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 唐钰婷 李涛
摘要:四川是新疆迁入外来人口三大省之一,许多入疆的四川人对新疆的发展和两地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川疆两地在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上都存在差异,进疆的四川人如何适应这些差异,关系到他们在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本文基于跨文化适应的外部影响因素,即生活环境差异、社会支持程度、他人歧视与偏见对四川人在新疆地区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状况 外部影响因素 四川籍人士 新疆地区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15-02
一、研究背景
所谓跨文化适应是指个体从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后,对自身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目前,我国对跨文化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外师生在留学交流过程中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第二,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族聚居区后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本次调查采用逆向思维,将调查的焦点放在汉族人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后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上,且研究主体不再是高校学生这一单一职业,而是将文化适应的研究主体进行扩展,涉及农民、农民工、个体工商业户、公务员、公司职员、军人、学生等多种职业。
新疆古称“西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省级行政区,并取“故土新归”之义将“西域”改称为“新疆”。新疆自西汉以来便是重要的通商要点,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其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民族的迁徙与文化的多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最初的屯垦戍边到后期经济、科技、文化、人才、医疗、教育等全方位援疆政策的推进,加之内地务工经商人员的进入,使得新疆外来人口逐年增加。四川作为新疆迁入外来人口三大省之一(其余两地为河南、甘肃),许多入疆的四川人对两地的文化交流和新疆的发展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川疆两地在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上都有着差异。就自然环境而言,新疆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四川位于西南腹地,降雨集中、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就文化环境而言,新疆文化里有着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这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基因,其语言体系中交织着汉藏语系、印度语系、阿尔泰语系这世界三大语系,其宗教汇聚了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这世界三大宗教,可谓是文化多元,千姿百态;四川文化以古蜀文化为根基,其语系为汉藏语系,宗教以佛教为主,相比于新疆文化而言,较为单纯。两地在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上的差异造成了两地人民在行为习惯以及思考方式上的不同,这给四川人入疆后的跨文化适应带来挑战。
二、调查对象、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居住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四川籍人士为调查对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我國唯一副省级自治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有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等4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452%,伊犁州作为新疆的人口大州,汇聚了全国多地人员。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笔者以前人对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设计了一份问卷,问卷共计28个问题,涉及生活适应程度、媒体影响力、交流状况及满意度等问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与此同时,笔者走访了20位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并进入新疆实地考察四川人在当地的跨文化适应状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生活环境差异与跨文化适应状况
在跨文化接触中,生活环境的变化是第一个挑战,为了探讨四川人对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状况,本次调查就气候、饮食、生活节奏、语言环境、文化习俗的适应程度和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接受程度进行了问题设计。
