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琴
近年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如何更顺畅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同行之间交流学习,积累正确经验
王宏方等人通过对我国京津冀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国内大学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培养与中小学现实情况相脱节,很多中小学心理教师到了学校中发现实际情况与所学相关理论相去甚远,脑子里都是各种各样的理论,而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却在培养阶段未能得到有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匮乏,有些学校甚至只有一名心理教师,既无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带,也无同事共同研讨进步。鉴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占到九成以上的接受调查的心理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要来自于个人自学和摸索,他们正在通过尝试错误式的原始方法来积累经验。而这种方法最容易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失误。而如果在此之前,新教师若能通过各种方法如即时通讯、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等与经验较多的教师多主动交流,那么就有更多机会避免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失误。
二、健全心理辅导的流程
心理辅导工作有其特殊性,对学生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必须按照相关的制度严格执行。但在其他学生非自由活动的时间里,遇到迫切需要咨询但还不需危机干预的学生,则需要学生、心理教师亲自与班主任沟通,在不妨碍已经预约学生的情况下,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辅导。
三、重视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全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导师,是整个班级的灵魂人物,是学校、家长、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必将影响一个班级的整体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任课教师不仅应该辅助班主任建设班级,还应该取得班主任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支持。这是心理教师走进学生,开展心理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心理教师应该辅助班主任树立其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坚持心理咨询的“保密性”的前提下,满足班主任的知情权和管理权。
像中午统一咨询时间之外的咨询,心理教师和学生就应该亲自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后,再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教师不仅要获得班主任的合作,还要保护自己避免遇到意想不到的伤害情境。班主任应与班级学生密切接触,负责管理整个班级的纪律、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由于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他们最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在校状态。如果心理教师与班主任进行充分沟通,心理辅导工作不仅可以得到班主任的支持,还可以获得更多从学生那里无法了解的信息,这样就更有利于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
四、积极参与年级各项活动,了解年级动态
中小学心理教师人员配备相对于其它学科偏少,心理健康受重视的学校有两三名专职教师,一般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心理教师,且办公室位置偏僻,远离其他办公场所和教学区,导致心理教师获得的学校的信息量明显少于其他学科教师,甚至是滞后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不是单一的专业化工作,该工作具有多重归属,扮演多重角色。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内涵,还有社会学的内涵,甚至还有生物学的内涵。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心理教师要学会从教学、德育、心理多方面考虑问题。所以,心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年级各项活动,多与班主任、年级、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年级的各项细致规则制度,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以防止做出一些考虑不周的决定,引发工作中的矛盾。
年级每周都会开班主任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由于心理教师一般在班主任会上都有课,没有时间去旁听。在每学期刚开始排课表时,心理教师可以先和年级教师沟通好,尽量不在开班主任会的时间段上课。如果实在排不开,在班主任会后,心理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向年级干事打听年级的安排,多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及年级的安排,这对于心理教师看待学生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都会更有效果。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这注定了心理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必须积極与家长、班主任、年级和学校各部门合作,这些都是心理健康工作必不可少的软环境。只有融入软环境,利用好软环境,虚心地与各学科教师、各部门勤沟通、多合作,才能更加顺畅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把任重而道远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宏方,张秀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5):28-30.
[2]陈璠.青年心理教师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困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46-47.
[3]陶爱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1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