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是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中根据传承人口述采访资料整理、编辑而成,全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内容涉及传承人的童年生活、从艺过程、经验积累、传承发展等诸多方面,結尾部分从传承人个人角度出发,具体谈了对技艺及剧种发展的一点看法和建议,作为受访人真实的心声再现,以供读者思考。
【关键词】皮影戏;木偶戏;制作;传承;改革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012-04
采访时间:2017年2月28日上午9时—12时,下午13时—15时。
采访地点:孝义市大众路长春宾馆501室。
采访人:刘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
受访人:李世伟,孝义木偶、皮影制作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居住于侯马市西侯马村。
一、民间工匠背景
我是介休人,1949年出生于介休西刘屯村,父母都是农民,平时对我十分宠爱。父亲叫李如珍,经常带着我去看戏,他不爱看大戏,对皮影木偶却情有独钟,那时候大戏班子很少来我们村里,就是皮影木偶十分盛行,一年当中每个村总要演一到两场。从7岁起,我喜欢上了画画,见啥画啥,有啥学啥,看罢戏后,就拿笔和纸开始画戏里面的人物,因为从小受父亲这种爱好的袭染,逐渐养成了对皮影木偶难以言表的情感。9岁上小学,在学校里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当时村里有个能人,画得挺好,我平时没事就跟人家学,他是个民间艺人,也没有正规学习过作图、线描之类的东西,这个人剪纸、画画很有一手,本身画得不正规,可这些不正规的东西正好能和工艺美术结合起来。实际上我后来学的用的都叫做实用美术,走上社会后干啥学啥,需要彩绘咱就彩绘,需要画布景咱就来布景。
小学毕业后正好赶上“文化革命”,没法继续上学,我就开始学徒,一学就是4年,学啥呢,就是油漆、裱画、彩绘这一类。师父叫任昌义,田家沟村人,我跟着他边干边学。油漆、彩绘、纸扎这些要全部学会也很难,因为它还涉及设计、画画呢,而我在这方面一直挺有优势的,所以学下来没费太大周折。出师以后,我又在生产队揽些油漆写画之类的活儿,一直到25岁。这期间学的东西后来在制作木偶时都用到了,一般人制作木偶就是个工艺流程,我制作木偶还带着设计,全倚仗这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
1972年孝义皮影木偶剧团①重新成立,面向社会招纳新人,我师父听到消息后就和剧团的人推荐说:“俺那个徒弟估计干这行能行。”当时文教办公室负责人通知我说带上作品来,回来的路上我就开始犯愁啦,做个啥呢?正好从介休回家路过一个钻井队,我随手挖了一些钻井用的红胶泥,回去以后想手工捏个泥人,我自己设计捏了个饲养员的胸像——一个农村喂牲口的饲养员,头上戴着毡帽,嘴里还叼着烟袋。清早起床后我把它放到小篓里面挂在自行车把上骑了25里路,送到孝义文教办公室。文教办公室靳云焕主任看了作品后一下子就相中了我,隔了一天就通知我到木偶剧团报道,没有经过剧团的筛选,直接进团里干上了。
二、皮影木偶剧团
剧团负责制作的人叫候光元,既是师父也是同事,那时候创作出一部新戏后,时间短,制作来不及,达不到演出效果,咋办呢?把一些旧木偶拿过来改装一下,咱本事也不大,刚开始接触木偶,就得借鉴些旧东西,完了以后再逐步创新提高。
孝义传统木偶用的是暗签,两根手签安放在胯子(身腔)里面,从广东学习回来后就变明签子啦,这种操作方法是从捷克传来的。木偶制作方面也在改革,最早的孝义木偶就是纸扎艺人做的,偶头是泥做的,白粉子粉刷以后再上彩画出相貌。身子就用块木头板撑着,没有肚子,中间有根棍连着泥头,外面罩上衣服,下面是空的,手是两块木头疙瘩,中间有个眼儿,可以插些道具,两根手签在衣服里面吊着。后来候光元去北京学习新做法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是拓模具,用泥把它雕刻出来,再上石膏,然后分三瓣,后脑勺一瓣,剩下的从中间一分为二,最后拿报纸在石膏外壁裱糊,一共要裱16层。裱好后放到火上烤,快干时,往外一扒,就成了一个纸壳壳了,分量又轻,偶头的直径也变长啦。大臂和小臂之间的关节是用布做的,原来里面垫的是棉花,外面缝个布筒子,中间打湿后弄成两节,后来用海绵替代布和棉花,现在我们都改成直挂手了,手和嘴巴都是木头刻的,眼睛用乒乓球代替,全国的木偶剧团都是这样制作的。
