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7-10-23 08:24施华琴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施华琴

摘 要:生活情境方法是数学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枯燥、乏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分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具体阐述了生活情境应用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

一、运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另外,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抽象思维还比较低,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思维很强,如果没有给予具体的引导,以他们的理解能力,很难消化掉所学的数学知识。此外,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小学生可能不明白这些纯理性的说教,而如果利用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以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便很容易使学生们理解了。

2.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化的学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枯燥,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让他们接受,甚至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显得枯燥乏味,更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的现象。而如果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小学的数学教学的话,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将小学生的思维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培养较为活跃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比较快乐、轻松模式下来接受新的数学知识,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在课堂上开展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导入是学生们接受新鲜知识的开始部分,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多种小游戏,来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增加新鲜感,改变数学带给小学生们抽象和枯燥的印象。比如在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可以在讲台上放置实物,例如每人准备一盒积木,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随便摸出一块积木(不要让另外一个学生看到),然后摸的学生说明积木的特征,通过游戏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通过借助类似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导入小学数学中的新内容,可以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在课堂上开展数学小游戏,真正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快乐中实现了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经有关践证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出发,很容易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主动学习知识,并且注重知识的延伸。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发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造性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的教学,将课堂气氛变的活跃起来。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照片(多媒体展示),你们知道这些照片是什么地方吗?哪个同学能说说这些照片是从学校的什么地方拍的吗?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拍摄的地方,那么为什么都是我们的校园拍出来的照片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可以说出拍的方向不一样,也可以说说观察校园的方向不一样,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观察物品,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然后找出和多媒体上展示结果一样的图片,这个自主观察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佳教材,因为每个学生基础不同,反应快慢不同,观察物品的快慢也不相同,在观察完简单物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稍微复杂的物品,像板凳、茶壶等等物品。在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确实保证每个学生学会探究,深入探究,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了充分发挥,而且避免了一些优秀同学发言过快,导致后进学生没有思考时间的现象的发生,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学生活情境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置前,要对所教班级的孩子有一个较为适当的了解,所设置的教学情境应该是班上大多数孩子所熟知的,不应该让同学们有过分的陌生感。比如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我们所设教学情境要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相适应,而不是将非常都市化的情境搬入课堂,结果使得农村的孩子对那些情境非常陌生,那样孩子们也就难以较好地去思考情境里的数学问题。

2.教学生活情境要纯洁健康

虽然数学属于理科,但教师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利用所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的。例如在进行情境描述时,用到了“非常乐意帮助”等有善意的词汇,这些善意的词汇逐渐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使善良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德育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实用性很高的學科,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课堂质量的有效保证。通过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12,12(下):104.

[2]陈彩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4):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