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之花绽放武陵山下
—— 2017年铜仁市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侧记

2017-10-23 01:10杨平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7年37期
关键词:铜仁铜仁市汇演

文_杨平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民族艺术之花绽放武陵山下
—— 2017年铜仁市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侧记

文_杨平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铜仁市2017年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是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一次对铜仁民族艺术发展的全景展示、扫描和检阅,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铜仁好声音。

磅礴大气的大型民族舞剧《鼓迎四方》用激昂豪迈的旋律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舞台剧《我们赶上了好时光》取材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舞蹈和故事相结合的精彩演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舞蹈《千舸竞渡》《龙腾虎跃》不仅展示了铜仁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更呈现了铜仁丰厚的历史文化……

8月31日晚,铜仁市2017年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及梵净山文学颁奖晚会汇报演出在万山区大剧院热烈举行。

一场民族艺术的视听盛宴

整台晚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各参演单位以歌舞剧、花灯剧、曲艺、乐器、声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演绎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了土家、苗、侗、仡佬、回、布依、蒙古等世居少数民族团结奋斗、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精神风貌,生动反映了铜仁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良好生态。

本次活动由铜仁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委、市文广局主办,是铜仁市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节目质量较高、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次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历经8天的汇演,共评出文艺调演优秀节目奖,文艺调演剧目、创作、表演金奖,文艺调演剧目、创作、表演银奖,文艺调演一、二、三等奖共28个奖项。石阡县参演的音乐情景剧《情姐下河洗衣裳》,铜仁幼专参演的歌舞诗《梵山净水》获得剧目金奖;万山区参演的歌舞诗《千年丹都》,铜仁学院参演的歌舞剧《梦想飞翔》获得创作金奖;印江自治县参演的花灯剧《严寅亮与颐和园》,松桃自治县参演的歌舞剧《松桃游记》获得表演金奖。

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副巡视员王海青说:“在这里,我们奔赴了一次民族文化的宴席,眼花缭乱,意味深长。”

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汪信山眼里,此次文艺调演积聚了铜仁市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不仅《情姐下河洗衣裳》《严寅亮与颐和园》《欢腾的苗寨》等优秀剧目让人叫好,其他展示各地多彩浓郁民族文化的节目也是精彩高质。

精彩的演出让观众直呼“过瘾”,谢幕后,一些意犹未尽的观众迟迟不肯离开,留下来与表演者合影留念。

营造多彩繁荣文化生态

铜仁市位于武陵山区腹地,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45%,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铜仁29个民族聚居融合,积淀出丰饶多姿的民族文化,浓郁厚重的民俗民间文化。

铜仁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宝库,拥有思南花灯、德江傩戏、印江书法、玉屏箫笛、沿河山歌、寨英滚龙、碧江龙舟、石阡木偶、石阡说春等非物质文化,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1处,被授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个,“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个。拥有苗族“四月八”、土家“过赶年”、侗家“赶坳节”、仡佬“敬雀节”、羌族“羌历年”和“毛龙节”“花灯节”“摆手舞节”“龙舟节”等20余个民俗节日。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古朴神韵的苗家四面鼓、土家摆手舞、侗族大歌,惊险绝伦的苗族绝技绝活,是铜仁民族文化瑰宝。

近年来,苗族绝技绝艺、傩戏、土家山歌、玉屏箫笛等民族民间文化逐渐展示在世人面前,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铜仁民族文化正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增添了资源“筹码”和发展“底气”。

营造多彩繁荣文化生态,涵养绿色发展时代精魂。在今年召开的铜仁市委二届三次全会上,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提出,要大力营造多彩繁荣的文化生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弘扬“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铜仁城市精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为期8天的2017年铜仁市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举行了16场独具民族特色的精彩文艺演出。图为江口专场《梵天净土·多彩江口》演出现场。(张玲 / 摄)

打造民族文艺精品

“这次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是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铜仁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一次对铜仁民族艺术发展的全景展示、扫描和检阅,更是对铜仁民族艺术事业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和激励,必将汇聚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正能量,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贡献铜仁好声音。”铜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虹说。

8月24日至31日,为期8天的2017年铜仁市文艺调演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圆满落幕。异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凸显“345”特点,不仅是铜仁市文艺繁荣的大展演大汇报,也是铜仁市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积极营造浓厚氛围的精心设计。

凸显三大重视。一是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召开6次协调会,并召集市委办、政府办分管联系领导共同对文艺调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对调演工作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三是参演单位高度重视,各区县召开常委会专题讨论研究调演工作,确保演职人员到位、调演经费到位。

彰显五“最”特点。一是参与人数最多,本次调演共有来自铜仁十个区县和三所高校以及市直机关的14只代表队20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参加者既有专业的表演队伍,也有业余人员;既有成人演员,也有儿童演员。二是展演规模最大,共进行了16台演出,包括颁奖晚会有近200个节目,涵盖了歌舞剧、花灯剧、曲艺、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三是投入资金最大,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充分体现了铜仁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县党委、政府对铜仁民族文艺发展的大力支持。四是展演时间最长,本次文艺调演历时8天,是铜仁历史以来最长的文艺调演,2万余位本地观众现场享受了这场民族艺术的视听盛宴。五是节目质量最高,本次文艺调演把时代色彩融入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打造出一系列文艺精品。

呈现四大收益。一是表现形式创新,节目在表现形式上做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使其独具审美意象。二是节目内容丰富,节目制作精良,既反映当下的时代内容,又宣传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各自主题上动足脑筋、下足功夫。三是民族文艺丰收,一个个精彩节目彰显了铜仁市民族文艺的大丰收大繁荣,提升观众对自己民族文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四是文化自信张扬,16场独具民族特色的精彩文艺演出,体现了铜仁文艺战线的创新水平,使铜仁民族艺术的文化个性及民族属性得到了肯定,文化自信得到体现和张扬。

经过长期的交流交融,生活在梵山乌水间的铜仁市各族人民已然亲如一家。随着铜仁市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的深入推进,一张张记录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幸福故事的“全家福”,必将贴进全市人民的心中。

(杨平单位 / 铜仁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猜你喜欢
铜仁铜仁市汇演
全省审计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及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发现非遗之美
铜仁:山与水的交响
徐闻县举行庆“六一”少儿才艺汇演活动
诗书画苑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国学文化汇演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