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石西民

2017-10-23 20:50张榕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工作

张榕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在记忆中渐渐模糊淡忘了。然而,有的事,时间越长,记忆反而越深刻。我对石老——石西民同志的思念就是如此。

近日,我在整理书籍时,又一次拜读了刊登在1984年第4期《广播电视业务》(由浙江省广电厅主办)上石老给我的信。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思念,内心深处强烈地涌动着写一点东西的念头。

我和石老是同乡。石老的大名,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已听村里的长辈谈起过。石老的老家在浦江县城西北10公里处,而我家在浦江县城以东4公里的地方,相距并不远。我与石老第一次“相见”是在1984年1月中旬的杭州。当时,我正在杭州求学,学的是新闻系新闻专业,几乎每天下午都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去看书、阅报。一天,我在《新闻记者》杂志上看到一篇老记者介绍自己一生记者生涯的文章。这位老记者,就是久闻大名的石西民。于是,我一口气看完了这篇文章,最后又仔细地看了“编者按”,从而确认他就是同乡石西民。那天晚上,我异常兴奋,激动得一夜未眠。过了一天,我上图书馆再次拜读了这篇文章。初生牛犊不怕虎,大约一个星期之后,我按《新闻记者》“编者按”上提供的情况,向当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的石老写了一封大约1000字的信。

信发出去了,可我的心一直悬在半空中。我一直盼望能收到石老的回信,聆听他的教诲,得到他的指教,可又觉得这种希望很渺茫,石老会给一个无名小卒回信吗?我就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中一天天度过。

过了20多天,一天上午课间休息时,我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上课,这时,一位姓祝的同学一进教室就喊我的名字,说:“有你的信。”我接过信,一看信封是扁而长的中国社科院的信封,猜想可能是石老的回信。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高兴得快要大声叫起来。随后,我一口气看了三遍,自开头称呼到最后落款时间,一字不漏,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

后来,不知怎的,我的一位专业课老师知道了这事。他看了石老给我的信后非常高兴,觉得这很有新闻价值,并把这封信拿到《广播电视业务》编辑部。该刊物立即在首页进行刊登,还加了编者按。

石老的信,激励着我学好知识,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将来当个出色的记者。毕业前两个月的社会实习,我被分在省级新闻单位,除了实习单位安排我的工作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时间,单独到杭州一些单位和市县进行采访,受到了实习单位领导的好评。毕业实习结束后,班里开展评比好稿活动,我的一篇新闻稿被评为好新闻,这次全班总共评出6篇好新闻稿。

1984年8月,毕业后,我被分配回原籍浦江县广电局工作。在新闻工作的岗位上,我经常拿出石老给我的回信,以石老的教导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每看一次信,都有一种新的体会、新的感悟、新的收获。7年的新闻采编工作,我努力实践石老的教诲,不断取得进步,在一年一度的省市好新闻评比中频频获奖,还多次被浙江日报、金华日报评为优秀、积极通讯员。

1985年,在一次出差北京时,我特地到木樨地石老的家中拜访了这位在我国新闻界享有崇高威望的老人。我轻轻地敲了三下门,来开门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我猜想肯定是石老。我进门边脱鞋子边向石老做自我介绍,石老迈着缓慢的脚步,用手示意,嘴里还不停地说:“老乡来了,快坐下,快坐下。”这时,石老的夫人吴伟从卧室里走出来,忙着为我泡茶。石老家的客厅很宽敞,一边并排放着几个书橱,一边是沙发,靠南是书桌。我坐下寒暄了一会儿后说:“石老,您不但是我们县优秀的前辈,还是我尊敬的恩师。”石老很是思念故乡,等我一一回答了石老询问的有关家乡的情况后,他就自然地谈到了让其奋斗了50多年的新闻事业,说了许多肺腑之言、经验之谈。

石老谈道:“新闻工作者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是不深入。有的应该说是深入了,但感觉不到新鲜事物,发现不了什么材料,深入金山,还是两手空空。这是缺少对新鲜事物感觉力,自己思想就像枯井,这样写东西无论如何是不会生动的。”他还说,采访人和事,要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辨清真伪和是非,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其新闻价值。我只怕谈话时间长了,累坏了他身体,几次欲起身告辞,都被他留下。石老谈了新闻工作大到要正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小至谋篇布局,要运用马克思主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报道,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另外,还谈了一些采访技巧等。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听了石老这一番话,我受益匪浅,确确实实胜读十年书。

《光明日报》社原总编杨西光在悼念石西民《为马克思主义奋斗终身的革命者》一文中指出,石西民同志忠诚于党的事业,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并且始终保持先进思想和进取精神。石老待人诚恳宽厚,平易谦和,诲人不倦。他的挚友林放称他是一个“简易谦和”的人。石老一生勤勤恳恳忘我地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他的女儿吴捷告诉我说,石老在临死前一个小时,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榻上听取有关《郭沫若全集》编辑出版工作的情况汇报,真是感人泪下。

时间过得真快。屈指一算,到现在石老去世已有30来年,但是石老对我教导的“新闻工作人员立言立德均甚重要。凡未能与时代潮流共进者,虽甚努力,亦恐成就有限。望时刻勿忘一言一行均应为人民服务,作人民喉舌。勿一日忘人民之忧乐……”记忆犹新。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