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凯飞 陈 琦
循证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胃肠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宋凯飞 陈 琦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胃肠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ICU收治的13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胃肠道、机械性、感染性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节约住院费用。
循证护理;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胃肠管;并发症
ICU患者机体存在组织的蛋白质分解亢进、负氮平衡、代谢紊乱。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功能的ICU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尽早给予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参与生理功能调控与组织恢复,防治感染和代谢并发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1]。但肠内营养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腹泻、腹胀、胃潴留,以及意外情况,进而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近年来,肠内营养在ICU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相关并发症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其通过获得循证依据,结合患者的愿望实施循证支持,对提高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我院ICU对65例肠内营养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 2016年1~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30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明确诊断。(2)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符合肠内营养适应证,需经鼻留置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时间≥7 d。(4)无消化道出血、无代谢性疾病。(5)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10分。(6)入住ICU前无严重营养不良和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慢性疾病终末期器官功能障碍。(3)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麻痹性肠梗阻、腹泻急性期等不宜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患者。(4)肝肾功能异常。(5)凝血功能严重异常。(6)既往曾经有过脑血管病或者咽喉部疾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18~71岁,平均(45.61±12.58)岁;疾病类型:重症颅脑损伤32例,心血管术后患者15例,重症COPD患者18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33例;年龄18~78岁,平均(47.15±13.23)岁;疾病类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33例,心血管术后患者17例,重症COPD患者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纠酸、吸氧治疗等措施,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科室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1名责任组长和4名高年资护士组成,小组成员除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过硬的专科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检索能力。小组成员均接受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针对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查询和求证,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要寻找实证。
1.2.2 提出循证问题、获得循证支持
1.2.2.1 胃肠道相关并发症 ICU患者的病情越重,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循证支持:控制营养液的温度,采用加温装置,恒定温度在35~40 ℃。肠内营养每天输注时间不超过8 h,每日更换肠内营养管。严格控制营养泵的输注速度,初始剂量每日300~500 ml,以20~30 ml/h的速度缓慢滴入,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由慢到快的原则。腹泻时留取粪便标本送检,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盐酸洛哌丁胺等对症治疗。
1.2.2.2 感染相关并发症 肠内营养期间的误吸或营养液反流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循证支持:输注时患者取头高30°,半卧位,营养液输注完成后患者维持此体位30 min,减少误吸和反流。给增加胃动力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使用小孔喂养管,每日定时检查胃残留液量,若>150 ml,应暂停输注2 h[2],输注过程中监测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2 h听诊呼吸音1次。一旦出现误吸,立即停止输注,取右侧卧位,头放低,迅速洗净呼吸道、口鼻内的液体,负压洗净营养液。
1.2.2.3 机械性相关并发症 与营养管的硬度及插入位置等有关。循证支持:选取管径适宜、质地软而有韧性的鼻胃管,定期测量营养管体外部分的长度,避免导管的移位、扭曲或脱落;注入药物及鼻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保持管道的通畅,防止导管阻塞[3],如发现堵塞,了解堵塞原因后用较热的温开水正压冲管或将内容物向外抽出。连续鼻饲3~4 h后用30 ml温水脉冲式冲管1次[2]。
1.2.2.4 代谢相关并发症 最常见的为应激性高血糖以及精神心理问题[4]。循证支持: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对于高危患者进行重点护理,制订应激性高血糖护理风险预案。采用试纸法监测患者的末梢血糖,频率为4 h 1次,根据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将肠内营养速度控制在4 mg/(kg·min)以内,能有效预防高血糖的发生。对于清醒的患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教会患者用纸笔、手势进行沟通。告知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1)肠内营养并发症,包括胃肠道相关并发症、感染相关并发症、代谢相关并发症以及机械性相关并发症。(2)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死亡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死亡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注:1)为u值,2)为t值
ICU是病情急、危、重患者的集中病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监护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ICU患者由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营养的消耗十分严重,加之患者一般不能进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ICU代谢紊乱加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内营养是通过鼻饲让患者经肠道吸收营养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由于食物经肠道代谢,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不仅能够保护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能够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肠内菌群的比例,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4]。部分学者认为,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者具有部分胃肠功能的患者,术后能源物质供应的最佳途径仍是胃肠道[5]。但肠内营养方式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方法对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至关重要。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方法,指在准确了解患者需求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审慎、明确、正确的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用最佳的科学依据而制定护理对策的一种护理模式[6]。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改变了以往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马永梅等[7]在急性颅脑手术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发现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有效降低了肠内营养的相关并发症,包括胃肠道、感染、机械性损伤以及代谢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以循证的思维提炼出ICU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不良结局,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寻找循证支持,辨证的方法灵活应用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支持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循证护理制定胃肠道、感染、机械性损伤以及代谢等相关并发症策略,提高了ICU护理人员对临床上常见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掌握各项预防护理措施,进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循证护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这与循证护理改变了以往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提高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有关。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节约住院费用。
[1] 李洪燕,马嫦梅,李 慧.肠内营养安全护理路径在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实施效果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4):254-256.
[2] 沈 鹏,胡超娅,雷 昊,等.循证护理对 ICU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3):189-190.
[3] 沈敏跃,陈 军.中国肠内营养制剂分类研究[J/CD].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2):144-146.
[4] 张福英,鲍康身.循证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29):3589-3591.
[5] 吴胜兰,周 蓉.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20.
[6] 李宁宁.循证护理方法用于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5):171-172.
[7] 马永梅,陈彩春,刘 浏.循证护理路径对急性颅脑手术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2016(11):69-70.
[8] 朱 琳.循证护理在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7-9.
213000 常州市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宋凯飞: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陈琦,女,本科,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2017-06-04)
(本文编辑 陈景景)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