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品质学校建设,是无锡市基于区域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等基础上创生的。在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把握质量内核、促进主动发展、加强专业支持为关键抓手,真正推进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品质学校;学校建设;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B-0026-05
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无锡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实施学校品质提升工程,建设高品质学校。笔者以为,“高品质”学校建设指的是学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全面建设,质量提升既是高品质建设的追求目的,也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换句话说,质量提升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最好和最具說服力的注解。
一、把握质量内核,坚定办学方向
我们无锡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应该说在全省是居于前列的。在整体架构高品质学校建设模型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基础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的积弊还未彻底消除,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以分数评价学生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还未牢固确立应有地位等等。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核心素养本位,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贯彻落实仍面临重重现实困境。
怎样正确理解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质量集中体现于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素质、教育为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方面,也就是聚焦在“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上。为此,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潜能开发,促使他们品德修行、学业水平、审美情趣的全方位进步。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学校理应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长乐园,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道德提升、身心成长和人格发展中的规范和导向作用,使教育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彰显人的独立价值并回归到“让人成为人”的原点。[1]如果教育不能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能在学生的身心成长、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中发挥作用,失去对学生生命存在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被窒息的人,这将是教育的最大失职。[2]
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二是尊重成长规律,三是拓展个性空间,四是符合社会需求。作为教育业务指导部门,我们无锡市教科院要认真借鉴相关区域的阶段性经验,积极开展“绿色指标”的质量测评,突破以往传统的“唯分数”指挥棒,努力克服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重作业训练轻教学效率、重结果评价轻过程分析的倾向,努力走出知识充沛、能力恐慌、价值迷失的困局,努力改变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的惯性思维和固化考量。[3]
评价改革是教育转型的突破口。要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和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最大限度地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得、各有所进,激励有潜力的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要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以信息化促进教育评价、学业监测的科学化。注重考查学生的进步程度、学校的努力程度和提升程度,注重帮助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有效改变过去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倾向。对关键性指标要进行深度分析,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并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及其管理。
当下,我们还要聚焦和彰显“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我们以为,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大杂烩”,而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高级素养”。将来,单纯的知识很可能是最不缺乏的财富,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把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终身管用的能力和品格,或者说关键的能力和必备的品质。这需要我们所有学校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二、激发主体意识,促进主动发展
高品质学校建设,谁是主体?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事实上,无锡市的一些学校在发展上还或轻或重地存在着等靠要、先观望的迹象。殊不知,只有学校、校长及广大教师看到本校的“闪光点”,发现本校的“薄弱点”,找准本校的“出发点”,即明确存在问题、明晰自身定位、明了发展举措,才能强化主体意识,主动而为,积极有为,争先进位。
近几年来,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我们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和经验,便是坚持学校自主发展和内涵发展。建设高品质学校,就要不断激发学校主动变革、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专业自觉。教育治理的重心要下移,要把学校推向发展的前沿。对学校而言,也要有自我变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提升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改革重心下移,深入到学校和课堂之中,就是为了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把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这样的理念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天的课堂,才能真正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教育者最朴素的追求,是新时期均衡发展的应有之意,也应该成为转型时期学校内涵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既是对教育本原价值的认识与回归,也是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回应。
“办好每一所学校”,首先要突出“校长有思想”。校长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才有正确的办学立场;有教育的情怀,才有明晰的办学追求。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能力,具体表现为国家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学校活动课程化管理等方面。要依据《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努力促进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引领教师发展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促使校长回归到最核心的工作中,学会领导课程与教学。此外,校长还应该把学生的感受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寻找获取学生真实信息的方法,学会倾听学生,使不断调整教学行为成为自己和教师的基本能力。总之,校长要能理性地审视教育,敏锐地洞察教育现象,深度地思考治校方略,真正做到教育有主见、办学有方向、治校有行动,进一步形成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办学面貌。
教师团队要全面呵护学生成长,使学校成为学生向往、喜欢和留恋的地方。班主任要带好每一个班级,因为班级是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单位,所以班主任要千方百计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之家,打造学生的成长乐园。学科组长要建设好每一个学科组,校本教研、集体备课要做到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积淀,克服跑题多、闲聊多甚至是牢骚多的现象;集体备课既要有典型例题的统一性,又要有差异教学的选择性,还要有通性通法的训练与指导,力求提高学科活动的研究含量;还要注重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二次备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积极思考并努力践行有爱心的教育、有温度的德育、有根基的教学,爱生如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审智”、行为规范的“审理”与情感维度的“审美”的并行并重并进,尤其要上好每一节课,因为优质的家常课、常态课才是学生真正能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而不是那些过度打磨的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要通过集体备课与个人创意,诊断学与教存在的问题,改善学与教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开展“以学定教”项目的研究与实验,促进教学思维和课堂形态的转型。名特优教师要培植好每一个工作室,以研究项目凝聚群体智慧,彰显研究的价值,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促使其业务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论坛活动、课例研讨、课题研究等路径,形成优秀教师学习、合作、研究、生成的新机制,真正把工作室建成教师交流思想、反思问题、合作研究和创生智慧的中心,充分发挥其骨干教师孵化器、青年教师成长加速器的功能。[4]
