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改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017-10-26 01:25叶燕芬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评判审美作文

叶燕芬

【摘 要】自改作文是儿童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我评改时,要从文章的立意、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入手,在传授修改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他们调动审美经验,提升审美品位。

【关键词】自改 作文 审美 评判

“文章不厌百回改。”不少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精雕细刻、千锤百炼改出来的。所以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写作文,还要指导学生评改作文。自改是儿童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审美意识又是影响自改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儿童以自己的美丑标准去判断作文的语言、结构、内容和立意。他们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审美理想等在作文的评改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学生自改作文,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审美观。

一、在自改作文中提升立意的思想美

唐朝诗人杜牧曾经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意思是决定文章的好坏,最主要是看立意。写作时应确定想要通过所写的内容,表达什么观点,表明什么态度,达到什么目的。

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是朗读修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完整篇文章后,首先要评判文章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其次要评判立意是否明确。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只能重新确定中心,或者另选题材。一次教师命题“这个办法好”,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一位学生写了他和环保部门“唱对台戏”,想办法蒙蔽检查人员,以免自己家里的野生动物被放归的一件事。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作者所想出的这个所谓的“好办法”,其实是错误的。这种文章存在的问题不是修改部分内容可以解决的,必须全文重写。

还有的文章表达通顺,文路清晰,但写得过于简单明了,没有根据材料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没有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典型材料进行深度挖掘,造成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够突出,主旨不够明确。如下面的《拉二胡》:“我拿起二胡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拉,就去请教爸爸。爸爸说:‘ 你只要拿着马鞭轻轻一拉就能拉出声来。爸爸又教我拉12345671。我迫不及待地接过二胡就开始拉。第一次音不准,声音就像锯木头一样。第二次音就好听一点。爸爸夸我有灵气。”

小作者仔细阅读了自己的习作,觉得整篇文章写作目的不够明确。后来他自己提出了修改意见,要具体写爸爸怎样教“我”拉二胡和“我”学拉二胡的辛苦,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自改后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我拿起二胡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拉,就去请教爸爸。爸爸说:‘你只要拿着弓轻轻一拉就能拉出声来,就像这样。爸爸一连拉了好几个音,都十分悦耳动听,就像小姑娘的歌声似的。爸爸又教我拉音阶。我迫不及待地接过二胡就开始拉。第一次音不准,声音就像锯木头一样。后来连着拉了几次仍然不准,我急得满头大汗。爸爸教导我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来,咱们先一个音一个音地拉。我接过二胡,认真地拉了起来。”学生能够一边改作文一边自己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根據立意选取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这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水平。

二、在自改作文中鉴赏表达的真实美

作文教学的根基应当是实话实说、真情真发。但是目前学生作文失真的现象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文章内容失真,学生习作没有反映自己的真实生活,凭空想象捏造事实;生活体验失真,学生习作重复他人主题,重复他人体验;语言表述失真,学生习作没有所在年龄阶段特有的稚气与个性,生搬硬套他人的语言;情感表达失真,学生习作缺乏真情实感,拿腔捏调,重复他人的思想……不能不说失真已是目前小学生习作的通病,是目前儿童作文教学急需花大力诊治的顽症。让学生在自改作文的过程中,提升鉴赏内容真实之美的能力是很有用的做法。

首先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后,评判内容和体验是否真实。如果没有观察、体验过生活就写作,内容肯定是失真的,如茄子是从地底下掘出来的,花生是挂在枝上的……修改这样的文章,需要去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记录自己体验后的感想。让学生在自改作文中深深体会到只有自己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亲身经历,感受真实之美,才能写好作文。

其次让学生评判自己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露是否真实。下面一段文字来自学生的《让座》一文:“国庆期间,我和爸爸乘车去外婆家。等了很长时间,终于来了一辆26路车,我和爸爸上了车。车上很拥挤,到了渡东桥这一站,有几个人下了车。爸爸看到旁边有一个座位,就把我推到那儿,用手指点了点,示意我坐下,我便坐在了那个座位上。就这样,一站又一站开过了。有位老奶奶上了车,我连忙站起来让了座,全车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脸红了,低下了头。”这文章读后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于是在课上我讲了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心话语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用套话、大话写文章,不沿用别人的思路写文章。这位同学立即修改了自己的文章,特别是结尾:“到翠苑新村这一站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慢悠悠地走上了车。我刚想让座,但这时爸爸却朝我瞪了一眼。虽然他没吭声,可从他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不要让座,我只好坐在座位上。当时我感觉这个座位像被火烧过了一样,让我全身都火辣辣的。哎,爸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怕我在颠簸的车上摔着,可是那位老奶奶更容易摔倒呀!爸爸,你知道我坐着的滋味吗?真比站着更难受啊!”据小作者自己讲,开始他不敢把爸爸的做法和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怕被人笑话,但是文章要写真话露真情,他就勇敢地表达了出来,没想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篇文章最后发表在校刊上。

