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跃宏
“择校热”,是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更好成长而选择学校环境的行为。此事古今有之。昔日,“孟母三迁”尤吟在耳;今日,高价学区房屡屡上演。家长们明白一个理,学校环境很重要,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习惯,甚至是前途命运。家长的选择无可厚非,解决之道就是,政府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政府的确也在不遗余力地做。君不见,教育均衡政策的提出及实施,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各地的基础教育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教室建好了,设备配齐了,教师到位了,学生却没有如期而来,要择校的还是择校了,这是为什么?
我想,關键在于学校影响力不够。
学校影响力是指学校改变他人观念、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有环境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制度影响力、质量影响力等。提高学校影响力,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功夫要下在学校育人环境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其意是指要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当下,学校校园环境存在的问题是,“千校一面”,无特色,无个性,无亮点。其实,每一所学校都应营造映照学校核心文化的育人环境。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徽校歌、校风学风等都应以不同的形式物化于环境,让一草一木、一砖一墙都成为美丽风景线。要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家长和学生都能眼前一亮,让每一位走出校门的家长与学生都能印象深刻,要让孩子“爱上环境,爱上学校”,要让家长“爱上环境,相信学校”。
其次,功夫要下在学校“软实力”上。“软实力”是指校风教风学风所形成的看不见的“精神场能”。“软实力”较软已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物化于形,内化于心,就如孔子所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师生身处这样的“精神场能”中,感同身受,自然而然会按着学校要求去做。当下,有些学校的“软实力”已形成负能量场,学校在家长眼里成了“垃圾”,都不想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学校因此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面对如此困境,学校要重树“软实力”的正能量旗帜,不遗余力地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哪怕路再远,也要坚持走下去。
再次,功夫要下在学校制度建设上。当下,同一县(区)的不同学校,制度管人,千差万别。一部分学校,人浮于事,制度形同虚设,其影响负面较多;一部分学校有些规章制度,却是零散的,不全面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其影响不好不坏;还有一部分学校建立了较完备的管理体系,有一定的执行力,其影响良性。如此现状,原因颇多,其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管理经历着由行政管人(人治)到制度管人(物治)再到文化立人(人本管理)的三级嬗变,不少学校连“制度管人”这个阶段还没走完,就赶时髦地实施了一些所谓的“人本管理”,造成管理错位,一片混乱。学校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路是,先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事事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然后,建立学校章程,一切按章程行事,最后形成系统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各类学校可以按此思路,全面梳理学校管理制度,查漏补缺,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支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