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铁强
【摘 要】当下,“儿童本位”的缺失,是阻碍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为找回迷失的“童趣”,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立足儿童本位寻找视点,把握切入点,追求“彰显文气”“链接地气”“归位人气”之“三气”连枝效果,从而吹绽课堂的“意趣”之花,使课堂焕发儿童的天性,舒展儿童的烂漫,激发儿童的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 回归 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以生为本,坚持真实,坚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立足儿童本位寻找视点,在课堂中做足“意趣”之事,让孩子“意趣”而学,才能“兴而记,趣而用”,由此开启解文的智点,让孩子在课堂中发展思维。本文结合2016年11月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三位教师执教的《枫树上的童话》《苏七块》和《金色的脚印》三课,对语文教学如何站在儿童的立场,怀揣“儿童本位”之心,从而使课堂焕发儿童的天性、舒展儿童的烂漫、激发儿童的智慧做一定阐释。
一、始于文体,彰显文气
二年级的《枫树上的童话》,与一般的童话有所区别,作者亲身经历,用心倾听着树上喜鹊阿姨和宝宝们的对话,想象着它们之间的故事。叶小平老师的执教充分体现了对“童话”这一文本体裁的尊重,并尊崇“童真”这一小语本位,遵循“童趣”这一学段特点,呈现了一堂清新的童话课,质朴生动,意趣盎然。
(一)衔接文本,悄悄走进童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根据“童话”这一文体,叶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导入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童话故事。“我非常喜欢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聪明的小朋友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你瞧,来了一只小青蛙……让我们来向它打声招呼吧!……”生:“你好!小青蛙!”师:“小青蛙会怎么回应?”生:“呱呱!呱呱呱!”师:“哦,那你听得懂它在说什么吗?”生:“它在说‘你好!小朋友!”师:“看着小青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小青蛙,你从哪里来?”师:“青蛙会怎样回答?”生:“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师:“你听懂了吗?”生:“小朋友,我从池塘来。”师:“这时,又来了一只青蛙,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这一课前聊天基于童话的文体特点,遵循学段的阅读目标,以一幅图片、两只青蛙、一番对话,领着学生悄悄走进童话故事。借童话引出童话,借对话辐射对话,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有效的伏笔。
(二) 基于学情,声声模拟童话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文中“学拼音”和“看太阳”两个场景,叶老师紧紧抓住喜鹊阿姨的“教”和喜鹊弟弟的“学”,师生对读,为喜鹊配音,使学生身临其境。当叶老师的“喜鹊阿姨”之音“鹊!鹊!鹊!……”响起时,身为“喜鹊弟弟”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回应:“鹊,鹊,鹊……”他们是在学“ɑ、o、e……”呢!当“喜鹊阿姨”指着太阳,问道:“鹊!鹊鹊鹊?——”“喜鹊弟弟”们齐声答道:“鹊!鹊鹊!鹊鹊鹊!”“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起来了!”孩子们的模仿和翻译引来了阵阵笑声与喝彩声。在师生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答”“教”“学”的共同妙处,体会了感叹号的惊喜、破折号的延长,感受了童话故事的有趣意境,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叶老师基于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使“教”变成“让学”,让课堂成为“学堂”,把课文中的故事搬到课堂上再现,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三)关注语用,津津创编童话
《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叶老师在教学完两个场景之后,设计了一个“编故事”的环节,创设了故事的新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选用“?”“!”“……”来表达。故事的新情境是:很快,太阳落山了,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喜鵲阿姨跟喜鹊弟弟们又会聊些什么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想法。反馈交流时,学生互相说——“喜鹊阿姨”说:“鹊鹊鹊!鹊鹊鹊鹊?”(你们看,那是什么?)“喜鹊弟弟”答:“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妈妈!那是月亮。月亮像一只黄黄的香蕉,真想吃!)也有“喜鹊弟弟”答:“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月亮!月亮升起来了!多像一艘弯弯的小船哪!)……快乐的创编,看似简单,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了他们一方想象的舞台,提高了举一反三的语用能力。
