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管见

2017-10-21 00:37吐尔逊阿依木·塔西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主体性语文教学

吐尔逊阿依木·塔西

摘要:高中学生就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研究学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性;提问艺术;研究学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尤其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以下是我语文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想法,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

1.平等。高中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2.公平。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一样的,都有功必赏,有错必纠。

3.期待。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需要教师细心挖掘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因此,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学生的认知就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上,而是要对学生充满期待,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督促学生进步。

4.和谐。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情感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加强知识的互动,还要进行情感的沟通。因为这些积极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与推动作用。

二、提高提问艺术,调动学生主动性

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此时开展探究活动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在精心设计好问题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课堂提问的技巧,可以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使课堂提问更富于成效。

(一)根据不同课文及问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问法:

1.书面提问。适用于课文预习。把设计好的问题印在预习提纲上,让学生带题求解,课上检查预习效果,进行交流订正。

2.设情激问。讲课中在某些需要提问的地方,引而不发,不把问题直接提出来,而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创设出某种情境,把矛盾显示出来,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讨论明确答案。

3.换向提问。适用于教材中看似无疑的地方的提问。“换向”包括:(1)由顺向换为逆向,如:不问作者这样写为什么好,而问不这样写行不行,为什么;(2)由单向转为多向。由于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有时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乃至数、理、化、生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既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又有利于沟通各种知识的联系;等等。

4.连锁提问。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学生既细致地了解了问题的构成,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又有助于养成寻根究底的良好学风。

(二)积极创设点拨时机。

有些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太笨了”“点而不通,拨而不开”。是不是真的学生太笨了,无法启发呢?其实不然,这只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相机诱导”而已。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还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否则,无论怎样点拨,都会白费功夫。大家都知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时候,就是我们进行点拨的最佳时机。不过,点拨的时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运用朗读、激趣、移情等方法去创设点拨时机。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来描述语言,并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得教学枯燥,内容单一,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激情。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视听效果,更能展现文字的魅力以及语文的魅力,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展现途径多样。多媒体可为我们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这对于以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飞跃,且其表达的方式更为多样化。

2.信息种类丰富。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种类主要是文字,还有少量的插图。而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将图片、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素材综合呈现,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直观信息,从而为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意境更优美。多媒体可以真实地再现文本意境,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社会人文、风俗习惯,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成共识。这样更利于学生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纯粹地学习文本;更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四、尊重学生,研究学情

1.真诚地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主题,是成功的秘诀。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将自己的爱心与真心献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热爱,让全体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与雨露下,以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来换取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以这种积极的情感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而转移到对学科的学习态度上来。

2.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不是成人的附属,而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尊重学生,与学生一起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公平对待学生。学生因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不能单纯地以成绩的好坏而评价学生,成绩好而喜,成绩差而厌,而是要一视同仁,体现公平公正,对全体学生充满心理期待,客观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公平与公正。

3.深入研究学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学情,包括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学情与具体的教学内容间找准最佳结合点,使教学目标更富科学化与合理化,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动力与行为,促进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4.深入了解教情。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不是生硬地拼凑在一起,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不能将三维教学目标强行放在一起,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契机,渗透三维教学目标无形。

总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悦,学有动力,学有成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主体性语文教学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