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羽
(福建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16)
·经济研究·
跨境电商溯源体系构建及发展策略
林晓羽
(福建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16)
通过对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应该是基于从生产端、物流段、仓储段、销售段、消费端的全程可跟踪、可追溯的信息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跨境电商溯源体系采用面向服务的SOA系统构架进行设计。考虑现行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发展的不足,建议构建跨境电商溯源生态体系、规范跨境电商溯源统一标准、加快建立跨境电商溯源法律制度和实现跨境商品价值的真实传递四个方面的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发展策略。
跨境电商;溯源体系;质量管控
为此,按照2016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文件精神,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工信部正在抓紧组织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那么,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到底溯源什么?目前,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都与地方检验检疫部门或第三方认证机构建立溯源合作项目,一时之间溯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凡是跟溯源搭上边就是资本热捧的项目。笔者经过对市场现有的溯源机构进行调研,并与全球最大的第三方认证企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和港中检的专家研讨,发现多数企业都是因为“溯源而溯源”,甚至“指鹿为马”没有搞清楚溯源到底追溯什么,只是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而已。
溯源,在汉语辞海中释义为“往上游寻找发源地,比喻探求本源”,而溯源体系最早出现在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溯源体系始于2002年,主要集中在食品质量溯源方面,先后制定出台《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牛肉制品溯源指南》、《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0)、《欧洲食品法》等都将关系到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与流程纳入溯源体系,认为食品安全溯源就是将包括种植(或养殖)、生产、销售、流通和餐饮服务等关系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信息纳入追踪溯源体系,确保食品全程都可被跟踪、监督,可做到生产经营销售全程纳入管理范畴,明确危害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并进行究责,以此为公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2]。
然而,关于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几乎找不到相关的文献。2016年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出的“互联网+政务”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率先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和进境预包装食品实施二维码溯源,这是我国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一次大胆探索实践[3]。该平台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建立是从进出口商品工厂生产阶段到出厂、流通、进出口、消费等全部环节进行信息分段采集,并针对生产者、消费者、进出口商、物流企业、其他监管部门等分级展示货物名称、质量信息、检验检疫监管信息、物流信息等溯源信息。“窥一斑而见全豹”,根据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智检口岸”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不难看出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应该从生产端、物流段、仓储段、销售段、消费端的全程进行可跟踪、可追溯的信息体系建设。
(一)生产端溯源。生产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产品包装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0)的质量认证要求进行生产,并建立生产质量信息管理体系,将每日的生产情况以生产日志的形式导入生产端溯源系统内建立溯源信息档案,方便每一个产品的生产质量追溯。
(二)物流段溯源。产品从生产车间准备配送到装运车辆、货柜、栈板等运输工具的选择,再到运输途中是否需要保持恒定温度,如何避免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口岸清关过程中出现货物滞留港口风险等进行物流跟踪记录,实时传输信息至溯源信息系统备案。
(三)仓储段溯源。货物进入仓库进行保存,所存放的区域、存放的空间是否符合规范,是不是根据产品的存储特性进行温度处理,搬运的过程是不是严格按照仓储管理要求,有没有按规范堆放货物,仓库是否配备有信息化管理平台等,仓储管理信息需及时导入仓储溯源系统。
(四)销售段溯源。跨境电商企业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过程中,从包装材料的尺寸、物料、气柱规格、包装的工艺等是否严格遵循质量管控要求,配送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配送包裹,包裹在运输途中有没有遭受变形、挤压或破损等,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等信息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到销售段溯源体系中。
(五)消费端溯源。消费者在收到产品包裹后,对产品包裹的包装进行检查,核对产品生产端、物流段、仓储段、销售段的全程溯源信息,将核对后的产品信息以及售后使用情况反馈到消费端溯源系统内,形成一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流程的溯源体系闭环。
(一)平台运营主体必须是独立于跨境电商关联企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为了确保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公正性,溯源体系平台构建之初就应该引入政府管理职能部门或第三方官方认证机构作为平台的运营主体,独立于跨境电商企业、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仓储企业等关联企业之外。否则,正如菜市场提供的公平秤,消费者仅对工商局提供的公平秤显示的重量信息予以认可,不会信任其他商家提供的公平秤重量信息。同样,在跨境电商溯源体系方面,消费者也仅会接受官方的或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的溯源信息。
(二)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系统构架设计
从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对跨境商品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基于智能终端的安全追溯系统性能研析,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系统构架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设计[4],将系统分为用户层、展示层、应用层、支撑服务层、数据层、设备层[5]。其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