三、 加强专业支持,落实关键措施
教科研部门的职能在于帮助校长、教师提升其专业素养,而不是替代校长和教师。在高品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理解,要有自己的办学立场主张,要有自己的行走方式样态。在日常观察中发现,我市部分校长课程領导力还显得不足,纠缠于日常杂务,纠结于分数排名,个别的甚至远离教育教学,因而失去了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此外,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开发力也亟待提高。
提升质量,要理念先行,要科学管理,更要以专业视野与学术精神聚焦并落实关键措施。这里仅从课程架构、课堂变革、专业支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更加丰富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要在确保国家课程计划法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深度建构地方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
学校要增强课程的丰富性,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如加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教学,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阅读可以增知,更可以明理,知识的储备、道理的顿悟、生命的丰满、精神的充盈,都需要阅读,要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常态。学校阅读活动是全民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切实开展“与经典为友、与道德同行”系列阅读活动,积极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校园氛围。语文课程教学和语文任课教师以及各科教师都要全面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精心创设有利条件,高度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并养成良好的、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社区和家长是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真正做到家校互动、校区联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统整。要加强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开展高新科技、环境教育和吴文化教育等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建构具有区域化和校本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要鲜明主张和积极架构现代学校的课程生态。我们以为,学校之“校”,绝不是机械应试的“集中营”,而应是“眼观”社会六路、“耳听”世态八方,具备现实关注与社会担当,并从中发掘知识之趣的生命园地。教学之“教”,绝不能单纯训练学生应试的熟练度,而应更注重强化学生审美的敏感度,突破既有教学文本的囿限,将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这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教学之“学”,绝不是服役式、遵从式的“被学习”,而应是自由激发兴趣、自为探索生活、自觉品悟生命的“主持”进程,化固定的“知识”为能动的“识知”,由“学知”到“学情”“学性”,乃至综合性的“学人”。
2.课堂更显活力
课程改革的终端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每一节课,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从学科框架体系的纵向衔接以及学科间的横向衔接两个层面整体地把握教学内容,并有效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
课堂中,要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力求导入以“问题与思维并行”,展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收尾以“预设与生成并进”,知情能并重,讲练用结合,使课堂真正成为思想的培养场、思辨的激活场和师生的对话场,成为师生共度同长的生命历程。
要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形态和样态。把学校作为课改实验的研究场、课堂作为课改实验的工作场,落实于每一位教师、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方能凸显于学生的发展中。要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准备(重点是教学设计)、教学组织(重点是课堂实施)、教学评估(重点是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作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或强化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校正被不同程度扭曲的学科教学价值,凸显教育过程对人的生命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或以回归教育本原为价值追求,开展基于现场的有效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或坚持学科教学的生活化立意,回归本真生活,让课堂洋溢生活的气息,坚守学科教学的发展性立场,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指向;或倡导并践行探究性学习理念,通过课程基地的模型建构与方案实施,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或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核心,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体系,领悟科学精髓,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或以追求教学形态的转变为使命,从教学要求走向学生需求,从传统备课走向教学设计,从“光鲜”课堂走向深度学习;或以问题驱动为主轴,以实验展开为主线,巧妙地将问题串演化为思维串,将知识串发展为能力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支持更为专业
要研究学与教的关系问题。从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评估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作业时间长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教师要注重和善于帮助学生把握规律,养成好习惯,习得好方法。比如以学定教、为学而教,首先需要我们了解“学”在何处,方能确定“教”往何方,要思考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区别课堂上交流的热烈与混乱、深刻与忙乱,追问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教学活动、对学生意味着什么,真正认识学生,发现学生,促进学生。
要研究作业布置和考试问题。布置作业看似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很重要的环节,其实并不简单。学生每天都要面对沉重的作业负担,不同学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文理科有何区别?自觉的学生和欠自觉的学生如何区别对待?自修课作业、家庭作业如何设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精细的研究。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精確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如学习动力、师生关系、学习负担等等,通过“绿色指标”体系的建立,引导全社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教育管理部门科学地指导教学,引导学校和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自身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等,都是一个系列的、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我们要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变革,积极开展“互联网+”支持下的质量监测研究,从过程性的数字化学业信息采集与诊断分析入手,科学精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直至为每位学生设计柔性化的课程。[5]
还要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和聚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设计、行走方式和实践样本。陈玉琨先生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在意五个“自己”,即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笔者以为,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只能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专业对话、自主判断、行动研究、行业伦理来驱动。因此,如何让每一位教师拥有高度的专业素养,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新课程,应当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
提升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内涵发展阶段需要攻坚克难的瓶颈问题。基础教育已经到了新的发展关键期和机遇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坚定不移的方向,学校坚持高品质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无疑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2] [3]尹后庆.见证变革——站在上海基础教育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112.289.3.
[4]龚雷雨.扎实推进教育科学研究 优先服务学校内涵发展—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5(15).
[5]龚雷雨.以专业视野见证教学变革[M].南京: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 2017:192-194.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