进入剧团以后,排的都是一些小戏,像《半夜鸡叫》《小虎卖瓜》等,有自己写的,也有改编别人的,后来等制作技术稍微成熟一些后,团里到北京搬回来一部大戏《草原红花》,这也是一次转折,从自己制作、编写到照搬别人成熟剧目。古装戏解禁后,我们又排演了新版《三打白骨精》,霍锁昌写的剧本,孙悟空的造型没有搞脸谱化,还借鉴了川剧的变脸艺术,演出效果挺不错的。紧接着又重排了《三盗芭蕉扇》,我当时的劲头特别大,花了17天就把造型弄出来了,这部戏从整体结构到剧本改编,从舞台布景到机关设置,都下了大力气,排出来比《三打白骨精》还受欢迎。原来木偶戏唱的都是真人戏,像《见皇姑》《明公断》《打金枝》等,到了《三打白骨精》《三盗芭蕉扇》就完全是木偶戏啦,剧本、唱腔都变了,而且木偶戏能发挥的东西多。在剧团虽说很忙,但是制作的东西不多,因为团里一年排不了几个戏,平时布景什么的也是我来画,我不敢说是做木偶最好的,但在全省来说是做木偶最全的。
三、皮影学习感悟
20世纪80年代初,市里想把皮影戏恢复起来,文化局派我和团里的善庆才去湖南学习皮影制作。当地最传统的是纸影,即先拿马粪纸刻出形来,再往上面加一层彩色玻璃纸,很粗糙,但实用性好。湖南木偶剧团负责制作的叫何德润,当年他创作了《龟与鹤》《狐狸和乌鸦》《俩朋友》,并且凭借《龟与鹤》的造型设计在国际上获了大奖,现在凡是有皮影戏的地方都有《龟与鹤》这个剧目。
湖南皮影做得最好的地方是关节,术语叫钉缝,它的关节是根据实体造型和表演需要设计的,尤其是人的腿,我们这边的皮影,用手拎着影人能立起来就挺好,表演上就不管啦。湖南皮影不一样,它是根据真人的人体结构设计的,虽说操作起来外人看影人的腿都是耷拉着的,可是细观察会发现影人腿摆动的角度不一样。endprint
从湖南回来以后,我开始改架子(影窗撑子),连灯光、布景、造型一齐改革,同时也带回来两部皮影戏——《张羽煮海》和《柳毅传书》。经过众人商量,团里准备着手改编《张羽煮海》。张思聪导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一些人物倒影,就是张羽跳上彩桥,人在桥上走,桥下有个影子跟着,文化部木皮处的领导一下就看中这个创意啦,开始调研这部戏。那时候,全国的各种调演我都参加了,在制作方面不是说我的能力有多强,关键是看得多,全国各地的皮影,包括国外皮影也见过、学过,看人家怎们表演,怎么运用,为什么要这样。别人总喜欢挑刺儿,我是专找别人的优点,再不好的班子,能登台演出,就有自己的优点。比方说,票友或者私人弄了个皮影班,尤其是不懂行的人弄了个皮影演出,它一定有些怪点子在里面,否则就无法开展。
皮影、木偶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谁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把它弄成个啥样,所以根本不需要将它贴上私人的标签,像贾家庄②的郭书记跟我说:“李老师,你不是保守吧,有啥保密的技巧没有,娃娃们咋老达不到你那水平?”我说那不是一下子的事情,水平到那才行,再一个,还要有扎实的基础。以前博物馆有个小青年叫郭伟伟(现在在艺术剧院),他刚毕业就和我学皮影,我的意思是,你不要先急着学刻皮影,因为刻很简单,两个月就学到手啦。我说你先学画画,画线描这类基础东西,慢慢再学点色彩,可是馆长说我不教,又把陈艺文③叫过来刻了一些皮影,后来就让郭伟伟跟他学了。现在,郭伟伟也知道我原来的那种教学方法了,他现在想要提高,难得多呢,你要设计个东西想提升一步太难啦,相反刻工好提高啊,只要有毅力,能磨了刀子,这就好操作。可是你想变个样儿,将人物造型提升一下,这得要有基础,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提高的,想要重头学就更不可能啦。
