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意义,然后对于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此推动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能够获得可持续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人文教育 培养目标
引言
人文教育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对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为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提升高校人文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
一、相关概述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指在对个体进行培養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业务技能等进行培训,也要注重对其精神层面以及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培养。人文教育最早是在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后来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得到了发展,最后由马克思进行了完善。虽然每个阶段研究的内容均有所不同,但都对人文教育的思想内涵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高等医学院校推行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等医学院校推行的人文教育可谓是大学生的立身以及做人之本。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应只是对学生的学识等方面进行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素质的培养。此外,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础,为现代大学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2]
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文教育思想滞后
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推行人文教育能够促进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但是人文教育思想落后的问题却愈演愈烈。在多所高等医学院校中,虽然推行一定的人文教育,但是人文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在一些院校当中,人文思想滞后,流于形式化。并且这些院校人文教育专业的教师的教育方式及其所掌握的知识水平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也造成了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难以及时接受到较为先进的人文教育思想。
2.人文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冲突
在我国众多高等医学院校中,人文教育思想理论内容较为死板,难以与实际相结合。许多人文教育思想理论的可操作性十分有限,造成了人文教育思想难以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归根结底,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付诸实践。因此,一旦所学的思想理论与实际发生冲突,就难以实现人文教育的真正意义。如果将人文教育思想理论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3.人文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高等医学院校中,人文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一些院校推行人文教育或者设立专门的专业,更多的是为了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而这和其他专业并无异。学生爱国精神和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学校人文素养的提升目标都遭到了忽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就难以实现较大突破。
三、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
转变人文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是改善目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思想滞后的最佳途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领导需要全面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将较为先进的人文教育思想理念融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模式。而人文教育专业的授课老师,也应当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将现代化的理念合理地与人文教育思想相结合,进一步改变人文教育思想滞后的问题。
2.注重人文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努力实现自我突破,学生才有可能接受到更多较为先进的知识技能;其次,教师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将人文教育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人文教育相关知识。
3.明确高等院校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医学院校推行人文教育应当明确培养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爱校荣校,树立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应当明确教育方针,将人文教育更好地融入医德教育之中,弘扬大爱与责任医学精神,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而这也正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目的所在。[3]
结语
随着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陆续展开,高等医学院校也开始加入推行人文教育的行列之中。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众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医学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做出应有的努力,明确人文教育的目标、转变人文教育的思想以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宗明.整合资源,协同推动人文医学教育再上新台阶[J].医学与哲学(A).2015(09)
[2]杜治政.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J].医学与哲学(A).2015(06)
[3]叶子辉,王兆良.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之概念比较和价值探析[J].医学与哲学(A).2014(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