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孟
【摘要】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作为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群文阅读教学的难度始终偏高,也可以十分显著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一贯发挥出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可以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以及进步,并充分发挥出阅读的优势,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较为详细地理解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来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也逐渐进入一个语文阅读积累的重要时期。因此,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觑。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展群文阅读,让小学生阅读多篇相关的文章,可以提升语文阅读的数量,扩大学生的语文阅读面,从而快速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小学生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群文阅读的意义有了一个深入地认识,对群文阅读的相关对策进行不断优化,从而帮助小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水平。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阅读方式,主要的形式是阅读多篇相关的文章。群文阅读不仅仅是将文章依据人文内涵来进行组合,同时也更加重视文章的核心观点、表达形式、承载信息以及内部结构,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对其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群文阅读必须以良好的创新意识作为支撑,有益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良好的发展性思维,做到以点带面,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群文阅读自身的优势。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通过上文论述可见,通过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以及质量,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更加科学、专业地发展,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宗旨以及目标不谋而合。然而,由于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实施的时间也比较短,群文阅读教学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谈谈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从内心深刻地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更在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语文考试的成绩。其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语文教师秉持着“成绩最优”、“教师主体”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将教师作为主体,小学生在开展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极大地打击了阅读的积极性,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师过分注重成绩会导致小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后续语文学习以及综合能力提高都会受到影响。最后,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培育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群文阅读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二)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如今,伴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个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巩固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必须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原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在确定群文阅读主题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依据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以及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阅读文章的难度以及具体数量。其次,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兴趣。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适当地引进多媒体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法,让一些重难点的问题以及知识朝着形象化以及具体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及记忆,实现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三)高度重视课后反思
首先,在进行课后反思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多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询问学生对于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的意见。对于一些科学、可取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听取并作出及时地弥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其次,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其他的语文教师来听课。在課程结束之后,可以积极地吸取其他语文教师专业性的的建议、意见。最后,教师在每一节课后,必须做好自我评价工作,通过自我审视发现课堂教学地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36.
[2]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教学,2014(10):78.
[3]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2012(01).
[4]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J].语文学刊,2012(16).
[5]张姝虹.浅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