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语堂翻译美学观在其译作中的应用

2017-10-25 15:03唐启红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学观声声慢林语堂

唐启红

【摘要】林语堂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翻译视作为一种对跨语言的和谐之美的追求,在其翻译作品中“神、气、形、意、韵”美时有浮现。本文将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作品《声声慢》进行赏析来浅谈其翻译美学观在其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并学习林语堂的翻译理念。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美学观 《声声慢》

一、前言

《论翻译》是林语堂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翻译理论的著作,在文章中他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是翻译的审美主体,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处于中枢地位。要做到艺术上的成功就必须满足忠实、通顺、美三个标准。美又分为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而中国古代诗歌讲究韵味、意境和韵律,在翻译时很难做到对其风格验证的重现,因为不仅要做到忠实原文,还得展现其形美,体现其神美。得益于从小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中长大,对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美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本身深厚的文学功底,林语堂在翻译中就将“五美”应用得十分到位,这一点在《声声慢》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林语堂美学思想在其译作《声声慢》中的应用

《声声慢》是李清照用在抒写对亡夫的怀念与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的词,词人押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全词有一种深深的沉郁凄婉的愁绪。林语堂在翻译时也很好的兼顾了忠实通顺与美,并且将原文那种哀怨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就重点来看一下其译文中“美”的应用。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my old friends,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譯文中开头连用了七个“so”加上以“d”开头的词,中文意思“暗淡,漆黑,压抑,无聊,潮湿难耐,一片死寂”,与原文开头的叠词相对应,且以凄清萧索,万木萧条的景象烘托出凄惨悲切的心境,读起来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余味无穷,当真是将翻译的神美,形美与音美发挥到了极致。“thin wine”和“chilly wind”也将原文的“淡酒”与“急风”传神的表达出来,特别是“chilly”一词又何尝不是为了称托词人内心的凄凉呢。最后一句“却是旧时相识”,林语堂译为“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此句的妙处,我想是译者突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无奈吧。

原文: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e, 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to black! 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pit-a-pat, pit-a-pat! 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 to be expressed by one word “sad”?

从林语堂“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一句翻译可以看出他对原词背景的理解透彻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中国古代有“女为悦己者容”一说,此译文就体现了这点,因为李清照写这首词时丈夫已故,那么她还有什么理由,又为谁而打扮呢?“by the window”不仅是守着窗儿,还传达出倚靠的神韵,表现出词人百无聊奈,只等天黑的寂寞。在林语堂的译本中,还有一大妙处就是对“点点滴滴”的翻译,“pit-a-pat,pit-a-pat”,不仅读起来音律非常美,而且让人联想到两句诗:“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与“雨打芭蕉叶带愁”,同时伤感,愁绪万缕,相当传神的展现出淅淅沥沥的无边细雨如愁,下的人心更烦的画面。最后一个简单的“sad”作为全词收尾,没有对比,没有渲染,简单直白,反而让人觉得更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这一段翻译中“五美”的应用也随处可见。

就全篇译文来看,林语堂所用的意象“thin wine” “chilly wind”“fallen flower”等都是表现愁苦凄凉的事物,与原文表达的意境相符。再读一遍译文会发现,林语堂版的《声声慢》也是如此朗朗上口,引人发愁,相比原词别有一番韵味。

三、结语

由以上对《声声慢》林语堂译本的赏析,不难发现,林语堂的译作中处处承载着其翻译美学思想。在“脚踏中西文化”的支撑下,林语堂以其对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出神入化的运用与完美把握,使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受到中西方广泛认可,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意义重大。对林语堂译作进行研究分析,对于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其翻译理论作用非凡。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论翻译[M].商务印书馆,1984.

[2]苟文蓉.林语堂翻译作品之“性灵”美学思想探微[J].考试周刊,2013:23-25.

[3]江震龙.林语堂的“性灵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学观声声慢林语堂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探访林语堂故里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