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
【摘要】高等數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是学生最难以把握的一门课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以问题驱动来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过不断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降低学习难度,巩固知识体系,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对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层数学教学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03-01
一、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引线引导学生假设答案,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常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如下几点优势:
1.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学习、会学习,还要能自主学习探究,学会创新。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再是向学生传授固有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1]。总之,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数学知识体系,更好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该模式的运用可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对问题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自觉主动分析与思考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后会提高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探究深层次问题,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高校教师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股脑讲解各类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低下;而教师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可以设置不同难度与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可以根据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利用网络等工具查找资料,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有其他方面的技能,为后期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2]。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是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如何通过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问题的挑战性和意义性,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时,应该结合教学目的和数学内容特点,合理设计问题。首先,抽象数学的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追本溯源,对抽象数学知识对应的物质原型进行寻找,以“积分概念”为例,其中包括定积分、二重积分、广义积分等,这些概念在表现形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本质上都表示的是特殊和式的极限问题。在引入还原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与物理中不均匀密度的构件质量具有密切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际物理问题来理解相关概念。其次,根据直觉设计问题。高等数学中的部分定理和概念是在直觉思维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例如:对格林公式、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中蕴含的积分关系和结构特点进行比较后,可以通过直觉猜测曲面方程和二重积分之间的类似关系,然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最后,以旧带新。
2.问题的分析
问题分析是教学的关键性环节,这也是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环节。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使教学重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形成递进式与波浪式的教学结构,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抛砖引玉。教师应该以中心问题为依据,恰当创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而不是急于给出问题答案,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诱导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第二,循序渐进。教师必须要对问题次序进行精心安排,特别是难点和重点内容,指导学生依次解决这些问题来突破障碍,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问题驱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高等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恰当设计问题,驱动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滕吉红,黄晓英,袁博.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04:89-90.
[2]袁勇.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理工类高等数学中的应用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82-85.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