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波
摘 要: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研究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在地域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艺术在艺术语言、表现方式、审美取向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特色,不仅能够展现出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也彰显出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在当代中国画中所呈现出的独特之处。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中不仅仅局限是一个表现形式,而且它所呈现出的应当具有自己的绘画语言以及价值。在运用绘画元素时应该秉承创新、继承等原则,再结合自身的内心感受去创造具有“灵魂”的国画作品。
关键词:广西人物、国画、形式、质朴
勤劳善良的广西少数民族的人物为我最近创作的主要描绘对象,也是我生活与工作环境所熟悉的,广西聚居着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保持着古朴的民风, 人物形象朴实,单纯,他们过着自然,宁静的生活,令人神往,在静僻的世界里,他们大多数天然的具备对美的追求,美与自然天成质朴原始的融合在一起,他们有着各种独特的美: 原始之美,朴厚之美,先天之美各民族都保留着特色的风俗习惯,生活气息,文化氛围,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研究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在地域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艺术在艺术语言、表现方式、审美取向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特色,不仅能够展现出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也彰显出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在当代中国画中所呈现出的独特之处。我通过多年来对广西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传统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深入研究,想用不同的绘画视角来研究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工笔画。围绕他们的日常劳作的生活,通过日常典型性动作与细致入微的肖像画创作来表现他们勤劳,坚韧而又乐观的精神面貌。以传统工笔画技法为基础,融合在艺术研究院高研班所学的新的创作理念与工笔表现技法,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地域特色,降低少数民族色彩的纯度与明度,主要以墨色为主,在工笔画技法上做了进一步拓展与挖掘。在唯美、朴实中寻找至真之美,在此期间还通过研读国内外大量优秀美术作品与相关书籍,并结合长期自己以前创作的经验,既充分汲取传统的绘画元素与技法,又能充分融入时代与我们浓郁的广西地域特色,以工笔画的笔墨为思想,鲜活而又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媒介,锁定不断消散的广西传统民族文化,对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与内涵进行深入研习,做到朴素而又不失雅韵。以拙朴的笔触深入解构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的特质及精神内涵,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特色,坚忍不拔、真诚乐观的民族性格。画面中素材从大量的真实而又生动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写生与采风中而来,通过表现他们 真实的物象来表达他们真实的生活精神状态,从而让更多的人来熟知与关注我们广西的少数民族现状,画面主要通过深入刻画前面一对结伴而行情深意切的瑶族母子的背影为主线,年轻母亲略微回眸的瞬间来强化年轻女性背影的韵律感,并将后面的瑶族女性人物细节弱化只突出人物大的特征来烘托氛围,尽量做到画面凝重而又素雅,来表现经济大潮使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男人大量外出务工,需要靠女人像山一样支撑平时家庭生活重担的生活写照,她们任劳任怨,坚韧而又乐观的优良品质。时代的发展使我们看到民族服饰与民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民族特色变得也日益稀少,希望自己的创作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与关注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生活状况。现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处于既要面对现代化的观念引入,又要从传统出发,立足传统,彰显民族性意义的处境。只有以民族的文化特色为出发点,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民族性。
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越发感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的普遍使用成为我们感知记录生活的主要媒介,给我们的绘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的感情在机器的另一端变得逐渐冰冷与淡漠,描摹与制作性的过多依赖变成了现代绘画不可回避的诟病之一,工笔画的写意性变得越来越被重视。相机的发展使我们在表现对象方面使画面变得更加精致细腻,然而面对着那一张张诚挚真诚的面孔缺少了内心深处的感动与良知,只是变成我们相片某一瞬间的定格,作品表现的素材而已。现在绘画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关注与刻画变得越来越弱化,更多的精力放到衣服花纹服饰等表面效果的制作上。依赖技法多一份,感情就会少一分。触动人心灵的作品越来越少,有的只是照片的堆砌,画面气息也变得越来越纤弱。坚持画写生,让艺术回归本体,既练了手艺,又随时保持画者观察事物、体味生活的敏锐性。速写能够简单而又便捷的表现着画者瞬间情感的生命轨迹,让人变得安静与惬意。对速写的大量练习也是我们工笔画家需要注意的问题。艺术最过多的强调神似与意蕴的同时,忽略了最基本的造型规律的重视。至少现在自己感觉自己还有许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造型的准确性、生动性、自如性,工笔的笔墨技法如何与形体更好的衔接、如何把控大场面人物的组合能力等等。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一方面感受着都市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丰富的艺术信息,另一方面,也总是意欲摆脱现实生活中物欲对于精神的干扰,希望寻得心灵的纯净与安宁。现代以来艺术形式语言的演变一方面丰富了视觉艺术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语言的堕落”,使艺术语言丧失了对事物的本质进行传达的能力,沦为一种对浅显的表象进行抄袭的工具。语言统一性的消失反映了世界整体性的破碎,在这个进程中,绘画的意象变得茫然。因此,建立一种内核更加坚实,语素更加有机的艺术形式,也成为对艺术语言的一种救赎。!
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国工笔人物画民族性表现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创作还太少。由于大多数艺术家的收集素材更多的趋于瞬间照片的扑捉,缺乏长期而又深入的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创作中太多的关注了他们的服饰与色彩,注重画面的效果,对他们真实精神状态描绘的还太少。中国画民族性表现的探讨势必会引起现当代中国画艺术家的广泛讨论与践行。西方现代绘画理念的传入,使得中国画创作与其他异域文化相互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画对于民族性显现的要求越发强烈。这种发展趋势同样在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中表现明显,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民族性显现更多的是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既要在新的视域下完成对新思路、新表现方法的吸收和借鉴,又要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于积淀千年的传统的延续。通过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将广西中国人物画在当下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对于中国民族原生态的发掘与传播有着推动的作用,对于中国传统笔墨风骨继承与题材新形式的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审美动力,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绘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融合的生动记载与传播。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呈现出更多更有力度的作品将广西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创作能够提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高松庐《中国画浅说》.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89.9
[2]张江舟《思与境偕》.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1
[3] 玉林《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9
[4] 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5] 将玄怡《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
[6] 陈守义《材质,构成,表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