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远
摘 要:现在的教育大都讲究因材施教,但其实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法更能体现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也能充分展示老师的教学成果。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体育;运用
体育课不是假借体育之名的耍耍课,而是让学生养成主动锻炼,自主运动的良好习惯。现在的家长相比以前更加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体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家长,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体育课,那么体育课中的分层教学法究竟是如何体现、如何运用的呢?下面就分层法的具体运用展开论述。
一、理论分层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喜欢哪些运动,体育课上喜欢哪些项目有明确的目标,而想让学生上好体育课,真正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锻炼自己,那么教学的内容不可能一概而论,教学的进度也不会步伐一致。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能接受的东西不会完全相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学生所处的高中阶段,是向大学跨越的重要时期,而理论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再根据小组进行各自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优、缺点,所面对的危险等等,以及自己该如何锻炼等问题。
二、训练分层
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原因,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会让我们体育老师在给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进行分层训练。训练分层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分为基础训练、一般训练、较高强度训练、高强度训练。
一个人的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就与我们的训练强度一样,如果你的身体素质越好,那么你抵御疾病的能力就越强,而想要有这样好的抵御能力就会有更加高难度、高强度的锻炼,并且不断坚持下去,你的身体才会有这样的能力。
基础训练就是针对身体素质很差,或身体有疾病的学生所进行的训练,例如让学生做一些慢跑、仰卧起坐等不剧烈的运动,从而让学生的身体逐步得到锻炼,逐渐提高身体素质,为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能得到更好地发挥打下相应的基础。一般训练是针对身体素质一般的普通学生,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升,比如慢跑的热身加上短距离的快速跑,增强学生的耐力,不断强化学生身体的肌肉。
较高强度训练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一定要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除此之外,在不断加强训练难度,把学生的身体机能训练到一个标准的程度,相比一般学生要相对突出一点,可以去参加一些校内或校外的小型比赛而进行地训练。高强度训练是对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要跨进体育学院,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人员所设置的。让这些学生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训练,不断突破达到相应的高标准。
这样不同层次的体育训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充分得到锻炼,锻炼的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而不是让学生觉得,某些同学的运动不适合自己,然后自己就有不锻炼的理由与借口。
三、测评分层
测评的目的不是评论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更多的是检测学生有没有跟随老师上课的步伐,是否有没有在坚持锻炼,同时也是检测老师的教学质量问题。不同的学生的训练程度不同,进行不同的测评来检验一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其中包括平时测评、期中测评、期末测评、参赛测评,四者比重的成绩加起来为该学生的体育成绩。而且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测评来检验学生在体育课中与课后的锻炼情况与锻炼效果。
平时测评就可能会有随机测评、固定测评,这样不会让学生处于一种松懈状态,而是平时自觉主动锻炼,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通过这样的测评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检测更加具有时效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评出来的结果给学生不同的建议。随机測评是老师先带着学生上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做一定的训练之后给出测试的项目,然后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里进行测试,检测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是否有所改变与加强学生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因为时间具有不定性,所以是一个有较强代表的测评。
固定测评是给出测试项目与具体时间进行测试,起到督促学生上好体育课,坚持锻炼的目的,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是测评成绩中的一小部分。期中测评是在一学期的中间时间进行的,可能会通过一部分项目来检测学生的体育成绩。这个测试既是对前半期训练效果的一个总体反映,也是对于下半期的一个铺垫。期末测评就是在一个学期的结尾进行,是对于学生整个学期体育课的一个反馈,也是在学生体育课成绩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期末测试的项目是平时训练的内容进行总测试,考察学生总体的体育课情况和老师的分层教学的效果。
参赛测评是一个额外的测评参数,虽然比赛已经设有一定的奖项,但是对于参加比赛了而没有获奖的同学在体育成绩中也是有一定的比重,根据学生是否参加了比赛,参加比赛的次数,比赛的获奖情况给出不同的成绩,计入体育总成绩中。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对人生之路进行抉择的压力,而我们老师能通过给予适当的教学与训练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去面对这些压力,提高学生身体的调节能力。而且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只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有很多时候是在一场比赛,一次简单的运动中进行地。在高中时期时就应该让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并且在该运动上有一定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花拳绣腿,所以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学生能做好一项运动的前提。
通过理论分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再给这些学生不同强度的教学,这些就是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中的运用,分层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只不过在体育中是因身体的条件来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的得到了锻炼,也为学生的将来对于锻炼这一部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理论分层、训练分层、测评分层这就是本文对于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所展开的讨论。希望能让学生对于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也让希望对于和我一样在从事这份职业的老师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学生重视体育这门课程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指引与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只是学生个人受利,而是整个社会的福利。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才是我们的体育老师的本职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