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

2017-10-23 00:25冯秀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平等创设情境民主

冯秀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强调语文方式的变化,而且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观念,改变陈旧、单一、封闭被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民主;平等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语文方式的变化,而且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观念,改变陈旧、单一、封闭被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下面谈一谈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景,激发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意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的画面,学生看到画面时被故事所吸引产生学习欲望,想急于了解主人公命运,因此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沙群岛的画面并配有音乐,结合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丰富的物产,让学生看后听后陶醉期间,让学生产生了想了解西沙群岛的愿望,于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酒会主动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内容。

2.问题设置,创设情境

这种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这也是教学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讲到“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带上鲁肃一同前往取箭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利用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我让学生当一回诸葛亮,我则当鲁肃,在船上将一些与借箭有关的而“我”又不明白的問题。如“为什么天不亮就出发?”、“为什么船要驶向北岸?”等问题逐一向“诸葛亮”请教。由于学生担当的是个神机妙算的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我问住,于是他们就积极读书而且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不仅完全了解了诸葛亮的过人的才智,而且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复述课文,巧设情境

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巧设情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教学完《赤壁之战》后,我让学生当黄盖,我当周瑜,请“黄盖”在作战前将他的计策详细地象“我”作个说明,由于学生当的是出谋划策的角色,而且还要使用“诈降”的举措,因此必须很认真地向“上司”—“周瑜”汇报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境的创设,既能让教师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有复述了课文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以读为本,读中增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书是重中之重,教学中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要按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阅读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要求学生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给生字新词作上记号,标出主要人物,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思路,有问题问同学或老师,这样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朗读,才有实效性,学生也主动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之中。

2.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初步感知课文后,要求学生对全文特别是重点段落认真研读思考,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每堂课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多,只设计两三个有价值的问题,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带着问题去读,读后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不强求答案的统一。

3.读说结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达到会说的目的,采取多种形式读后,学生要能把自己的见解、看法说出来,这种“说”在教学中称“自由汇报”。自由汇报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读、不说、不问,究其原因,这些学生主要怕读不好,说不好,因此,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给他们提供机会,并且及时指出优点,给予表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热闹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参与的欲望

教师的角色要由学习过程中的“传授者”转变为“激励者”;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中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成为能动的主体。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理解学生的感情,跟上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看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课堂上不以师道尊严来威慑学生,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特别是对与众不同的学生更应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建立真正民主的关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鼓励学生大胆地争议和尝试等。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我们知道,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发挥学生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可采取多种途径,“激情促读,以读促学,读说结合主动参与”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认识而已。

猜你喜欢
平等创设情境民主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