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2017-10-21 10:41柯玲玲丁淑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晚期肺癌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柯玲玲 丁淑芳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1例个性化护理和51例常规护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个性化护理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84.3%高于常规护理组62.7%,个性化护理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结论:針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疼痛效果显著,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晚期肺癌;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对晚期肺癌患者而言,绝大部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临床上通常应用放化疗等治疗方式,但是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再加上癌症本身会引起患者疼痛,患者常常需要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因此针对晚期肺癌患者,要高度重视其护理干预,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近年来,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51例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将其作为个性化护理组;另外同期我院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51例晚期肺癌患者,将其作为常规护理组。所有患者均病理学确诊为肺癌,均为Ⅲb期或者Ⅳ期,均伴有中度以上疼痛、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及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个性化护理组:男患、女患34例、15例,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6岁,中位年龄为(48.4±4.7)岁,肺癌类型:腺癌21例、小细胞癌18例、鳞癌10例、大细胞癌2例;常规护理组:男患、女患32例、17例,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81岁,中位年龄为(48.5±4.5)岁,肺癌类型:腺癌20例、小细胞癌19例、鳞癌9例、大细胞癌3例。应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放化疗治疗,在治疗期间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实施必要的护理操作,提醒患者注意事项等。个性化护理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个性化健康教育

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一些肺癌的基础知识,包含肺癌的发病机制、进展、治疗方法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晚期肺癌,以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1.2.2个性化心理干预

患者因为病痛折磨,再加上需要长期接受放化疗治疗,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焦虑、抑郁、愤世厌俗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心理干预,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询问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放松疗法、倾诉法等,让患者聆听抒情、舒缓、优美的音乐,每日聆听30分钟,每日1次,并指导患者适当参与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每天活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护理人员要加强跟患者的沟通,争取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向护理人员宣泄自己的情绪,从而缓解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3个性化饮食干预

由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其家属为其安排科学的饮食,要结合每个患者的生理特征以及营养平衡的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提醒患者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高盐、油腻食物摄入,多食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预防便秘。

1.2.4个性化疼痛干预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应用止痛药,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充分关爱和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必要时,可以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家属多陪患者聊天,从而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当疼痛发作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用手或者枕头将胸部按住,以缓解牵拉引起的疼痛,指导患者参与放松训练,从而缓解应用。患者病情允许时,还可以让家属陪同其在走廊上或者医院内适当活动。

1.2.5个性化并发症护理

对晚期患者而言,其在放化疗期间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监测,针对脱发,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属于暂时性症状,介意的患者可以戴帽子或者假发,针对呕吐患者,护理人员要迅速清除污物,指导患者口含薄荷糖除去异味,若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时,要注意预防感染,若患者并发症严重时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医师处理。珍贵

1.2.6个性化家庭支持

由于晚期肺癌患者需要长时间在住院接受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尽量每天陪伴患者,多跟患者聊天,给予患者支持。

1.3观察指标

实施护理3个月后,评价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疼痛控制效果分别于疼痛干预前和疼痛干预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其中将VAS为1-3分判定为显效,将4-6分判定为有效,将7-10分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质量生活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BREF)进行评价,包含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四个方面,每个条目为1-5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统计应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患者例数用n表示,疼痛控制总有效率用(%)表示,用X2统计,生活质量用均数(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对比

个性化护理组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8例,疼痛控制总有效率84.3%;常规护理组显效6例、有效26例、无效19例,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62.7%,由此看出个性化护理组疼痛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个性化护理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肺癌的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诱发该病的原因有很多,属于综合因素作用,主要包括有患者自身遗传因素、大气污染、吸烟与否等有关,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咯血痰、气促、胸闷、胸痛等。晚期肺炎患者因为遭受疾病长期的折磨,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遭受巨大痛苦,因此如何才能为其提供全面护理和支持,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亟待解决的问题[3]。

在上文中,通过对51例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疼痛控制总有效率84.3%高于常规护理疼痛控制总有效率62.7%,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个性化护理是在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的一种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其提倡充分尊重患者。该护理模式将每一个晚期肺癌患者都作为独特的个体来对待,结合患者的性格、病情、心理、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等有针对性给予干预。因此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疼痛,而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美云.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149+176.

[2]钟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 18(11): 1171-1172.

[3]周淑如.临床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04):456-457.

[4]郝晓玲.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實用临床医药杂志,2 01 5,19 (23):22 3-224.

[5]林红华.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36):3324-3325.

猜你喜欢
晚期肺癌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单针道分层适形消融技术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致早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血管介入治疗难治性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