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要:当前,江西省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關键时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困境。本文对我省民办高校的发展进行了溯源,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发展现状 调查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13-02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当前,江西省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
一、江西省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我省民办高校起步于上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初,至2006年全省有8所民办高职、2所民办本科高校,办学规模跃居全国之首,与北京、陕西并称中国民办高校前三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需求。二是政府支持。1999年,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提出加快社会力量办学十大举措;2001年,省政府在南昌市专门规划建设两个高校园区,将民办高校纳入园区建设,以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办学者购地建设新校园;2002年,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之前,江西在全国最早出台实施民办教育的管理试行条例。
2000年,江西省内个别民办高校因违规扩招学生引发群体事件,从而引起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进而着手治理整顿因快速扩张而产生问题的民办高校。此后,民办高校学生人数得到控制并有所减少,学校数量和层次得到提升,民办高校总数由2006年的10所增至目前的19所,其中本科由2006年的2所增至目前的6所。近年来,我省民办高校虽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已失去优势,已无法再与北京、陕西号称前三强了。以前在全国享有盛誉并名列前4位的南昌理工学院、江西科技学院的排位已跌至15名以后。
问卷调查显示,有近60%的受访者不满意当前的民办高校办学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且大多缺乏配套的具体措施,政府对发展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行为不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不到位。调研发现,以下困境尤为突出。
(一)招生危机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面临生源紧缺的困境。所有民办高校均把招生当作学校头等大事,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备战招生季。教师们除了上课外,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招揽生源。不少学校打起“价格战”,纷纷在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上出招,有的违规承诺,有的支付招生回扣。
(二)资金紧缺
《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的规定远未得到落实。民办教育,启动主要靠民营资本,维持主要靠收取学费。一些民办高校为有利于招生,不惜举债大搞形象建设、硬件建设,大门、大楼、大路、大树,一应俱全,使原本捉襟见肘的办学资金更加紧张。
(三)师资匮乏
一些民办高校为压缩成本,尽量请外聘教师兼课,减少引进专职教师的数量,对自有的专职教师增加工作量。而自有的数量不足的专职教师中,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学经验不足,而外聘教师中的大多数是退休退职的老年教师。师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中年骨干教师极其缺乏,学科带头人寥寥无几。
(四)管理失范
江西民办高校发展至今仍有一些自身问题没有理顺。主要有:法人治理制度还没有完全理顺。很多民办高校“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校长职位大多是出于宣传和招生需要,并非实际管理需要。财务管理不规范。多数学校人员经费比例过小,基建和招生支出比例过大。
二、江西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再一次有效把握民办高校的发展机遇,促成我省民办高校的更大辉煌,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民办高校法人的宣传、引导和培训
我省的民办高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每所民办高校都有实际的法人,这个法人就是学校的创办者,他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首先建议我省在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媒体上开辟专栏,对我省各民办高校的法人进行宣传。宣传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宣传他们在办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更要宣传他们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宣传,不仅可以传播正能量,还能营造出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舆论环境;通过宣传,不仅可以激发民办高校法人的斗志,还能端正民办高校法人的办学思想;通过宣传和培训,来提高民办高校法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并规范他们的办学行为和方向,使他们真正把育人为本、科学管理和保证教育教学经费作为他们对自身的首要要求,着力提升他们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宣传,也要让目前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的那些人员转变观念。
(二)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公共财政支持
当前民办高校办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家政策的不平等,突出表现为民办和公办高校资金投入和各种制度待遇的巨大悬殊,《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的规定远未得到落实。当前民办高校普遍面临投入不足、发展乏力、师资薄弱、流失率高、生源萎缩、规模锐减的严重困境。近年国家决定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学校转轨,特别是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2014】352号文),规定至2017年各地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不得低于12000元,进一步扩大了本已悬殊的公、民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政策差距。因此,强烈建议我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民办非营利性的高等院校按照学生人数给予一定的财政拨款,也就是建立国家对民办高校的“生均拨款”制度。另外,为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建议我省建立民办高校科研基金,专门资助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培育民办高校的科研成果。
(三)落实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实现与公办高校教师的同等待遇endprint
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办学的重要条件。目前存在于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之间的不平等的劳动待遇,严重挫伤了民办高校教师的劳动积极性。要突破民办高校的师资瓶颈,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就要依法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工作和职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民办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教龄计算、职称评定、职后教育、“五险一金”等问题,让民办高校教师逐步获得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劳动待遇。
(四)实行对民办高校宽严结合的治理机制
民办高校的活力就在于其本身灵活的机制体制,但是,这种灵活的机制体制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民办高校在创建和发展的初期充满活力,能够及时抓住机会,顺势而上;另一方面,在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这种灵活的机制体制也有可能因为运用不当而成为阻碍民办高校继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所以,建议我省对民办高校实行宽严结合的治理机制,真正做到该放的放、该松的松、该管的管、该严的严、该防的一定要防。具体说来,就是:
对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如人事、财务(这里指的是其自身财务,不涉及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支持部分)、教学运行、后勤保障等要放开,尽量少一些对民办高校的过程性检查。要规范民办高校的管理行为,切实落实民办高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监督机制和教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建立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监督与通报制度。
对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要相对宽松。因为目前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还很不够,而民办高校一般历史都不长,它们能获取的校友赞助和社会捐助也很微薄,它们主要还是依靠学生所缴纳的学费生存。我省目前还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我们的民办高校收费还相对较低,所以我省的民办高校必须维持一定的规模才能生存。建议在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放宽对其招生规模的控制,才能更有利于我省民办高校的发展。
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管。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公办高校的毕业生一样,其毕业证都是由教育部核发的,所以民办高校必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目前略低于同层次同规格的公办高校,但也必须有底线,要坚决杜绝某些民办高校中缴清学费就发毕业证的错误现象。
对民办高校的招生行为管理要严,要坚决制止民办高校的违规招生和欺诈招生行为,对于已经发生的,要彻查严惩。
要防止我省民办高校突发类似于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关门倒闭的现象。对于我省可能出现的因种种原因生存困难的民办高校,要早发现、早帮助,实在难以为继的,一定要痛下决心,及早主动关停。
参考文献:
[1]李智军,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分析[J].高教探索,2014(2).
[2]陈洁,黄清云,忻福良.谈我国民办本科普通高校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35).
[3]徐绪卿.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国家示范性民办高校建设的若干思考[J].黃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
[4]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5.
[5]王守忠.应用技术大学: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衡水学院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6(2):20.
[6]九三学社中央: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 必须尽快出台国家对民办高校按生均拨款政策[EB/OL].团结网,http://www.tuanjiebao.com/2015-03/04/content_9265.htm.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