本的设计思路、具体内容、实施手段和评价策略,研究学生个性创新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通过设计案例、撰写反思、专题总结等形式,基于研究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和论文。

二、研究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经典绘本皮影的制作与表演

第二阶段:原创绘本皮影剧

通过阅读、改编和表演经典绘本之后,学生对于绘本剧有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原创绘本皮影剧的学习,主要通过创作绘本来了梳理剧本思路,将绘本作为皮影剧的脚本,充分发挥两种艺术形态的优势,融合了美术、语文、表演等学科知识,在创意思维、动手制作、语言表达、动作表演等方面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活动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经典绘本,改编绘本皮影剧。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绘本,改编绘本为皮影剧,将绘本中的造型用皮影的方式设计制作出来,学会分工合作。

3.将静态的绘本故事用动态的、有趣的皮影表演出来,让绘本动起来、玩起来。

研究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2~3月):完善皮影创作技巧,选择合适的绘本素材;

第二阶段(4~11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在试点班级的美术课和皮影第二课堂中组织实施,拍摄录像课,撰写教学反思;

第三阶段(12月):总结提升,形成课程报告、作品集,课题结题。endprint

课题组经过一阶段的研究,在皮影社团第二课堂和两个实验班分别开展了教学研究。

一、探索绘本的阅读、改编、创作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视觉审美、想象力和故事的创作能力。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认为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为此,学校开设皮影社团,给同学们创造平台,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皮影绘本的改编和创造,在故事的创编前,我们按两步骤完成,

第一步:绘本故事的初续编。给孩子读一些经典的绘本故事,而孩子们在读绘本时,往往到了结尾还会觉得意犹未尽,他们总喜欢自己给绘本再续编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结尾。

第二步:绘本故事的创编。这个时候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都会学生会以自我为中心,我的绘本我做主,但绘本故事会涉及到孩子语言的表达,孩子的语言实际上是很丰富的,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看着一幅图会表达的语言很多,这时候注意引导典型的句段进行归纳、提炼,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绘本故事仿编。

二、探索皮影绘本形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动手制作的能力。

绘本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栩栩如生的图画是它的亮点,既可帮助理解绘本内容,也可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自主创作绘本故事之后,可以把书本上尝试、反思、改进,弃之糟粕取其精华。在故事表演中“实践出真知”所以在实践中感知、尝试、反思、探索。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探索小组分工合作,表演皮影绘本故事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表演能力。

最好的教学方法莫过于合作探索,打破硬性的教,实施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在制作皮影时,首先,确定师徒结对制,做好合作小组的成员分工,师傅要先了解小组成员的作品,涂色的方法,引导连接口部位的定位,提醒工具的使用安全事项和用后放回原处的良好习惯,负责和指导小组所有的成员都有任务,并能完成各自的任务,随时和老师讨论交流、改进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其次,要培养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再次,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自由,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师傅示范徒弟学,发现优点大家学,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四、探索皮影绘本表演的评价和欣赏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鉴赏理解能力。

评价与欣赏一切的原点都基于所设计的画面上,画的构思与呈现尤为重要,为此,在构画前多采用“谈画”为前导,逐渐提升学生的鉴赏理解能力。

1.进行有意义的“谈画”。最好的谈画时机,是同学们刚画完,这时创作意念仍清晰,兴致正高昂,及时倾听他诉说画中的内容。先肯定学生的创作历程,并从中思索适合和他谈什么,再将找寻孩子画中具体象形的眼光,转移到构成特色及造型的三要素--线条、形状和色彩。

2.“谈画”贯穿创作过程。学会欣赏学生的画,除了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在谈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说自己的所画所作,有助其提升绘画的美感和表现自我画风的特质,亦能在正确、有效的回答中,让孩子了解画中的造形特色,和别人对他画作的感应。也可以加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自信心,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有了鉴赏能力。

本课题对照研究目标,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效:

(1)积累了大量的绘本素材,丰富了皮影制作技巧。学生掌握皮影造型设计和制作工艺流程。学生能够阅读和改编绘本作品,编写适合表演的皮影剧本,皮影造型和色彩生动,作品关节灵活自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作品,能够处理好个人创作和小组合作的关系。

(2)探索皮影绘本的新课型,教师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在皮影第二课堂和试点班级美术课中组织实施,拍摄录像课、撰写教学反思。二年级试点班级开展《有趣的叶子》教學活动,学生学习用拓印的树叶用拼接的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皮影动物,能小组合作创编故事并进行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以大带小开展小组合作,学生综合创作能力有效提升。高年级学生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作品,能够处理好个人创作和小组合作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动手制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理解能力。在创意思维、动手制作、语言表达、动作表演等方面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三、主要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课题组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1.提升了学生对皮影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运用能力;学生的视觉审美、想象力和故事创作能力、美术创作、动手制作的能力、团队意识和综合表演能力、鉴赏理解能力都得到提高。

2.完善了“一主题双师制”的跨学科学习思路和途径。

3.在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教学案例,编写了校本课程。

主要成果:

校本课程《趣味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被评为2016深圳市“好课程”;

2.皮影和绘本融合的教案、课件和教学反思;

3.二年级试点班常规教学录像课《有趣的叶子》;四年级试点班常规教学录像课《皮影创意服装秀》;

4.《绘本皮影创作教学活动案例》荣获2016年深圳市首届美术节一等奖;

5.荣获2016年中国童话节少儿书画大赛优秀辅导老师一等奖。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皮影、现代皮影、皮影与动画间的关系,感受皮影艺术之美、皮影动画之妙,本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课题组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

1.继续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绘画材料比较单一,表现手法还不够丰富,人物创作还不够生动,需要在材料、形式、技巧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升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

2.课题研究成果向常规课堂拓展。通过研究,绘本与皮影融合的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些教学案例。接下来我们将在常规课堂教学推广研究成果,加强成果与教材融合的研究,丰富教学案例,让更多班级、更多学生受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合研究皮影绘本教学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皮影的来历
化工单元课程建设与毕业生就业能力融合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