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提起统计教学,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就是“统计=计数,统计=计算”,无非就是先数一数有几个,然后在统计表中写一写,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涂一涂、连一连,最多再加上几个问谁多谁少,一共多少,或是平均多少的问题而已。“这有什么好讲的?看看不就会了?”基于这种认识,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蜻蜓点水式地一略而过,在做题中强调下“看对数、数对格、画对线”,有的甚至选择让学生自学。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往往注重看格式是否完整,计算是否正确,连线有没有用直尺等方面的问题。事实上,统计教学的核心价值并不只是“计数”和“计算”。笔者以教学实践中发生的一件事为例,谈谈统计教学的多元价值。
“格不够了!编书的也撞墙了?”
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调查班上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①通过统计,你发现了什么?②如果学校要做校服,你打算向学校提出什么建议?”在统计表中给出的颜色是红、黄、蓝、绿、白、黑、紫,统计图的纵轴上是“人数(人)”,其最上一格为“15”。
在统计方法的选择上,学生经过一番交流后选择了用举手的方式来统计,这种方法既快速又省事,得出的结果是“红1、黄10、蓝25、绿9、白2、黑2、紫10”。填表过程没有问题,学生发现了数据中蕴含的关键信息,即喜欢蓝色的学生最多,建议校服要多采用蓝色,而且回想自己见过的校服,的确多是以蓝色为主。但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出现问题了:“书上最多到15,怎么办?”“格不够了!编书的也撞墙了?”……“问题出在哪里?”笔者提问。“可能是因为出书的人认为喜欢这7种颜色的人差不多。”“如果是平均喜欢的话,15乘7等于105,一个班不可能有这么多学生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班喜欢蓝色的人太多了吧?”“我们认为既然我们班喜欢蓝色的多,那么其余的班应该也差不多。”“那可不一定。”“你敢和我打赌吗?”“咱光说不行,事实胜于雄辩!得拿出证据来才行!”一下课,一些学生就分好几拨儿,拿着本子调查去了。调查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因为是课间,不像在班上那样,大家一举手,结果就出来了,其他班的学生不听指挥,不配合。后来,学生请批特权,准许他们练字时间或者预备铃时间可以不在教室,他们想利用这些时间去其他班开展调查。
“准了!”笔者痛快地说。
1天后,调查数据出来了。通过对其中一个小组统计数据的分析,学生发现,虽然统计的班级不同,但蓝色却是各班同学普遍最喜欢的颜色。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交流了他们搜集到的资料:“蓝色是灵性知性兼具的色彩,在色彩心理学的测试中发现几乎没有人对蓝色表示反感;蓝色在美术设计上,是应用度最广的颜色;在穿著上,同样也是最没有禁忌的颜色……”而对于书上条形统计图上限人数为何最多为15人,学生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给出这样的解释:因为一年级招生时每班的人数不能超过45人,而我们班的则是59人,远远超出了45人,所以应该不是出书人的错。但有人提出了异议:“虽然和人数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四(3)班只有50人,但喜欢蓝色的有23人,即使多出的这5个人都是喜欢蓝色的,那么喜欢蓝色的也是18人,依然超出了15人。而五(4)班的人数是64人,喜欢蓝色却只有22人,比四(3)班还少了1人。六(1)班66人,喜欢蓝色的高达39人。”这种观点获得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赞同。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学生建议编者要么把表格画得再多一些,要么就直接不标数,学生自己根据实际可以用一个小格表示两个、五个甚至更多。
“原来编书的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啊!”学生十分兴奋。笔者原本打算这节知识点用一节课就可以了,没想到花了将近两节课的时间,还不包括课外辅导时间。但笔者明白,不要说两节课,就是再花两节课也值了。
新课标将“统计观念”转述为“数据分析观念”,明确提出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数据是统计的基础,统计需要数据,需要计数,也需要计算,但数据分析不止于此。统计学的本质是通过数据进行推断,更重要的是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这三个方面。这也为我们开展教学指明了方向,即要从以往单纯的“计”上升到“析”的层面上,要“计”更要“析”,既要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也要对搜集到数据进行分析,让数据发挥作用,不仅仅是为统计而统计,这就是课标要求的“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作为数学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统计教学,引导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平台,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實践活动,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悟数学思想,强化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进而形成数学思维。(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西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