本堂课文体特点鲜明,学段特征明显,从初见童话的欣喜感到情境体验的真切感,再到自由创编的亲近感,教者引着儿童走进课堂,畅游故事,乐享语文的“心力”和“磁力”,力到言,力到意,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儿童的主场。和孩子们一起读着“童话”上路,一路“文气”芳香。
二、品玩地道,链接地气
五年级的《苏七块》,是冯骥才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津味儿,文本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主人公“苏七块”在方言的描绘下更显奇特,深受学生的喜爱。这样的课文教学时应该上出地方特色来,但是基于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来讲,是有很大难度的。怎样让孩子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对话,认识这位俗世奇人“苏七块”呢?臧学华老师着实不简单,交流“绰号”、品味“方言”、聚焦“规矩”三步走,让孩子在猜测玩味、合作探究中,找回“童思”。
(一)戏说称呼巧引入,初识人物
平时,我们做教师的可能会很避讳“绰号”,因为这会给学生带来伤害。但是,臧老师的课堂导入就恰恰利用了“绰号”。他一开始让学生说说对他的印象,然后自曝有一个绰号叫“臧骨干”,请学生猜猜为何得此名……因为有了教师的“开头炮”,所以很多学生都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绰号,笑声不断。这时,臧老师刹住了话题,进入主题:“在一本书里也有一些响当当的人物,有些人的绰号特别响亮,这本书就是《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都进了我们的语文书,说明什么呢?这本书值得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苏七块》。”板书题目后,臧老师问:“他真叫苏七块吗?”学生开始交流“苏七块”的本名与“七块”之名为何而来,非常自然地初步感知了苏七块的形象。一番戏说,从课题的地方特色即绰号入手,看着不起眼,其实由此及彼,不经意中打开了学生的思路,释疑了课题,引领学生走进充满地方韵味的文本展开学习。endprint
(二)品味方言妙唱词,走近人物
在体味描写苏七块外貌形象的语言时,学生初读句子“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有些不顺。因为与一般的课文比较,此文的方言特色鲜明,学生难以理解“赛”等词语的意思,读起来就感觉不流利且别扭。基于“方言”,臧老师大胆地示范,加入了津味曲调作配乐,有模有样、有腔有调地唱起了苏七块的外貌形象,给予学生强烈的听觉冲击。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臧老师一起唱。新鲜的感观加精妙的唱词,展示了浓浓的地方特色,让学生对苏七块奇特的外貌有了深刻的感受,从而走近了人物。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字,只有在浓厚的地域文化中习得,才会更有滋有味,有情有思。
(三)聚焦规矩善思辨,丰满人物
“苏七块”的得名来自他的奇特的规矩,因此,臧老师以“规矩”为核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臧老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规矩用一个字形容对“苏七块”的印象。顿时,“奇、贪、恶、怪、坏……”一系列字都冒出来了。接着,让学生把规矩和具体看病的事件结合着读,想想又有什么感受,还是用一个字形容。这时“善、冷、严……”也随之而出。此时,臧老师没急着让学生说哪个恰当,而是把这些字分成了两组,并提问:“同样是苏七块,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矛盾的评价呢?请你读课文,画句子找依据,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事例论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激烈地碰撞,他们亮出个人观点,运用文本语言,简述了评价的依据,最后一致认为“贪、坏、恶”的观点站不住脚,对“苏七块”这一人物的最终感悟是:不能说善,也不能说贪,他严守规矩,面冷心热,奇人也!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恰如其分,而聚焦“规矩”这一引发认知冲突的细节,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丰满了苏七块的形象,点亮了学生的智慧。
本堂课品味了地域方言,领略了奇人奇事,从初识苏七块的新鲜感到走近苏七块的玩味感,再到丰满苏七块的冲突感,教者领着儿童缓步行走,穿梭在文字之间,仿佛徜徉在天津的街头,观看着一部地方戏剧,唱说俱佳,使“文学性”与“游戏性”完美契合,精彩落幕。和孩子们一起读着“苏七块”前行,一路“地气”拔节。
三、让位人本,归位人气
《金色的脚印》是一篇略读课文,文本比较长,长文如何短教,一课时如何解决教学目标、完成内容的习得?适切运用教学策略相当重要。而且,虽然此文故事性强,但是对内涵的感悟尤其是对课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怎样才能避免落入一般课文读悟结合、反复品味之俗套,吸引学生在感知小说情节的同时,由内而外地揣摩动物作品的表达方法,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洪峰老师出招很有底气,他以“预习梳理”“批注整理”“思辨明理”三式定局,简单却又完满地展示了一堂充满童声的“让学”课。