色彩把握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识的程度上,民间的东西得知道原来为什么要这样弄,像这些皮影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再结合传统文化从戏曲上吸收一些人物造型的特点,另外,皮影适合演什么,忌讳什么,这些都得熟悉。刻皮影还需要有色感,说白了“刻”只是熟练工,艺术性很少,而上色纯粹是艺术,你得有感觉,每个人色感不同,刻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比如说设计个画面,一个人是一个配比,虽说你学的也是配比,可是加上自身的个性就不一样了,所以说色感是学不走的。我自认为对皮影有些贡献,其实是一些无形的东西,主要就是把皮影的色彩提升了一下,前提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它弄得更美了一些,为啥呢?就是皮影陈旧了以后,把它中间的色彩给褪化了出来,老化以后的皮影没有涂色的地方也自然有了颜色啦。专家一看也很奇怪,没有见过色彩这么鲜艳而和谐的皮影作品,所以在皮影工艺品的制作和推广上,可以说我把传统的皮影概念提升了一下。
四、木皮创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剧团不景气,当时我一个人负责制作这一块,我爱人搞服装制作,因为演出少,后来我就在社会上找活干开啦。太原河西正月十五第一届灯展里面大部分偶头是我做的,花灯里面放上人偶(只有偶头),因为咱是做木偶的,灯展过后名声一下子就传出去了,山西各地方的人都来找我做,那些年灯展举办最多的地方就是晋城、长治的一些厂矿,每年需要提前4个月订制,正月初买家就来上门提货了,这一下子就把几年的工资都赚回来了。
1995年我当了一任团长,把剧团恢复起来,又搞集资建房,当时我是政协委员,一直在提“老有所养”的问题,剧团得让国家管起来,为此还制作了专题片,通过人大逐级向上反映。1996年剧团挂靠上了财政,我就离开剧团了,因为和团里领导的想法不一样。
离开剧团以后,我调到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④开始制作造型,原来在博物馆存放的,后来人家让腾地方,我就放二小子那里了,前些年,他那儿下雨漏水,我怕把木偶淋坏了,现在又拉到金龙山⑤那儿了。当时那股子兴致劲儿起来,一下子干了好多年,等搞了一段时间,造型积累了不少,展览也参加了不少,木偶做得差不多了,后来就又开始刻皮影啦。
我一辈子和皮影木偶是结下缘了。要出国⑥表演时我搞木偶,可是要演皮影,顾不过来,就从侯马请艺人帮忙。我先设计出来,一个女艺人过来帮忙刻,她还带着个孩子,后面颜色也给配上了,这样才把出国的影人配置齐了。这个女艺人叫赵翠莲,就是我现在的老婆,说起我们认识过程也挺有意思的,一切都是因为皮影才结下了这段姻缘。我原来的老婆叫任跟梅,在剧团管服装,在太原全晋会馆演出期间病故了,后来,经过浮山木偶剧团的一个中间人撮合,我和趙翠莲走到了一起。
我老婆一辈子以刻皮影为生,从来没有间断过,人家名声比我大,所以还没退休我就到侯马把皮影又搞起来了,一直弄到现在,至少弄起来以后,咱也是个学习的过程。现在,我俩年纪也大了,平时让孩子们多干些,可还是离不了我们,像装皮影我俩也得上手,传统的还按原来方法,只是考虑演出因素少一些,能把它做得更艺术化,新的就做成了皮雕画,可也是传统手法,无非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我在侯马有自己单独的车间,平时一家人都上手干,实际上就是个家庭作坊,地址在西侯马村。
五、传统技艺传承
刻皮影首先要分清楚是工艺美术作品还是舞台表演实物,然后开始线描、画图纸,现在好多艺人用现成的图案,电脑、打印机都能复印造型,在过去就得手画。接下来是选皮,根据人物要求来选择,比方说刻工艺品主要地方用啥,像关公脸上的皮子不仅要质地均匀还得干净,次要的地方就不太讲究了;演戏用的皮子又不一样,影人脑袋上的皮子厚薄要均匀,而上身和中间的皮子薄一点也行,腿上的皮子要特别厚,胳膊上的皮子要软一点不能太硬,这样做出来的影人才好操控。
