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东旭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普通中小学实施的实际情况解读,梳理出有效培养该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以此通过不断实践积累、完善创新,积极探索整理出以科技制作类综合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收集筛选信息、实践动手、主动创新等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课程 科技制作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9-065-02
0
“实践创新”,在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文中被拟定为六大素养中重要一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国家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当下,中小学课程中最能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首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普遍的中小学中能够有目标,有步骤实施的学校却是少之又少。为切实推进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以“初中科技制作类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为例,一同讨论如何定位以及具体实施“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解
中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是指“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笔者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是广泛、多途径的。该能力重点是“创新”,首要具备创新意识,就是能留意到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但可以优化或革新改变的情景。这种问题意识每个学生都有,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提出一个生活中大家常常遇到的小麻烦事,让大家提出解决的办法,再展示他人一些巧妙的做法。通過类似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可以在课程中逐步形成发现有意义的问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创新能力。
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
“实践创新”能力强调学生能萌发出新颖和有效的解决思路,并实践完成的过程。这是中学生健康成长并能满足的未来社会人所需的必要能力素养,但在普通课堂中难以找到抓手具体实施。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需要在解决具体的问题和生活的应用中孕育而生的。纯粹的创新理论指导,学生不感兴趣,也无法产生实际的效果。以此,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资源和特长,设计开发立足于某一学科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创新课程。本文即依循以上思路,将通过科技制作类的综合课程,以物理学科课程知识渗透和课程实践活动的实施,尝试探索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案例
笔者在近三年不断的积累和改善,现以开发出具有比较丰富内容和紧凑环节的《好玩的科技智造》综合课程,每个项目课程设计了以下主要课程活动环节:(见图一)
在不同项目的科技制作过程中,通过精彩有趣的视频或图像,让学生原有经验认知和看到的图景形成尖锐的冲突,诧异之余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搜寻相关问题的历史和具体发展过程,通过信息的搜集和筛选,整理出围绕中心问题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并能组织成文向伙伴们展示陈述。接着,借助老师设计的活动策划,按要求制作好玩的科技作品,并在实际的比赛竞技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和优化最基本的科技作品,让自己的作品在活动比赛中更胜一筹。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搜集、筛选信息,实践动手锻炼,最终增强创新能力。现以“炮无虚发——投石器的学习及制作比赛”为例,解释其中的环节具体设置:
其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对投石器模型的不断修改创新升级的制作过程中。结构上从橡皮筋固定到棉线固定,最后用细线加白乳胶固定,美观而且坚固;转轴杠杆从细绳简单固定提升到线轴作转动轴;投石勺由瓶盖换朔料汤勺并用火烤加工等等,使得投射距离和精准度大大提升。通过以上课例,可见本课程灵活才用多种活动组织方式,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搜集筛选信息能力,基本动手实践能力,高级创新竞技能力。特别是作品从基本制作,到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活动中,直接体验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获取和交融,实实在在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是非实践学科难以替代的。
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实施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落实,在于课程具体的坚持实施。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大力支持,制定好相关的实施方案,明确课程的目标、开发原则、主要任务及课程结构、具体实施步骤、管理措施与考核奖励办法。帮助教师消除对课程开发的困惑,指明课程开发的方向,保证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其次,选择好每个项目的负责人。综合课程开发实施,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的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的教师,才可能克服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使课程顺利实施。
再次,课程对学生活动过程每学期必须给予阶段性、发展性的考核肯定。教师对学生课程表现的考核,主要从学生平常活动参与度、认真专注程度、协助合作表现、作品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活动尽可能设置评比项,活动间隙加以点评,在每学期末对于成员做出等级考核发回班主任成绩总册记录反馈家长。同时评选出优秀学员,加以表彰奖励,鼓励他们继续投入课程学习制作。总之,让考核评定具有更好的教育性和激励性。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指导教师认真细致课程的主题筛选,继而引领学生深入挖掘主题的来源,探索当今的发展应用。紧靠主题开发出成本较低,难度适中的科技制作比赛挑战课程,通过实践活动竞技比赛,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老师,在学校的统筹下坚持课程开发和实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素质品质的提升,让教育更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娄青青.《物理·科技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