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
《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精品,也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选用了此文。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左传》中的叙事典型,文章用字简练,如其开头,寥寥几笔就将读者带入那个历史现场,“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全文不到30字,却把整个事件阐述得一清二楚,还兼顾了历史的背景和原因:战争一触即发,大军压境,人心恐慌的压抑从字里行间弥漫而出。
作为《左传》中的名篇,本文不仅以简洁的叙事艺术堪称典范,其精练的语言艺术更是为人称道。“烛之武退秦师”,一人之力退数万之兵依仗的是什么呢?说辞,其效果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而这样颇具分量的说辞却仅仅125字,其中利害分析、历史明证、趋势预测,无一不有。也难怪全文被认为是外交辞令上的范本,凸显《左传》长于辞令的特色。可以说《左传》与《战国策》《世说新语》,号称中国三部说话的经典。
那么,如此充沛的理性之美、辞令之美,我们又可以从文中哪些细微之处领略呢?
一、实词中寻历史现场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标题,虽是编者所加,但文中的第一个实词“退”,却也值得细品。何为“退”?“退”的本义退却、撤退、后退,此处是使动用法,“使……退却”。所以题目应译为:烛之武使秦军撤退。既交代了故事,提纲挈领;又以一人之力退虎狼之师,力量对比悬殊,如何退,留下悬念引人深思。
紧接着“晋侯、秦伯围郑”,一个“围”字,说明郑国处于围困中了,不同于“伐、袭、破”等词,“围”表示秦晋两大国联手兵临城下,郑国形势岌岌可危,就像瓮中之鳖,灭顶之灾就在头上,明知结果,只能承受,重兵压境的恐慌一下子涌入读者心中。
烛之武临危受命,肩负着使命去见秦伯。那怎么去见的呢?“夜,缒而出。”“缒”,本义是指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种出城的方式呢?一个人从高高的城墙之上慢慢被放下去,这一动作本身就是很危险的,特别还是在夜里。烛之武却孤身一人以这样危险的方式出城。这一方面说明了烛之武为了救国于危亡,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但同时,这一出城的方式,更进一步地证明了秦晋围困,兵临城下,有重兵把守,此时的郑国是危在旦夕。
烛之武见秦伯之后,就开始践行他的使命,“见秦伯日”,9句话,125字,虽算不上滔滔不绝,但也是有理有据,层层论证。说辞终于结束了,等待着的是他使命能否完成的判决。“秦伯悦”,一个“悦”字,让讀者也不自觉地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成功了,总算是不辱使命。从“围一缒一说”,我们跟着感受了一场战争从蓄势待发到烟消云散的胆战心惊,感受了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的惊心动魄。
二、虚词中感人物性情
面对秦晋围困的处境,郑国人如何反应?“国危矣,若使烛之武晋秦君,师必退。”这是朝中重臣佚之狐见郑伯所奏之言,再一次展现了《左传》的言简意赅。而一个“矣”字,表示国将亡,这是对国家形势笃定性的判断,一言九鼎之中更深藏着这位重臣的忧国忧民。“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干脆果决,自信满满,既正面写出佚之狐知人善任、荐举人才,也侧面说明了烛之武的足智多谋、能力高强。
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请烛之武出马。临危受命,烛之武第一反应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然而这仅仅是因为自己无法挽救危局的推辞之语吗?“犹”是“尚且”,表面上是自谦自己才能不够不足以担负这样的使命,背后更有着对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得到重用、没能施展自己才能的怨愤、不平与不满。而“今老矣”的“矣”和“无能为也已”的“也已”,更暗含烛之武一生的感叹。如今已经年迈,壮志不再,烛之武对自己一事无成的人生表示叹惋和无奈。也因此我们才看到后来在郑伯的恩威并施之下,烛之武最后的“许之”可谓是人生中施展自己才华的最后一搏。
《左传》虽是史书,以记载历史事件为目的,但在简约的文字背后,我们不仅能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读到烛之武和佚之狐的内心世界,更能看到郑伯、秦伯和晋君这些次要人物的性情。
大敌当前,郑伯不得不屈一国之尊,对之前未能任用烛之武而在国之将亡之际才来找他表示自责,言辞诚恳,态度谦恭:“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一个“然”字,话锋一转,假设国家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你也没有什么好处,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并隐隐有一种威胁之意在里面。所以,即使国难当头,郑文公无计可施,请求烛之武出面,面对烛之武的推脱,他要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样子,然恭谦之辞下隐然的威胁也表现其君主的威严。同样,“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中的“乃”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副词,表示“才”;二是当连词用,表示“于是,就”。在秦伯看来,只有派遣三员大将协防郑国,才会放心撤军。一个“乃”字,秦伯的谨慎周密可见一斑。
