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究

2017-10-25 14:27孙连信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问题探讨研究性学习数学教学

孙连信

摘 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时间和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问题探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探究是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探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织部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的问题上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想学好数学先做好思想准备,短时间成绩是没有多大提高的,必须坚持下去。

1.上课认真,笔记是关键

2.作业认真,一道题多想几种方法,对于题隔几天再做这是最快的途径

3.复习认真,重基础。

4.不懂就要问,不要怕,没有人学习没有不懂的,问老师最好,同学只是半成品。

5.做事专注是最好的习惯。

6.坚定信心,数学非难事。

7.若被難题难住,应先易后难,难的一心攻克,永不停歇,没有一股狂劲怎么行。

二、高中数学在学的过程中要会领悟

首先初学时要把概念都搞清不要认为有些概念一看就会,其实题往往又时就要求你在概念的基础上推导出结果,围绕一个概念可以延伸出好多题,所以要准确掌握概念。 其次就是做题,在做的过程中不要为做题而做,注意多联想,对于一类题要建立一定的解题思路,再次见到这种题时就可以很快有一个大体的思路了,这些大道理说多了太烦琐了,其实做题先简,巩固好新学的内容,在做一些稍微有难度的。

三、教师要立足课堂,搞好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即一个教学数学对象的具体处理建议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过程教学的精神,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知识发现与构造过程中,解答好学生认知中出现的问题。

1.揭示知识背景。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研究的痕迹,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要如何去研究创造。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发现行学习“发现行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是进行发现行学习的关键,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是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题曲深入研究” 。

3.探索学习中,要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即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他所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更新。

四、在探索的同时学生注重学习方法,更加有效的学习数学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

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五、人人参与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研究的开发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使得教学行为趋于多重整合,学生的研究热情得到充分发挥。作为教师,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适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充分地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如采用讨论式教学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系列问题的导引下,一步步展开讨论,让学生人人参与。要让学生人人参与,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渗透研究性学习。当然,可以将整堂课设计成研究性学习,也可以将课堂上某个环节采用研究性学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另外,还应把研究性学习贯穿到我们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如:备课、作业、辅导等,使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课后的作业等得到延续、高涨。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探讨研究性学习数学教学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