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培养语感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2017-10-25 23:56侯容
未来英才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侯容

摘要:小学生语文语感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培养对学生语文成绩提升有直接作用,对学生其他学科自学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和语文素养成为了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分别讨论了语感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的策略,旨在为相关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能力;语文素养

一、语感能力培养策略

1、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古诗词不仅内容丰富,意境优美,还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朗读练习,也会提升学生的语感。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可以将高品质的语文古诗词音频朗读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跟读。这样就可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朗读能力,在配乐诵诗的情境中,学生还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强语感训练,朗读是最好的一种训练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和鼓励学生多多进行朗读,尤其在对古诗词的教学和学习时,更应反复多次的大声朗读,乃至朗诵,提醒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语速及语气的变化,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例如,在对李绅的诗词《锄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先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体会语速及语气的变化,充分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诗词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当学生在朗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更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心中对食物的爱惜之情,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1]。

2、通过阅读积累语感。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阅读量来提升学生的语感。在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中,节目主持人董卿的深厚文学功底得到了大家的赞许。董卿幼年时受到父亲严格教育的影响,每天都要阅读古诗词,少年时要以每周三本的速度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大量的阅读让董卿腹有诗书,在各类节目主持中都游刃有余。由此可见,阅读量对语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非常强,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容量并不大,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阅读来积累语感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训练。第一,课前三分钟阅读,让学生默读阅读材料,并且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且逐步提升阅读材料的难度。第二,让学生看着材料朗读,只给学生少量的准备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急中生智,在略有紧张感的情况下快速浏览文字,并且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这样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第三,讓学生自己寻找阅读材料,然后在课前三分钟复述或者背诵给大家听。这样就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偏好,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写作来培养语感。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大量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大量的语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学生会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将阅读过的材料与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行文逻辑和语言风格。所以,通过写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熟记各种词语搭配,在大量的写作练习中学会遣词造句。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阅读配合写作,分别通过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可以加强记忆效果。通过写作来培养学生语感,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展开。第一,让学生仿写句子。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的文学积淀很少,但是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可以将古诗名句,或者名家名句作为范例,然后让学生模仿。长期的训练下,这些经典句型会印入学生脑海,形成良好的语感,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都会彰显出学生的文字驾驭功底。第二,让学生对对联。古诗词中的对偶句非常多,对偶句不仅要词性相对,意象相符,还要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填空,将对偶句中的某些名词或者形容词空出来让学生填写,然后再让学生练习自己对对联。

二、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1、课文内容扩充来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渗透的过程,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培养。小学语文课文的字数相对较少,配置的课后习题内容也不多,所以可以对语文课文中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从而提升学生文学常识的水平。

2、课后阅读拓展来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积累,需要课后阅读来补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养料。所以,教师要安排恰当的阅读材料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机械记忆能力增强。小学课后阅读内容的安排要以内容浅显且种类丰富为特点。阅读材料浅显易懂,学生可以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内容种类繁多,所以学生的眼界可以拓宽。在小学阶段,学生要了解各类文学经典,让这些阅读内容形成一个目录,照存在学生心中,为学生日后精读经典奠定良好的基础。

3、视听资料补充,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除了语文教材和相关的阅读书籍之外,互联网上的视听资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素材。当下关于各类文学经典的讲评视频和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旅游视频都非常多,将这些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就可以获取大量的文学信息。这些视频材料中有丰富的图像资源和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2]例如,优酷视频的《袁游》节目,是袁教师带队旅游中外的名胜古迹,在旅游过程中讲解相关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这对小学生非常有用,可以起到文化启蒙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感和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两项能力。语感和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文字阅读能力对学生阅读其他教科书也有影响。因此,提升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助于小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万井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及语文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5(36).

[2] 傅建丽,韩银秋.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强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