皮子选好以后,把它拓在图纸上,用画针扣出印儿来,画得越细,刻的时候越省劲儿。画(扣印儿)出来以后还有道工序——潮皮,因为这时候皮子还是硬的,你得用毛巾蘸上水压住,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等一段时间皮子就潮软了。光潮还不行,此时的皮子还需要醒一醒,醒到不软不硬的程度,还得打冲子,之后才能雕刻。打冲子是咱纱窗皮影的特点,就是打眼儿,别的地方的皮影没有,老早以前皮腔影人⑦不打冲子,没有眼儿,剪纸风格,用刀刻出来的。四川、甘肃的皮影也打眼儿,可跟咱这儿的造型不一样,事实上,山西皮影和陕西东路皮影是一个体系,甘肃那边的皮影又接近陕西西路风格,那就比东路晚一些了,造型没有东路的大气。刻皮影的刀具近20把,有尖刀(扣细线的)、平刀(直线)、转刀(刻弯子)等,别的地方有一两把就可以啦,咱这儿用到的刀具多,而且最大的特点是走皮不走刀,皮动刀不动,推着皮子走,这是孝义皮影雕刻的一个特殊方法。endprint
刻出皮子以后开始上色,上色前必须先祛油腻,用洗衣粉和水把它擦拭一遍,晾干之后才可以画。颜料方面,咱用的是胶和水彩,以胶为主,老早以前艺人们用的是皮胶,就是把牛皮刻下来的那些沫儿添水熬制而成,后来咱们改成果胶了。水彩呢,原来一直用工业染料,后来,有了食品染料,通过我们反复试验,觉得挺好用,而且颜色画出来相当好看。涂好后还要拿电熨斗熨烫,以前叫“出水”,艺人们用火炕的砖坯把皮影夹住压实,现在用熨斗把它里面的水分逼出来,熨好的皮影既平整又不容易变形。像表演的皮影,咱还可以刷点漆或油,过去没有这些保护措施。后来我多用半亚光漆,为了它能长时间保存。表演用的皮影需要组装,其全身由11个部分组成,以前构件之间用皮线卯住,后来用结实一点的绳子,再后来换成鱼线了,湖南皮影用的是大头针,也挺结实的。上签子的时候,在竹签子头上用铁丝挝个圈,皮影身上打上眼,往上一挂就行了。表演用的皮影一般胳膊比例都要长一些,好表演,你要按真人比例制作,表演起来很费劲。另外,皮影、木偶头和身子的比例是1:5,因为它主要突出的是脑袋,头小了不好看,刻皮影必须要清楚这些知识。
我在剧团的时候就带徒弟,可是团里一直没给人家转正,现在剧团里搞木偶制作的是王茂伟,他在西安学习过,他不做皮影。孝义刻皮影的基本上都跟我学过,原来贾家庄大队弄文化示范村,一直想搞皮影雕刻,大队郭书记在全山西物色人选,后来找到我,一是要我的作品,再是让我培养人。一开始我把孩子们弄过来手把手地教,那时候我的老婆、女儿也帮我,一连教了四五年,现在我每年回来和学员交流互动,他们有啥不懂的或不会的再请教我。
学员们有的很不错,像贾家庄领头学刻皮影的赵媛,一直坚持学下来,大队有钱了给点工资,平时自己还得搭上路费。还有像艺术剧院的郭伟伟,刀工精湛,题材新颖,内容广泛。现在学员们普遍存在啥问题呢,就是认识能力比较差,不清楚原来这东西为啥是这样的,我一讲他们才能明白,关键是知识储备少。还有就是对造型不十分清楚,我在侯马时,徒弟们说我要求太严,每天就是“这儿错了”“那儿错了”,我告给他们“这一刀应该怎么样”,他们不以为然,等一上颜色就知道了,因为刻刀太多,刚出来的皮影根本找不出错儿来,归根到底,还是认识上有偏差,这些东西没办法速成,只有逐步积累提高,刻得多了自然也就学会啦。
六、敢问路在何方
皮影戏要赶潮流、追求时尚绝对不行,根据孝义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首先,我觉得继承不够,最起码要保留原有的传统,需要提高的不是增加形式,而是要加强它的操作性,技巧操作的硬度,再把一些好东西融进去。布袋木偶不管排了多少戏,保留剧目就是《大明湖》,提线木偶主要是《贵妃醉酒》《小和尚下山》,为什么要演这些剧目,因为它里边全是硬功。所以,我认为要保留住这些东西就得依靠“老艺人”,比方说咱这一代人操作最好的是梁全民老师,能够超越他就是进步,泉州提线木偶超越黄奕缺(著名操作艺人)就是发展。
