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 勤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实践研究
——以常州市第三中学“高中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建设为例
◎ 邓 勤
在《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公布会上,相关人员表示江苏新高考方案将于2021 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高考新方案将实施“3+3”模式,其中英语的分值将进一步提高,听力和口语考试实行一年两考,笔试改革还在听取意见。“教育转型”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就是学科教学转型。常州市第三中学是江苏省一所四星级高中,2014 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在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引领下,传承 90 年办学积淀,秉承“为每一位师生和谐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更新和明晰了“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全球视野、文明自信、诚善坚毅’的三中学子”的育人目标,稳步推进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活动有效助推了学校外语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逐步探索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型,不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成为可能,也让每一位教师在这场变革中找到了更深层次的责任和更崇高的使命。
我们认为,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应该指向学生,指向育人,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服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发展阶段,未来外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将会是分层次、个性化的,更加注重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从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实现育人目标;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思维能力;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深度学习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融合外语课程资源,大力开发外语校本课程,优化学校外语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促进外语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促进“教”与“学”的融合,促进教学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推进学科教学转型,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是学校育人转型的起点,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学校外语课程基地建设的育人目标——“民族情怀、全球视野”,学校在国家外语课程计划的框架内进行了校本化的课程规划、设计和实施,发展形成了三级“育人目标”和三级“课程设置”紧密联系的外语课程体系(见表1)。
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能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外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还与外语国家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外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异域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品格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并以更适切、更准确、更宽容的姿态理解异国文化。
表1 以校为本的外语课程体系
(一)开发隐性课程,发挥育人功能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W.Jackson)这样定义隐形课程。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文化。学校通过有教育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校园设计、景观布置和建筑装饰等发挥了潜在的价值导向功能。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外语元素和各功能室的使用,使学习外语的氛围愈来愈浓厚,激发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提供了现实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与共鸣。以上都为学校的隐形课程。
校园文化充分体现学校的外语特色。通过学校文化传承、舆论导向等方式表现出来,表达了特定的文化立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外语思维、语言能力、文化品质等各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形成很强的学习动机。
活动成为学生学习外语的又一个隐形课程。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策划、翻译接待等各个环节,通过与教师、同伴以及环境的互动,受到行为文化层面隐性课程的影响。这类隐性课程通过教师、同伴等的无意示范作用展现出“身教”的力量,发挥了深刻的教育功能。
(二)创新课程实施,凸显育人价值
1.完善教学模式,实现语言深度学习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学生主动学,教师积极教,师生在互动交往中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成长;二是课堂是个性、自主、有效的,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最大限度地个性化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通过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习者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基于这种理念,在基地建设初期,我们初步构建的外语教学模型主要从语言学习的角度,侧重于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探索一种生态的外语教学方式。
经过教学实践探索,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将原先构建的教学模型进一步细化和升华,基于学生学习外语的“可理解性输入”,构建突出核心学习内容与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型,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见图1)。该教学模型分为 3 个阶段。首先,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集体讨论、商议,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其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语言学习中输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通过可理解性输入帮助学习者在原有图式基础上建构新图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外语学习的过程及思维活动,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最后,学生作为主体与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见图2)。
2.拓展课程资源,挖掘课程内容价值
课程实施的最终价值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而外语课程的独特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形成。学校外语课程基地建设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全球视野”的人。鉴于此,我们的外语课程资源不局限在国家课程层面,而是拓展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校本资源,做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丰富化。
图1
图2
学校引进了 6 门小语种课程,开发实施了近 20 门英语类校本课程,并依托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引进英语初级口译等大学先修课程,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如外语动漫设计与制作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选择的相关材料,通过深度理解语言材料,发掘内在价值,制成动漫或视频,再演绎出来,并相互评价,彰显了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外语课程实施中,注重实施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形成了完善的、符合校情的评价体系。进行校园外语等级测试,通过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用外语交流,重点考查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并为学生颁发“常州市第三中学××语×级等级证书”,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学生评价通常利用观察、作业、表演、竞赛活动情况记录等方式做出单项或综合评定,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通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定性描述,促进学生外语素养的提高;教师评价则以自主评价及发展性评价为主,促使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创出学校课程的特色。此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都可以对学校开发的外语课程做出评价。
自 2014 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以来,经过 3 年的建设,已经在外语学科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提升语言素养,发展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外语思维品质发展和听说读写的针对性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根据第三方教育评估数据统计分析,学生整体的能力水平逐步提升,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实现了多元发展。除高考英语成绩逐年攀升,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级英语比赛中获奖,部分学生通过“马可波罗计划”、“图兰朵计划”、加拿大留学项目等赴加州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罗马大学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著名高校留学。
(二)培养思维品质,培育文化品格
课程基地建设以来,多语种学习校园环境基本建立,多语种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多语种外语学习氛围浓郁,学校对外交流的频次和层次明显提升。学生在亲身参与各项交流活动的实践中,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两年,AFS、AYP 等项目共派出 27 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这些学生走向世界各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增强了国际文化意识,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
(三)优化教学关系,促进师生共进
以学生学习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结构模式与方法,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中,有效调动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选修第二外语的比例在 95% 以上。
课程基地建设在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多门外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专业培训和展示活动也提高了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课程基地打破了地域、学科、学段的界限,建立校际教研共同体,将老师们带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平台。
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先后被评为CEAIE-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金牌学校、常州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在“学科育人”到“课程育人”的育人模式转型发展道路上,课程基地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423.07
C
1673-9949(2017)09-0054-04
(作者: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孙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