图1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系统构架
笔者认为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系统构架应基于生产数据库、物流数据库、仓储数据库、销售数据库和售后服务数据库的数据层服务支持,从而实现生产端溯源、物流段溯源、仓储段溯源、销售段溯源和消费端溯源,通过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系统平台满足监管部门、平台管理人员、跨境电商关联企业和消费者四类用户溯源需求。
(三)跨境电商溯源数据库设计
在跨境电商溯源数据库功能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全过程溯源的数据管理,因此,在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设计中须包含原材料采购管理、生产工艺管理、生产流程管理、产品包装管理、运输工具管理、运输过程管理、物流跟踪记录、WMS管理系统、ERP管理系统、跨境电商端口数据、落地配送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管理系统和其他辅助配套等子系统管理(详见图2)。
图2跨境电商溯源数据库设计功能图
(四)跨境电商溯源体系业务流程设计
在跨境电商溯源体系业务流程设计上,采用分段溯源结合流程溯源的设计理念,各个溯源模块既是独立的又是串联的,从而构成全程溯源的各个业务流程溯源环节。这种设计模式既能满足跨境电商关联企业的自我溯源要求,又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管控的溯源要求(详见图3)。
图3跨境电商溯源体系业务流程图
(一)构建跨境电商溯源生态体系
跨境电商溯源生态体系就是将跨境电商生产、流通、消费、监管、认证检测等各个环节通过溯源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该生态体系应该具备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跨境电商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促使各个环节信息之间相互链接成为一个溯源信息闭环。质量安全管控不是仅仅靠一个部门或几个执法单位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担负的质量安全责任。溯源体系作为质量安全管控的重要一部分,其生态体系的构建应以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和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仓储企业、销售企业合作共建溯源体系,保障溯源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建立跨境电商溯源数据库,将涉及跨境电商的各类企业信息与溯源数据库对接,纳入溯源信息监管范围,并形成溯源认证信息查询系统,让人民群众参与到质量安全监管中,提升跨境电商监管合力,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跨境电商溯源生态体系。
(二)规范跨境电商溯源统一标准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南京刘先生在扫描摩拜单车二维码时出现虚假二维码骗局,而该类事件并非个例。二维码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已被广泛使用于社交媒介、移动支付、产品促销、程序下载等各个方面。国内现有的溯源平台也普遍以二维码作为溯源信息接入口,究其原因是溯源制码技术几乎是零门槛,信息获取成本低廉而且易于生成。然而正是这种低门槛的二维码技术让不法分子找到了机会,将虚假二维码对真实的溯源信息进行覆盖,造成二维码溯源乱象。其实,溯源信息是否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并不重要,核心的关键是溯源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尤其是涉及到跨境电商商品,由于是境外采购的商品,消费者无法到境外进行实地核查,溯源信息对于消费者鉴别跨境商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溯源信息数据被篡改,就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确保跨境电商溯源信息的真伪是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根本。从根本上说,政府应该牵头规范跨境电商溯源统一标准,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入手,明确溯源信息数据生产与流通的责任主体,统一管理模式,确保数据生成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真实有效,做到正本清源,让溯源信息从生产、制作,再到流通和使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加快建立跨境电商溯源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立法部门尚未启动跨境电商立法工作,而关于跨境电商安全溯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文献几乎没有。在溯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方面,早期也仅有《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少数文件对食品溯源体系作了要求,但缺乏可操作性[6]。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才正式提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公治”的原则,提出建立国家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完善追溯管理、认证、考核等配套制度,统一追溯的深度和精确度,增强追溯系统的权威性,对生产、流通、销售等领域全程监管[7]。考虑跨境电商溯源法律制度的缺位造成跨境电商质量安全管控的监管不力,针对跨境电商产品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修订《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管理办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等相关部门规章,以完善监管制度的方式来强化对跨境电商产品质量监管力度[8]。
(四)实现跨境商品价值的真实传递
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目标是实现价值真实的传递,而不仅仅是“优品认定”。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可以快速识别购买到的跨境电商商品真实价值,通过价值的信息传递快速淘汰劣品,并通过信息反馈监督参与质量管理。监管部门在接受到消费者反馈的监督信息后,通过跨境电商溯源体系从生产端、物流段、仓储段和销售段等环节进行逐一排查,追溯到质量问题的根源。同时,加强溯源大数据分析与成果应用,建立企业和商品质量安全档案和质量失信“黑名单”,适时发布消费提示,引导理性消费。未来,随着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逐步完善必会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品牌价值创建和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提高供应链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跨境电商整体转型升级,实现“优质优价,优进优出”的新局面。
目前,跨境电商溯源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知名的溯源平台也处于起步运营阶段,例如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中检溯源”,可供参考借鉴的成熟案例经验不多。随着未来跨境电商溯源体系发展,将引入成熟跨境电商溯源案例,弥补本文案例不足的遗憾。
[1]陈华.食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0(21):87-89.
