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要] 该研究通过构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并组织科室全体成员参与执行,初见成效,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干预机制;急诊科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6(b)-0127-02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safety intervention mechanism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ll members of the departm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 initial result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edical disputes and other care adverse ev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ursing safety; Nursing quality; Intervention mechanism;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始终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题与重心。护理安全涉及到护理不良事件,不仅会直接威胁到患者安全,影响到护理质量、延长患者康复进程,还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引发医患纠纷[1]。急诊科的护理工作量较大,为高危因素科室,容易出现护士服务态度欠佳、预分诊错误导致的病情延误、抢救病人中的操作不准等导致的医患纠纷。因此,急诊科的护理安全需要科室人员齐抓共管,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2015年1月起,该科室通过构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并组织科室全体成员参与执行,初见成效,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现具体汇报如下。
1 构建与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1.1 构建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网络
在护理部的组织下,急诊科成立由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和责任护士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网络。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全权负责科室内外护理安全管理,及时通报安全隐患,组织分析讨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高级责任护士和责任护士担任组员,主要职责是协助护士长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班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并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工作会。
1.2 建立完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是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与保障。该院护理部重新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急诊科针对科室患者的特点,对各类风险防范的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对科室各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标准和重点做了重新规定,并且在各项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提高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点[2]。
1.3 加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培训考核
护理安全涉及到护理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与每一个护理環节。因此,全体护士必须重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统一认识,主动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培训考核工作。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培训考核采取岗前培训和定期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护理风险事件的识别与预防、患者与家属的健康宣教等。考核方法主要有:由护士长负责考核验收,1~2次/周,采取业务学习或晨间提问的方式,要求每位护士都能做到熟悉护理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掌握护理风险防范的各项技术,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的实施
为确保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应充分发挥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针对急诊科患者的特点,对入院患者做好危险因素的评估,确认为高危人群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做好健康宣教,以书面形式告知注意事项并签字。对存在有意外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床头建立警示标识。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人,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所管床位患者的风险管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积极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坚决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①对跌倒高危患者,首先要提供安全的住院環境,在患者活动区域安装扶把手,地面保持干燥,卫生间、洗手池放置防滑垫,患者应尽量避免单独走动,必要时卧床休息;对坠床高危患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床栏、束肢带加以保护;对服用药物影响血压和认知功能的患者,应耐心做好安全教育,指导患者要缓慢起立,扶稳床栏或有人搀扶,防止跌倒;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床头贴上药物警示标识,写明过敏药物名称等。
②对自行改变体位有困难的患者,做好病情评估,建立翻身卡,按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患者局部体位长期受压;及时帮助大小便失禁患者进行清理,保持局部清洁,同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干燥;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制定膳食计划,加强营养支持,如有必要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可行中心静脉置管。
③对危重患者要做好动态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在班交接时应作为床边交班的重点内容,督促每个护士、每个班次都认真执行,每日由护士长督导核查,同时在薄弱时间段(如周末、节假日、夜间)由护士长和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值班把关,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指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在每月护理安全例会上进行讲评,并与奖惩挂钩。
2 结果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实施前后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上报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健全有效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是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有力保障
急诊科的病情特点是病情危急或危重。因此需要针对这些特点不断修订和进一步完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该科自2014年7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以来,取得较好效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3.2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加强护理工作的自我监督
相关研究显示[3],操作规程的不规范是导致护理意外事件的主要因素。严格遵守和监控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是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健全完善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以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使护士能认真审慎地执行相关制度和规章。只有每个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严格把握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才能控制不安全因素,杜绝护理安全隐患,防微杜渐,确保患者安全。
3.3 建立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和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根据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特点,改进和完善护理服务流程,严格培训考核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制定风险预案。强化护士护理安全培训,要求护士全面掌握护理工作流程,熟悉风险预案,加强对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理解。培养护士养成多思考、多分析的良好工作习惯,督促护士主动学习,并将护士掌握风险预案的情况纳入质量考评。加强低年资护士和新入职护士的护理安全情境模拟训练,要求护士熟悉并掌握如何处置风险,提高护士应急应变能力和处置风险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将理论指导与言传身教紧密结合,启发和引导时应注意针对护士的个性特点,取长补短,指导护士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交流能力,学会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以提高护士评估安全问题的能力[4]。在护理工作中,應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引导护士多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增进护患之间的支持和理解,不仅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而且也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设诉率,提高护理质量。
4 小结
护理安全始终是护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急诊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且患者病情急或重,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规范的护理工作、严格的安全管理可以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临床诊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急诊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加强全体护士的在职培训,严格规范和监督护士的护理行为,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小芳.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隐患及其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96-97.
[2] 胡萍,张来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3,13(3):80-81.
[3] 金珠凤.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84-85.
[4]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護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5(15):2013-2016.
(收稿日期: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