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杰 张万琴 马宝林
【摘要】数学属理,诗词属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却有相通的地方。数学入诗,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诗词的数学化解读,则别具韵味,引人入胜。总之,数学与诗词互相渗透融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数学 诗词 意境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21-02
“数学”一词在希腊文中的最初意义相当宽泛,是“学到的或理解了的东西”,只有到了亚里士多德时代才开始专门化;而“诗学”的最初意思是“完成的、做好的、或取得的东西”。因此有人说“数学”和“诗学”对公元前4世纪以前的希腊人来说,很可能指的是同一件事[1]。这说明数学与诗词同源,是数学与诗词融合的有力支撑。到了现代,由于数学和诗学在各自领域不断深化发展,使两者“貌离”,然而通过用诗的意境去解读数学,用数学的思维去解读诗词,仍可看到两者的“神合”。
一、数学与诗词融合研究综述
数学与诗词的融合研究由来已久。严加安在《数学如诗》中从数学与诗歌的理念、形式、对偶与对仗、直觉与想象、美感、境界等方面论述了数学与诗歌的共性,为数学与诗词的融合提供了方向和理论依据。徐利治在《数学美学与文学》中指出:文学造型使用语言文学表达典型,数学造型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模型或模式,数学的符号表达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字,说明数学与文学同源以及两者相融合的实质。陈德华在《中国数学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中,从我国古算诗说起,到当代数学诗诀,研究了数学诗题融合的发展与过程,指出诗歌是数学与文学的文汇,是数学家与诗人的和谐统一。张奠宙在《数学和诗词的意境》中指出数学和诗词的内在联系在于意境,这样的意境使数学家和文学家可以彼此相通。吴庆华在《浅谈古代文学意境的数学化解读》中,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解读诗的意境,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数学意境。
二、数学入诗,让诗的意境更加独特
宋朝理学家邵雍曾有五言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诗把数字1到10写进诗里,读起来朗朗上口,村落、亭台和野花简单组合出一幅静美的乡村的意境。郑板桥也有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诗人把1到10按顺序嵌入诗中,描写了雪由小逐渐变大的过程,后两句用“千”“万”夸张的方式描写了大雪满天飞的景象。以上两诗都是数字从1到10入诗,那“一”字的连用,则使诗更有韵味。如李白的诗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三个“一”连用,把诗人喝酒酣畅淋漓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说明诗人酒量之大,高兴之至;三个“一”连用,也给读者无穷的联想:诗人到底喝了多少酒,高兴到什么程度.....马宝林教授在河南科技学院数学文化节开幕时作过一首诗:一撇一捺一天地,一生一死一朝夕。一腔热血一头颅,一声呐喊一世纪。作者在诗中用了10个“一”,从空间上说,人是顶天立地,从时间上说,人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拼搏,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不易。古代诗人也常用“千”和“万”夸张的手法表达诗的意境。如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和“万”连用,大地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的雪地便跃然纸上;又如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有山上鸟的和路上的人都没了踪影,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使读者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当时孤独的心情。
三、古诗的数学化解读,使诗的意境更具深意
我国古代的诗歌意境丰富无穷,若用数学的思维去解读诗词,便得到不一般的意境。数学家徐利治在讲极限时,常引用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让大家体会变量趋近于0时的情形[3],化抽象的数学定义为生动的自然景观,恰到好处,让人容易理解,也让读者对“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在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若用数学去解读这句诗,就是落日与地平线从相离到相切,再到相交,则正好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解读为数学中的点动成线;“横看成岭侧成峰”则可以解读为数学中的三视图;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流下的瀑布看成一条曲线,河水看成曲线的尽头,所有的水都向一个点汇集,则刚好是数学中“单调有界必有极限”定理的情形。再如苏轼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可用有限覆盖定理去解释:湖是一个有界闭域,所有的荷叶为一个开域族,则有限个荷叶(开域)就可以把一个湖(闭域)覆盖。在河南科技学院数学文化节的数学三行情诗大赛中,很多作品诗意优美又带有丰富的数学元素。如三行诗:爱//[你,我],在数学中“”读作属于,此诗读起来就是“爱属于你我”;再如诗句:我只是个群/而你是个环/但我会努力成为你的理想,诗中“群”“环”“理想”是《近世代数》中的概念,集合满足不同的条件,则会从群到环再到理想。这种用镶嵌数学元素的方法写诗,怎能不使学生喜欢数学?怎能不使数学变得有趣?这样的数学与诗词的融合,是数学的学生独有的浪漫,唯有数学人能懂。
四、结束语
数学与诗词看似没有丝毫关系,但通过数学入诗和诗的数学化解读使之相互融合,可达到“数学入诗,诗中有数学”这样完美的效果,使数学不失诗词的意境美,诗词又不缺乏数学的理性美。
参考文献:
[1]汪晓勤.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3):16-21.
[2]严加安.数学如诗[J].科技时报,2013,31(13):3.
[3]徐利治.数学美学与文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5-8.
[4]陈德华,任军奇,赵鸿.中国数学诗歌的起源与发展[J].大理学院学报,2010,09(4):13-16.
[5]张奠宙.数学和诗词的意境[J].世界科学,2007(2):48-48.
[6]吴庆华.浅谈古代文学意境的数学化解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5):150-151.
作者简介:郝晶杰(1991-),男,河南林州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学科教学及数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