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Z区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7-10-23 05:15:09◎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8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大连市民办

◎于 露

大连市Z区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于 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支与政府、企业并行的队伍——民间组织稳步发展,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化解社会矛盾、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囿于中国的国情,在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大连市Z区为例,分析了大连市城市民间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城市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民间组织的定义

国外研究专家曾用“非营利性组织”﹑“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公民社会”等词语诠释民间组织的内涵,民间组织这一名词是我国正式文件中所用的名称,民间组织活动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社会服务福利事务﹑社会管理事务﹑社会慈善活动及环境保护的相关领域。民间组织的产生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伴随着福利主义和自由市场的不景气而快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为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行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民间组织,短时间集合和优化了社会资源,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连市Z区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概况介绍

大连市Z区是大连市的中心城区,民间组织在这一区域发展历史已久,目前经过登记年检的社会团体共计20个。社会团体的类型一般分为行业性团体﹑学术性团体﹑专业性团体和联华性团体。此外还存在民办非企业和少量的基金会。而中山区的社会团体主要以联合性和行业性团体为主。目前经过注册年检的社会团体共计20家。此外,民办非企业也是民间组织的主力,Z区民办非企业共140家,主要涉及教育类﹑文化类﹑体育类﹑民政类等。目前大连市Z区的民办非企业中,教育类的占到绝大多数,其次是文化体育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社会文化大繁荣的景象。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民间组织内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欧美等发达国家民间组织的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很多是前国会议员﹑教授﹑职业律师等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为民间组织的活跃及发展不断助力,也潜在提高着民办组织服务社会的质量与在公民当中的影响力。而经过调查发现被调查区的民办组织内部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取得职业资格的人所占的比率仍然比较小。从年龄上来看,呈现两极化的趋势,多是离退人员或者低年龄段人群。

民间组织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较为薄弱。一般非民间组织培训体系比较健全,比如外企,一般由专门的培训中心或者培训部聘请具有资格的培训师进行入职前的培训和入职中期的培训,并且有一整套体系完整科学﹑经过论证的培训体系,夯实了员工的素质﹑建立了员工的职业效能感。而相比之下民间组织培训体系较为薄弱,一般是志愿参与加实践考核,很少有专人专部门负责培训。而在实践操作中其实并非民间部门对于参与者的素质要求较低,恰恰相反,民间组织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这一层面上,甚至需要在专业情谊﹑专业道德﹑专业操守等层面上有着更高的要求。

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待完善。民间组织的灵活性是一大特点,然而通过对中山区民间组织的调查笔者发现目前民间组织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不乐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观点是: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强的组织是民间组织,它们的目的是“点化人类”和“改变社会大众”,从来“把使命放在第一位”,一个组织没有什么理念,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民间组织开展活动是完成其使命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导致内部活力不足,从业人员使命感较弱,导致活动开展中频次较低。

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从民间组织的沿革历史不难看出,很多民间组织的前身属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某一分支,多年来虽然一直努力在人员配置﹑资金﹑运行等环节上独立发展,但是囿于发展过程的历史印记及自主意识的薄弱,导致目前民间组织外部依赖性较强,还存在“政社不分”的现象。民间组织由谁来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蓝本可寻,很多民间组织能正常运转即是成功,在发展遇到瓶颈时反思其中的问题很多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评价机制没有,缺乏外部动力和内部活力。

推动大连市Z区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优化民办组织从业人员结构及素质。民间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加强民办组织从业人员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香港执行社会工作者注册准入制度,有严格的考察流程和科学的考察机制,保障了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而我国目前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每年仅要求想主管部门上报从业人员明细,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使得官方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准确度较低。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借鉴香港的经验,过组织民办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政府及主管部门应投入更大的力度优化民办组织从业人员素质。

改善民间组织的培训体系,为民间组织参与者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针对Z区民间组织的性质,深度剖析该组织需要的人员素质,细化为培训计划和培训详案,结合具体的案例开展培训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培训体系,为民间组织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加强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建立。民间组织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应该完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先完成自查,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力,提升自身的使命感与自主性。完善民间组织的功能范围,细化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年度考评制,末位淘汰制等机制,使内部人员产生危机意识,主动地投入到自身的岗位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定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大连市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8:32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0:12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20期)2018-01-28 07:25:23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空中之家(2017年6期)2017-01-29 03:41:58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Book6 Module1 Small Talk Teaching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