(一)反馈预习勤梳理
洪老师基于“先学后教”的理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出示“反馈预习单”,让学生先认读难读的新词,然后聚焦小说故事中的人物,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学生根据预习单上的提问,很容易说出故事的主人公,但是对彼此之间发生的事情说得比较模糊或者烦琐。这时,洪老师用图形表示了“小狐狸、老狐狸、正太郎”三者的关系,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并能述说完整、清楚。这样的预习反馈,较好地理清了课文的大致情节,浓缩长篇文章为精短摘要,不仅澄清思路,而且为对“脚印”的深度理解感悟做好了铺垫。学此类课文,学生往往容易越读越糊涂,因为事件梗概缺乏梳理,文字多而人物杂,厘清关系是学文的重要基础。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关注学情,预习单的使用和反馈是一项适切的导读策略。
(二)围绕批注做整理
第二个环节,洪老师借助学生的“批注”之功,智慧地整理了“脚印”的痕迹,即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具体做的一些事。笔者很欣赏学生在自由阅读中随文批注的阅读习惯,洪老师示范了一个批注“引狗”,学生立马心领神会,自读并做好批注。交流时,学生以“救”字为圆心,板书形成一个包围圈,“引狗”“做窝”“啃桩”“喂奶”……应该说,学生的汇报很精彩,也符合洪老师的要求。可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他将“引狗”改成“调虎离山”。洪老师没有批评他突破了两个字的限定,而是让学生自行分析哪个词好。学生各抒己见,“调虎离山”稍稍占上风。洪老师机智地接过学生丢来的问题,转移了话题又肯定了“调虎离山”的睿智:“其实黑板上,哪个词也可用成语概括?”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做窝可以换成‘深入虎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洪老师引领着学生修改板書上的一个个“脚印”——批注,这其实是对小说故事具体细节的一次有序整理,使文章脉络清晰,画面历历在目。“批注”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坚持,并得到精心的指导,这样才会精要有效且真实。它们是学生情感的一种流露,更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提升。
(三)引发思辨以明理
慢慢走进小说,故事在继续,情节在发展。洪老师从批注整理形成的图式入手,质疑:“哪个情节很特别、不寻常?”学生在自读后交流,一致认为“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就在这时,老狐狸开始做一件不寻常的工作,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细节最耐人寻味,有矛盾冲突。接下来,洪老师总结提炼了这一特别的细节:如果是你,你会解或不解,到文中去找理由依据,并用词语的形式做好批注。从小组合作探讨,到代表交流汇报,真可谓是一个天然的智慧磁场。根据学生的分享和板书,洪老师稍作修整,列出了“解”的理由:帮助、自由、同情……也罗列了“不解”的理由:成全、尊重……可贵的是洪老师没有下定义,确定哪方正确,而是借此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了“金色的光芒”的含义。是啊,像这类小说故事,作者、编者的目的并不是让读者分清怎样做是对的,而是通过对这种集合了矛盾的细节的品读,引发认知冲突,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彼此的关爱之情,并习得表达方法,因为“解”与“不解”这一切都洋溢着一份浓浓的爱。洪老师的智慧也正是在此,撷取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铺开了覆盖全文的阅读脚印,小中见大,短中见长,辩中明理。
《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本堂课,洪老师利用“预习反馈”“批注整理”“细节辩论”三部曲,做足了“语”的功夫,学生的概括能力、思考能力、比较能力等得到了提升。而对课题“金色的脚印”和结尾“金色的光芒”的真切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课堂上,洪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着“脚印”旅行,一路“人气”盎然。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儿童话语应当受到尊重,教师应当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既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学习和发展了语言,也因此润泽了儿童的生命,呵护了儿童的精神家园。小学语文课堂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当我们以成人的方式“误入藕花深处”而不知“归路”的时候,我们应该怀“儿童本位”之心,让学生在语文百花园里捕捉精彩,放飞灵性,彰显“童真”,唤醒“童心”,激发“童趣”,展现儿童语文的七彩世界。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第一小学 311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