“吾其还也”,“其”是语气副词,可以是理解为命令语气,表示一定,也可表商量期盼的语气,译为“还是”。子犯主张立马痛击秦军,而晋文公则冷静分析,所以译为“还是”,展现了晋文公的沉稳理智、以理服人和决断谨慎。
三、说辞中知利害关系
面对两大强国的围攻,危如累卵的郑国指日可下,但烛之武却以一番说辞让秦国自动撤军,神奇地解了郑国之围。所以,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最令人关注、为人称道的就是烛之武劝退秦师的一番说辞。
我们一起看看烛之武是如何演说的:“秦、晋围困,郑既知亡矣。”这句话单刀直入,解除其戒心;继而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替对方利害着想,一下子缩短了两者距离。再言亡郑对秦无益处,三言亡郑利晋害秦,另起话头,提出舍郑有益于秦。最后,展望未来,指出晋国扩展侵害秦国的野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启发秦伯做出决断。烛之武卓越、睿智的政治识见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在这一段中充分地呈现出来。endprint
这段说辞虽只有125字,却言辞恳切,意蕴丰富。
首先,烛之武虽为郑国说客,却设身处地為秦国着想,且言之成理,故能击中秦伯软肋,让秦伯愿意去听烛之武的说辞。所以,在说服之时,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这于古代纵横家来说很重要,而在今日,于我们每一个说话者同样重要。其次,这段说辞中有事实的叙说,有利害分析,有历史明证,有趋势预测,有正反对比,有比较鉴别,整段说辞言之有物,内容丰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整篇说辞紧扣“利害关系”,秦晋联军看似亲如兄弟,但其中的结盟围郑,也都是各有各的利益打算,所以烛之武以退为进,先强调亡郑给秦带来的严重后果,然后从正面指出保郑对秦的益处,让秦穆公不仅退了兵,还与郑国结盟。所以,烛之武以一人之力退百万之师,也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只因他洞悉了当时的时局,点破了其中的利益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以寥寥几笔来展现一个复杂的历史故事,在这故事中作者只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言行,并通过人物对话之间的矛盾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却不加以评论。所以,阅读鉴赏这样的文章,我们一定要紧抓文中简洁的叙事艺术和精练的语言艺术,在词句的咀嚼品读中,还原出文中各人物的真实性格及其间的利益关系。
学法指导
一、因声求气
诵读是我们学习古文最经典的方法,根据文章言辞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来朗读,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将那个历史现场还原,让人物的形象与语气跃然纸上,变得可触可摸,“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祈合于无间”,从而领悟到文章的风格神韵。
所以,学习古文时,我们一定要大声诵读,因声求气,在读中领悟。
二、咬文嚼字
谈到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时,浙江师范大学童志斌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和精髓处,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文言字词和文言语法的解读,进入对文章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把握,进而探究作者的‘言志载道处”。
确实如此,《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言辞简约,我们要通过抓住这些“炼字炼句处”,品读语言。在品读中思考语句的言外之意,在比较中体会人物语言的语气,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学以致用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有三个层面,即“文句一文章一文化”,此言极是。学习古代文章,还在于学以致用。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学会做题,更要借此关照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所以,学习完《烛之武退秦师》这样的古文后,我们更要联系现实,关照生活,学以致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