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清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提倡学生德智體美劳全面发展。因此不少初中都开设了音乐美术课程,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将从初中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教学的原则,初中音乐乐感培养方法分析,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分析这三方面入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乐感;音乐鉴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艺术课程被引进学生的课堂内。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教育中,初中阶段的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课程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气质与其综合素质。因此该门课程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
1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原则
音乐乐感是人类七大智能的一种,包括其音乐感,节奏感,和声听觉,旋律感等。音乐作为艺术的一门分支,演奏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一种感觉,体会这种感觉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乐感。没有乐感的人容易唱歌跑调,找不到节奏。学习鉴赏音乐的时候乐感好的学生也会比乐感差的学生更容易体会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思。
音乐和其他课程不一样,具有其独特性。首先,音乐课程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等分不开,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激烈热情的歌曲,欢快活泼的歌曲。有的学生喜欢浪漫深情,平和宁静的歌曲,有的学生喜欢悲伤感人,情感表达强烈的歌曲,还有的学生不喜欢听音乐。再者,音乐鉴赏讲究共鸣,一首好乐曲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作曲家在演奏或者音乐家在演唱的时候,将自己的感情融进了音乐当中,让听者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了其中的情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必须要融入一定的环境氛围,并且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才能够慢慢体会音乐中隐含的感情,从而提高自己鉴赏音乐的能力。
2初中音乐乐感培养方法
2.1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进行视听练习
要提高乐感,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感受音乐的美。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多听,多感受。比如让学生听陈悦的《乱红》,学生只要慢慢融入悠扬凄婉的笛声中,就能体会到万木萧瑟,残花凋零的伤感之情。让学生听古琴演奏《冬雪》,学生就能体会其中漫天飞雪,一人独坐雪中优雅弹琴的意境。古琴与冬雪相得益彰,将大雪纷飞的肃杀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进行听力练习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视听练习,即在演唱之前让学生去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其词曲所勾勒出来的画面,意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乐感。
2.2播放多种音乐作品,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学生可能偏爱西方大师的音乐,如卡农纯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等。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嘻哈风格,如非洲民谣等。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中国风,民族乐曲,如二泉映月,敖包相会等。教师要多播放一些乐曲,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激发学生听音乐的兴趣。或者是为了照顾全班同学的喜好,教师也要播放各种各样曲风迥异的音乐。
2.3鼓励学生多唱
喜欢听音乐的人大多都爱唱歌,反之,唱歌难听的人对音乐的兴趣也没有唱歌好听的人兴趣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多长多思考多体会。如一首中国风的歌曲《断桥残雪》和一首经典民谣《南山南》所展现出来的意境是不同的,歌唱家和作曲者为了表达出其不同的意境所采取的配乐方式和演唱方式也是不同的。学生在演唱一首歌的时候,必须要学会去听这首歌的节奏,旋律和演唱的断句之处等,远比其听一首歌的时候感受得更为认真。因此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
3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3.1转换课堂角色
所谓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出来的一种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并且将其蕴含情感,表达手法等各个方面鉴赏出来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一般都是作为课堂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事实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因此教师要适当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任务中来。
3.2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深入各大高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民族乐赏析课程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怀旧的经典电影,让学生在感受美妙乐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乐曲所配意境的美。如张国荣和梅艳芳在《胭脂扣》开场时,梅艳芳身穿青灰色长衫扮作男子,与张国荣缓缓对唱,画面唯美且背景乐配得十分贴切。事实上,各大电影,话剧等动态作品中的配乐都值得学生挖掘赏析。
3.3对比教学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办法发现两部经典作品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风格相近的作品,如爵士乐,嘻哈乐,民族乐,古风乐等各个风格之间相似的乐曲,让学生鉴赏,使其找到其中的不足和其中的精彩之处,或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其鉴赏音乐的能力。
4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己独特的音波来穿透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五彩缤纷的感情波涛。如在教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时,教师通过讲述刘天华在演奏会上精彩的二胡表演,引得外国人赞不绝口的小故事,启发学生热爱和珍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遗产,并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光大。在分析乐曲时,启发学生从激情而富有动感的旋律中,附点节奏的不断运用和二胡顿弓、连弓的不断变化中,想象出人们那种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体会到人们追求光明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以及对生活及前途的乐观自信,使学生懂得少年儿童就像初升的太阳朝气勃勃,应该从小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迷恋。当然需要学生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仅靠一点点聪明才智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刻苦训练中锻炼意志,形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乐感的培养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把握音乐乐感培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原则,适当转换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课堂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并且鼓励其多听多唱,从而培养其乐感。再者,教师要营造安静轻松的课堂氛围,播放各种各样的曲目,并且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开嘉.探析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J].时代教育,2014,(4):195-195.
[2]力海燕.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探讨[J].神州(中旬刊),2013,(10):93-93.
[3]贾慧敏.探讨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