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长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化研究
王玉霞
(长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为培养对象提供学习平台以及创新实践的体验平台。探讨如何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对推动地方高校的教育改革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优化路径,探究如何将教学实践搬离课堂,又不脱离课堂,在更广的层面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提升实践力和创造力,为地方同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园;教育实践
2017年2月16日,教育部历经12年首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第二节考核与成绩记载第十七条中明确提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程序,这一规定将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办公厅此前出台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1]。由此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然而,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与全球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10%左右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1%左右,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更低[2]。除了上述地域性限制之外,高校大学生创业体系不够完善,企业以及高校支持力度有限。
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与国际各发达国家相比,其自主学习科研能力弱,创业团队数量少,创新成果级别低,无论是何种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愿普遍不强烈,这些现象折射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地方高校没有结合好地方发展的实际创建合理的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教育内容落后、脱离实际;创业活动流于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缺乏实践研究;缺乏理想的创新创业环境。众多问题需纳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创新力培养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前提,不管何种专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评价统领全局至关重要,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完整性。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不仅仅靠数量进行评价,更要体现出质量提升的效果,显现出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所做的具体贡献。
目前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图1)。由图1可以看出,想要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高校对其引导、监管和评价的过程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图1 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应广泛利用优质合作企业与科技园资源,为在校学生进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提供机会。目前,大到社会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科技园,小到创业团队公司,均具有强大的生机与创新能力,这些正处于孵化的中小型企业,可为学生提供大量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促使知识技术转化为实践成果,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直接性和高效性。学校则通过实践效果的跟踪等手段对学生进入大学科技园实践活动进行阶段性分析总结,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
学校在此期间应在多方面发挥作用:(1)在实践管理上,包括实践时间、内容、指导和制度;(2)在实践内容上,学校可以从“专业贴近度”“企需紧密度”两个方面进行对接。积极推动学生学以致用、有效整合专业知识、配合实际需要、不断提升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增强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从而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3)在实践指导上,可从辅导效果、与企业对接次数以及所派指导教师的数量等方面来规划。学校应以服务大学生实践为宗旨,通过加强实验室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增加实践经费以及开放各类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资源;(4)在实践效果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不断改进培养和支持的模式。通过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报告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来考查学生的实践。
2.2 向新型教育形态靠近,建立知识体系综合型和开发竞赛型多层次培养体系
为配合广大社会及企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地方高校应侧重采用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育形态,从而推动建立知识体系综合型和开发竞赛型多层次内容培养体系;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实践环境。地方高校应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着重培养其创新精神,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带动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整体素质内涵,协调发展自身优势和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教师团队的核心带动力量,积极开展集体实践活动,“需经过前期准备、实施指导、后期成果展现等多个环节,需要多位教师集中智慧共同设计、合力完成[3]。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其教育过程不再是以往“受教育者消极被动地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4]
首先,地方高校应紧跟国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发布的大数据,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发展布局,这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实践环节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起到方针引导的重要作用。2016年教育部组织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修改完善,明确创新创业目标要求;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休学创新创业,在主要平台上线36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组织2000多所高校实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于2016年12月提出置换学分为大学生双创“松绑”,奖励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中获奖的学生,规定凡是学生参加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都可以提交置换学分申请[5]。这对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此外,地方高校应配合新的教育互动媒体环境,替换传统的基本教育实践中的教学范式。教学讲授、教学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过程效果评价三者构成的基本教育实践,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起到先导和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设置符合新型教育模态的多元评价方式?为了保证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质量,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评价,评价过程应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在课程内容反馈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价课程,包括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监督网络机构的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估等。首先,针对课程内容,将学生的学习体验实时清晰地记录在互动媒体环境下,通过学生在每小节课程中记录的网络笔记以及其对疑难问题的提问,了解课程内容和结构的不足,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
实际上,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的分析,与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分析多元评价方式得出的数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明确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知识效果转化的比重,从而进行整体学习目标的设计。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与心理学教授洛克·埃德温等人提出了“目标设定理论”讲的就是目标本身对学习效果的导向作用,认为目标能把学生的需要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进而达成一定的学习效果,目标设定理论更加适用于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需将教学实践搬离课堂,着重引导学生提升实践力和创造力,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助力,为社会人才培养搭建符合实际的教育桥梁。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EB/OL].(2015-09-02)[2017-06-1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509/t20150907_206045.html.
[2]张玉利.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姚少霞.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本科实践教学评价改革[J].创新人才教育,2016(12):80.
[4]百度百科:创新教育[EB/OL].(2017-04-04)[2017-06-16].http://baike.baidu.com/item/创新教育/9511354?fr=aladdin.
[5]云大一学院置换学分为大学生双创“松绑”[EB/OL].(2017-03-21)[2017-06-16].http://education.news.cn/2017-03/21/c_129514117.htm.
G40-034
A
2095-7602(2017)10-0109-03
2017-07-14
王玉霞(1978- ),女,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文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