[2]刘朝红.新时期完善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几点思考[J].现代食品,2016(1):36-37.
[3]胡文海,刘家君,郑岚姿,等.浅谈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J].财经界,2016(30):87-89.
[4]武尔维,郜鲁涛,杨林楠,等.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架构设计[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2):273-278.
[5]董玉德,丁保勇,张国伟,等.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6(1):280-284.
[6]陈骥.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0(51):70-72.
[7]赵燕.依托“互联网+”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14-116.
[8]梁福.质量溯源导向下跨境电商商品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9):98-99.
F724.6;F740.43
A
1004-342(2017)05-23-05
2017-05-08
林晓羽(1981-),男,福建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蕾)
2012年12月19日,由发改委和海关总署共同开展的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明确上海、重庆、杭州、宁波和郑州5个城市作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实现外贸电子商务企业与口岸管理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共享,解决过去“海淘、代购”等灰色清关模式带来的国家税收损失和清关风险等跨境瓶颈问题,利用阳光化的跨境电商贸易模式优化通关监管流程,提高通关管理和服务水平。随后跨境电商出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从2013年开始,试点城市从5家增加到15家,广州、深圳、福州、平潭、天津、合肥、成都、大连、青岛、苏州先后纳入试点城市,其他城市也纷纷加入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申请大军。在2008年金融风暴危及全球国际贸易的严峻形势下,俨然呈现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中国在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增长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老百姓的整体生活层次和消费水平已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加上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生产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外向需求增强。国民通过海淘、代购的方式从全球寻求优质的跨境商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层次需求,而海淘、代购通过邮政万国邮联的渠道以包裹的形式绕过海关监管流入国内,由于信息碎片化无法纳入监管体系,造成监管执法部门采取“让子弹飞一会”先放行观望的态度,也逐步带动了跨境商品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同,尤其是三鹿母婴奶粉危机造成国内消费者只认同国外的母婴奶粉,助推了国外奶粉热,形成了例如“爱他美”、“牛栏”等国外跨境明星奶粉。然而,随着跨境电商越演越热,跨境商品的SKU品类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出现选择困难症,已经不再完全认为国外商品就是优质商品,形成区域产品选择倾向,例如,母婴类产品选择德国的、化妆品类产品选择日本的、保健品类产品选择澳大利亚的等。但是,即使代表全球质量体系最高标准的德国、澳大利亚等跨境商品也出现了质量问题,尤其是2017年春节前曝发的澳大利亚母婴奶粉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澳大利亚的奶粉代工厂生产假冒的问题奶粉销往国内,开始为国人的跨境购物选择敲响了警钟。2017年3月28日,在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监督下,一批总重约30吨的跨境电子商务产品集中在黑石子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销毁。这批货物是在跨境电商经营中产生的过期品、残次品以及风险监测中发现的少量不合格产品,共计1788个品种,13.3万件,货值300余万人民币,主要产品为奶粉、婴幼儿辅食、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消费者们开始意识到国外的产品也未必全是好产品,但却缺乏一双识别真假优劣商品的眼睛,对跨境商品又爱又恨陷入两难境地。如何保证跨境商品的产品质量,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跨境商品成为各大电商平台亟需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