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2017-10-24 12:03:25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心绞痛家属疼痛

陈 燕

·门诊护理·

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陈 燕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急诊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实施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急诊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通过自拟问卷调查急救主任医师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至急救室后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救室停留时间显著较短,入院10 min后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改善心绞痛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调节其负面情绪及提高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心绞痛;负面情绪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近年来心绞痛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提高,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心绞痛具有较高的心肌梗死、闭塞和死亡风险,是临床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绞痛是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其中劳累、压力与情绪激动均是现代临床的主要诱因之一,而急诊心绞痛患者往往发病急,若未及时给予对症干预,可能有猝死的风险[1-2]。由于急诊心绞痛患者急救时间要求紧迫,必须发挥各专业优势,密切配合,多科室协作,从而以最短的时间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缩短患者在绿色通道滞留时间。临床报道认为急诊优质护理对提高急诊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以150例急诊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探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以期为改善护理质量和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急诊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43~71岁,平均(62.45±4.55)岁;病程0.3~19年,平均(6.12±1.45)年;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3.26±2.96)年;其中合并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14例,高血压病10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44~67岁,平均(61.39±3.49)岁;病程0.5~16年,平均(6.33±1.69)年;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2.77±3.30)年;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5例,高血压病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合并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表现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诊心绞痛诊断标准[4]。(2)持续胸痛>30 min,发病时间<12 h。(3)所有患者均在知情本次研究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4)本研究取得我院上级与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2)先天性心脏病或重度心脏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肥厚型或限制型心肌病。(3)严重的心力衰竭、肾、肝功能不全及严重或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SBP>180 mmHg或DBP>100 mmHg,1 mmHg=0.133 kPa)。(4)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5)伴有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等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6)随访资料不全及服药依从性差。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急诊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紧急情况处理、西药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1)成立由护士长任组长的急救护理小组,成员组成要求具有6年以上工作经验,定期组织急救护理小组人员进行多科室协助培训,根据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救要点制定解决方案,重点帮助急救护士掌握心肌梗死相关基础知识,急诊科主任结合心绞痛病例在急救情况下诊断、急救、相关检查、护送、术前准备等进行讲解,详细阐述各环节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训练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除颤、临时起搏等快速急救操作。(2)临床病情快速评估,凡主诉胸痛、胸闷不适的患者正确安置于诊床上,情况危急者用平车推送进抢救室,配合心电图检查以确诊,并通知主任医师,简要询问患者或家属心绞痛或胸痛发生时间、性质(如有无放射性疼痛、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自行用药情况、缓解方式、有无疲劳、诱因(寒冷、饱食等)、既往病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观察患者情绪状况(激动、紧张、恐惧、焦虑)。(3)病情观察及治疗护理。患者在入急诊科5 min内,尽量按抢救流程给予吸氧2~4 L/min,心电监护保持血氧饱和度(SpO2)在90%以上,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发生异常时遵医嘱静脉输入硝酸甘油、口服阿司匹林、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抗凝。(4)强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急诊心绞痛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恐惧、焦虑会使其全身紧张,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护理方面,护士要用亲切的语言、自信的态度与患者沟通,给予良好的心理暗示与适时的安抚,减少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给予积极地心理支持,缓解家属焦虑与恐慌情绪,从而给患者提供一个来自亲人的心理支持,使患者的焦虑、恐惧和痛苦得到缓解。(5)放松训练。心绞痛是一种剧烈的疼痛,发作时患者会有濒死感及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此时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引导其深、慢、有节律的呼吸,给予语言引导与身体安抚,并采用音乐疗法,从上至下逐步放松全身肌肉,通过调整呼吸与肌肉放松将患者的意念与注意力进行转移以达到缓解疼痛和焦虑、紧张等情绪的目的。(6)及时做好抢救记录。急诊心绞痛患者病情发展难以预料,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要及时、完整、如实、准确做好抢救护理记录,做好用药过程的核对、急救过程、账单的记录,以防范医疗纠纷,通过完善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主要记录两组患者至急救室后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救室停留时间、入院10 min后疼痛程度,其中疼痛程度采用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5],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2)干预前、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SAS、SDS量表分别能准确反映有焦虑倾向患者的主观感受、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SAS含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为4级评分,分别对应1,2,3,4分,总分分界值为50分,50分以下表示无焦虑,50~60分表示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中度焦虑,71分~100分表示重度焦虑。SDS含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为4级评分,分别对应1,2,3,4分,总分分界值为53分,<53分表示无抑郁,54~63分表示轻度抑郁,64~73分表示中度抑郁,74分~100分表示重度抑郁。(3)自拟问卷调查急救主任医师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参与本次研究的20名急救主任医师对每例患者护理效果的评分为急救主任医师满意度,每位患者的主要陪护家属(陪护时间最长的1人)对本次护理效果的评分为家属满意度,评分内容包括护理及时性、护理舒适度、护理有效性等,满分10分,≥9分为十分满意,7~8分为满意,5~6分为一般,<5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或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救治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救治效果比较