在自然环境适应方面,由于川疆两地气候差异较大,使得原本生活在湿润地区的四川人入疆后不得不面对风沙、缺水、皮肤干燥、鼻炎等困扰。在“对当地气候的适应状况”的调查中,选择“完全不适应”“比较适应”“适应”“完全适应”的人,在生理混乱感上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在同当地人交流的意愿和满意程度上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在文化环境适应方面,四川人对当地文化习俗的知识契合度较高。调查显示对文化习俗“完全不了解”的人所占比例很少,只占到645%,这种契合度提升了四川人的心理适应状况,使得四川人的适应状况在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数据显示,对当地各种生活习惯“完全不接受的”的人数占比均不超过5%。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新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的调查中,选择“不会”的占到了4731%,但是在这一部分被调查者中,“与新疆当地人交流的满意程度”有1136%和4091%的人选择了“好”和“非常好”,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被尊重程度”中,有1136%和5682%的人选择了“高”和“非常高”,可以说较为欠缺的语言掌握力并没有给四川人带来严重的交流困扰。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新疆文化在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重整中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汉语在新疆的普及率较高,这为两地人民的交流排除了大部分的语言障碍;第二,在新疆生活的时间有“11年以上”的四川人占到了4318%,“4-10年”的也有3409%,较长的生活周期给四川人的跨文化适应行为和心理提供了充足的调整时间。
(二)社会支持程度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从外界得到的精神支持或物质支持,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人会比得到社会支持较少的人在心理上更易呈现出稳定、舒适的状态。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婚姻、家庭、朋友、媒体。针对社会支持,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4个问题,分别是婚姻情况、在疆家人数量、少数民族朋友数量、观看(收听)当地媒体的情况。
数据显示,在疆家人数量达3人以上(包括3人)的人占7312%;表示自己少数民族朋友“多”的人占6021%;表示经常观看(收听)当地电视台(广播)的人占3548%,余下的人则只有在有重大新闻发生时才观看(收听),有的甚至从不观看(收听)。endprint
就婚姻状况而言,在未婚人士中,7254%的人是学生,这些学生包括从四川进入新疆求学的大学生和有着四川户籍但却在新疆生活的中小学生。大学生较之于中小学生既没有长期在新疆生活的先天优势,也不能从家人那里获取适应经验和感情陪伴,处于跨文化适应的劣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饮食适应力、气候适应力、与当地人交流频率及交流满意度上都不如中学生。
已婚且配偶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占比为0,这与宗教信仰有关。由宗教信仰延伸出来的习俗给民族通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在疆四川人与新疆少数民族联姻的情况并不常见。
在“已婚且配偶为新疆当地汉族人”“已婚且配偶不为当地人” 的被调查者中,前者对于饮食、气候、生活节奏“完全适应”的占比分别是2857%、6190%、4286%,后者依次是1576%、3978%、3226%。可见,配偶为新疆当地人的四川人在生活适应上比配偶不为新疆当地人的四川人有着更好的适应状况,但就总体而言,这两类人的跨文化适应状况都较好,几乎不存在完全不适应的状况。
(三)他人歧视与偏见
歧视与偏见会带来排斥,而排斥会对刚进入新环境的个体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它不仅会在实际生活中给人们带去阻碍,还会在心理上降低人们的适应自信,使人们对自身的适应能力和适应前景产生怀疑。对此,调查问卷设计了3个问题:身边是否存在排斥外来人口的现象,在与当地人交流交往过程中自己被尊重的程度如何,对与当地人交流交往的满意程度如何。
当被问及身边是否有排斥外来人口的现象时,表示“没有”“轻微”“比较严重”“非常严重”的人分别占50%、25%、125%、125%。通过分析数据,笔者发现:从整体上来看,排斥外来人口的现象并没有对四川人造成十分大的影响,不管身边排斥外来人口现象的程度如何,四川人在与当地人交流交往中感到的被尊重程度以及对与当地人的交流交往的满意度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对于这样的态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新疆文化在民族融合的主题下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尽管存在排斥外来人口的现象,但这种现象总体上是轻微的;第二,援疆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实施把全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浓厚的团结氛围降低了四川人在新疆地区的跨文化适应难度;第三,四川人以家庭为单位进入新疆生活工作的现象较为常见,再加之在疆四川人多具有“老乡观念”,老乡之间互帮互助,这无疑给新进疆的四川人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四、結语
调查结果显示,四川人进入新疆地区后,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会产生诸如皮肤干燥、鼻炎等健康困扰;面对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四川人的文化契合度较高;面对能否获得社会支持的问题,四川人从媒体处获得的支持度较低,媒体的“文化桥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从家人和少数民族朋友处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面对新疆当地轻微的排斥外来人口的现象,四川人仍能与当地人较好地交流交往。
从整体上来看,四川人对于生活习惯差异、文化习俗差异及语言差异的适应状况都较好,且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交往上获得的满意度和被尊重程度都较高。可以说,面对外部环境,四川人在新疆地区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总体较好。
参考文献:
[1]陈慧,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704-710.
[2]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历史与发展[N].人民日报,2003-05-27.
[6]马亚萍.浅议伊斯兰教的婚姻观[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2):47-52.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