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工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

2017-10-21 20:12白雪
科技风 2017年8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

摘 要:陕西省教育厅于2012年7月讨论通过了《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自此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列为十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校根据该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与创新。本文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从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教育平台完善三个方面对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如何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化工原理;思想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平台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化工原理》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工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连接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1 ],它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重视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实践环节。随着化工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设备以及个人认知理念的更新,传统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呈现出诸多不足,不但限制了课程建设的发展,对化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化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其中,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化工原理教学已成为化工行业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初期,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阶段,着力于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硬件的配备,多媒体教学一时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与传统教学相异的良好效果。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教学工作者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和突破,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探索并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对于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达到深度融合,本文从三个重要环节入手,探讨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以期抛砖引玉。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前提——教育思想创新

高等教育应始终秉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当下教学应采用双重视角,在教学活动中,时刻体现教师是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推进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所谓创新教育思想,是将学生视为能力体系,采用互动式、自助式、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着力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培育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致力于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性与连续性,从而有效培育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内容——信息化改革

强调教学内容应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形态,提高教学领域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针对课程理论知识内容较多、教学课时有限以及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进行“反转”[ 2 ],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中,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微课”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备受关注[ 3 ],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典型的知识点,将各相关领域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后开展教、学活动,使授课环节更加生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二)教学对象——个性化改革

就化工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所谓工程意识,就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脑利用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原理以及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对外界人和物、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选择、利用与优化的过程[ 4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方法很多,其中,完善实验条件、增加实践机会、在教学环节贯穿工程意識、树立工程技术观念等[ 5,6 ],都可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新颖化,教学形式多样化和加强实践教学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已成为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7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强大后盾——教育平台完善

构建化工原理“微课”资源[ 8 ],不断提升其主题的鲜明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将Aspen plus模拟软件应用在化工原理教学中[ 9 ],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工程实例;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课程考试制度,完善考核制度的合理性[ 10 ],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若条件容许可实行开放式试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 ]。

参考文献:

[1] 沈复,李阳初.石油加工单元过程原理 [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6:1-3.

[2] 艾常春.现代教育模式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237-238.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 李秋莲.工程意识和工程精神的内涵与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3,02:9-12.

[5] 张瑞,刘献明.论高等师范院校工科生工程素养的培育[J].山东化工,2013,12:165-167.

[6] 顾晓利.化工原理教学中突出工程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 01: 13-90

[7] 廖益强,陈礼辉,黄彪,陈彦,卢泽湘.化工原理教学中學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1,03:211-212.

[8] 张琪,韶晖.化工原理微课建设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88-189.

[9] 张春勇,郑纯智,汪斌,张国华,文颖频,张纪霞.Aspen Plus软件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9:78-81.

[10] 王士财,刘赫扬,成忠.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05:400-404.

[11] 焦纬洲,刘有智,袁志国,祁贵生,高璟.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3:166-168.

项目:受校级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DK2015-73)

作者简介:白雪(1989-),女,延安大学化工学院,助教,博士。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