从制作角度讲,第一步也是要把传统的东西挖掘出来。事实上,原来我一直有个想法,想让市里再重视一点,干啥呢,搜集资料,咱不是要挣钱呢,你给发点工资分配几个人就能干,可是领导们一说就是你能赚多少钱,靠这赚钱顶啥用呢,干上半天一顿饭都没有了。再一个,还必须有看的,有了观众,人家想看啥,咱再给做啥,然后才能考虑赚钱的事儿,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而且也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为啥过去做了那么多木偶,我想咱这儿就是缺个造型,本身又是干这一行的,管不了别人能管自己吧,喜欢就做,他们也管不了我,都是拿工资自己做的,可皮影的工程量也不小,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关键是没人来搞这个,直到现在也没看到。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去实践,全国各地皮影资料太多了,没有见过的东西多着呢,5年也做不完,像我的《百丑图》,弄了100个,再做还能做下去,人物造型确实有意思,这些都是前辈积累下来的,每个时代都有精品,像戏曲脸谱,多好看的东西,皮影造型也是一样,只有搜集整理出来才能改革发展,人们的眼光还是太短浅。
孝义跟别的地方还不太一样,咱们这里皮影和木偶混着演,艺人们三种声腔(皮腔、梆子、碗碗腔)都得会,可现在真正能演皮影的人反而都干别的去啦,能撑起摊子的老艺人又没有精力去弄,所以才造成传统艺术的断层。目前最有潜力搞起来的是雷海青一家子,她是皮影团出去的,汾阳人,本身学的就是操作,爱人是团里搞乐队的,介休人,叫王来根,也快退休了,儿子王茂伟能做木偶,还可以设计舞台,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觉着他们一家人如果能弄起这东西来一定错不了。再一个,现在侯马那边还有一个皮影老艺人,是新绛的省级传人,跟赵嘉宾⑧很熟悉,这个老艺人既能操作还有真人功底,如果弄起来的话,我想把那个老艺人请过来,将他的技艺传下去。
为什么雷海青想弄这我特别支持,一是她有实力,二是我也能协助她,道具上不用她操心,想把孝义的皮影木偶保留下来,只有她家最合适。另外,一家三口都有工作,不依靠这去生活,起码它不赔钱,今天找下台口给钱叫你来演出,咱按多少份儿算账,哪怕三口人挣出两口人的钱也能干,条件允许的话,还能叫上几个人,慢慢就弄起来啦,如果政府再支持点,就更好了。
演出用的道具做好一套几十年也用不坏,往下传承是逐步的,如果不排新戏就不需要制作,一副、半副箱子都能开戏演出,唱的、打的都有人,演出成本也很节约。皮影制作上也需要引导,只要有了演出市场,人们自然就会想办法弄些节目,一弄节目就得搬戏,寻找制作的人,这是自然循环的。
木偶戏现在剧团没法搞了,乐队没有啦,开口演员也没有啦,希望不大,做工艺品也不行,现在全国只有泉州有工厂。我原来弄了些皮影木偶造型,当时只是想保留一些东西往下传,以后如果有人想干,接着我这儿往下搞,在我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现在要是弄不下东西,全都扔了、丟了,以后也就看不到啦!
注释:
①前身是孝义皮影宣传队,1956年改编为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前期解散,隔了一年多时间重新成立。
②孝义市文化产业园区,依托三皇庙而建,是孝义婚俗、皮影戏、碗碗腔等“非遗”项目的展演(示)场所。
③陕西省华阴市东路皮影雕刻代表人物。
④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988年,位于市区东南隅新义东街,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皮影和木偶艺术的专题博物馆。
⑤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孝义市高阳镇下吐京村西,距孝义市区7公里。
⑥1989年10月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赴英国达比郡对外交流,期间演出了皮影戏《张羽煮海》《收五毒》,木偶戏《八戒下凡》《走山》等剧目。
⑦孝义皮影分皮腔和碗碗腔两种,皮腔是本地形成的,碗碗腔由陕西传入。
⑧20世纪50年代孝义皮影著名艺人,后来曾带领皮影演出队在太原成立了月影剧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