三、在自改作文中把握篇章的结构美

好的文章,读起来就有一种张弛有度的美感。如明代学者谢榛所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就是说好文章入题快,点题巧而新颖,言简意赅,照顾全局;结尾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感受这种篇章的结构美。

一读文章,评改开头与结尾。学生的习作虽然达不到谢榛的高要求,但在自改作文时还是能做到开头不啰唆、不绕圈子,结尾不含糊、不拖沓。endprint

二读文章,评判条理是否清楚,是否言之有序。包括整篇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否按照观察的顺序来写,文章前后的脉络是否清楚。如发现言之无序的情况,就得马上修改。

三读文章,从文章结构来看,评判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是否抓住。一次,一位学生写《钓鱼》,“准备—出发—路上—钓鱼—回家—回味”每个环节都写了,但是每个环节都平均用力,导致整篇文章就像一条毫无变化、缺乏生机的山脉。后来他又回忆了当时和奶奶钓鱼的场景,把祖孙俩在水库边钓鱼的这部分作为写作重点。下面是自改后的“钓鱼”过程:“奶奶领我选了个比较方便的地方,往附近的水里撒了一些米糠,我就把鱼线放到了水里,坐在岸边静静地等。一分钟、十分钟、三十分钟……哦,我正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奶奶轻声说:‘岷子,你看,浮子动了,鱼儿上钩了!我急忙抓起钓竿,使劲往上提。‘哎呀,好沉啊!奶奶,快来帮忙!快点!奶奶急忙过来和我一起拽着鱼竿使劲拖,终于把鱼拎出了水面。哈哈,真不错,是条大鱼哦!足足有半斤来重呢!这下我更有信心了,重新坐下静静地盯着水面。”

之后还得再读文章,关注有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分好段,段与段之间有否连接好,有否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点写等篇章结构方面的其他问题。

四、在自改作文中咀嚼文字的语言美

汉语的美首先在于诉诸口、入诸耳的语音之美和诉诸书、入诸目的文字之美。通过自由驱遣词汇、灵活选用句型、巧妙添加修辞等手段,语言的美学效果变得精彩纷呈:或朴素,或华丽,或简练,或繁丰,或雄浑,或柔婉,或庄重,或幽默……但是语言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表达正确、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如全国著名特級教师贾志敏执教作文课时,一位学生口述:“暑假里,我和爸爸有幸到杭州……”这些话一般教师可能会忽视,贾老师听后却并不如此。他马上说:“这个开头不错,但是句子有几处地方还得改一改,你们听出来了吗?”于是,在贾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发现:

1.暑假年年有,是哪一年的暑假,要交代清楚。

2.“我和爸爸”不妥,孩子去杭州,用“我随爸爸”更合适。

3.“有幸”放在这里不当,上海到杭州很方便,如改成“我有幸随爸爸”会更好。

4.在上海,说“去杭州”比“到杭州”更合适。

5.“去杭州”干什么要交代清楚,因为前面交代是“有幸”,所以加上“去游览”比较好。

我们提倡学生在自改作文时要反复读文章,咀嚼语言文字,评判字、词、句、标点是否用得正确。

另外,还得教会学生使用评改符号。一般来说,小学生常用的评改符号有:删除号、增补号、对调号、另起段号、保留号、改正号、嘉奖号等。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批改在本子上的这些符号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学习、运用这些符号,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改,使每个学生逐步做到评改符号使用规范化。

对于常见的错别字、病句,我还发动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订正。这既加强了自我反馈,纠正了错误,又学习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图)。

读了语言不通顺、内容看不懂的文章,要注意找出其中的毛病,进行必要的修改。读了感到写得不具体、不形象的文字,要给予补充完善。读了感到多余的句段,要毫不可惜地删去。这就是反反复复咀嚼语言文字、感受语言美的目的所在。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 31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判审美作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星与花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