注:1)为t值,2)为t’值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比较(表3,表4)

表3 两组急救主任医师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比较(名)

表4 两组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比较(名)

3 讨 论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临床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单纯是生物因素所致,而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密切相关。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已不仅仅好发于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而逐渐呈低龄化趋势,患者往往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后,诱发冠状动脉的缺血和缺氧,诱发本身自觉阵发性的胸前区疼痛或远端放射疼痛[6]。急诊心绞痛一般多发生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属于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一旦发生,病情危急,具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风险,因此,急救护理对于缓解急诊心绞痛临床症状,避免疾病进展及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7]。同时,由于急诊心绞痛患者一般会担心疼痛发作时间、发作程度及其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加之对康复的认识不够,失去信心,该类患者常具备较重的心理负性情绪,如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闫红卫等[8]研究证实心绞痛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浓度水平异常升高,并与患者心绞痛引起的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并指出有效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急诊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紧急情况处理、西药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护理,缺乏针对性与个性化,且多数患者入院后实施紧急情况处理,未形成专业的急诊救治队伍,护理质量参差不齐。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措施科学有序,分为六步,首先成立由护士长任组长的急救护理小组,有助于优化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患者入院后由护理小组进行临床病情快速评估,有助于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好病情观察及治疗护理,协助医师明确诊断并及时有效干预,并在患者入急诊科5 min内,按抢救流程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发生异常时遵医嘱静脉输入硝酸甘油、口服阿司匹林、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等,其中抗凝血酶作用与普通肝素相当,并具有使用方便、无需血液学监测、停药后无反跳、出血少、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因此我科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取代普通肝素行抗凝治疗,有助于成功抢救心绞痛患者;同时进行强化患者心理支持系统和放松训练,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重视家属的心理支持作用和患者身心放松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心身状态。国内众多研究均已证实,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9]。最后及时做好抢救记录,通过做好用药过程的核对、急救过程、账单的记录,有助于患者及家属了解护理治疗明细,明确病情情况,以实现防范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至急救室后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救室停留时间显著较短,入院10 min后FPS-R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诊救治效果,减轻和缓解疼痛。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估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调节心绞痛患者负面情绪及提高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积极有效。董琴娟[10]研究指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重点应注重多科室的协助及交流,明确不同急救护理小组急救权限职责,提高了急救护士对急救过程、专业知识和操作掌握,从而有助于缩短对患者的急救时间,为后续良好的治疗疗效打下基础,亦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缓解护患矛盾,与本研究观点具有一致性。因此,建议优化急诊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模式,提高急诊救治效果。

[1] 周艳萍.综合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70-72.

[2] 王红霞,麦 苗,孙广晓,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2):220-222.

[3] 徐长霞.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7,37(2):192-193.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3-194.

[5] 徐 睿.心理护理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148-149.

[6] 臧秀英.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618-619.

[7] 高 娃,姜 旸,葛 杰,等.基于多科协助的分层急救护理小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调查[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9):861-863.

[8] 闫红卫,庞 丽,薛惠平,等.心理护理干预减轻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的机制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6,39(3):234-236.

[9] 牛学敏,李玉凤,冯国琴,等.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7):5304-5306.

[10] 董琴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108-110.

214000 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 陈燕: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助理

2017-06-16)

(本文编辑 白晶晶)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9.065

猜你喜欢
心绞痛家属疼痛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疼痛不简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