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摘 要: 本文从民办高校人才培育的特点和目标入手,剖析当前民办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现状,倡导构建民办高校思政实践教育的新模式,回归课堂教学;强调文化育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就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我国民办高校和公办院校一样担负着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任,但由于学校性质、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人才培养责任更艰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其针对性、实效性更应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民办高校人才培育的特点及目标
1.民办高校人才培育的特点。
民办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教授技能的阵地,更是塑造培养学生价值观的熔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熔铸大学之魂、构建大学之道。
高校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尚未完善、价值观尚未形成、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急需正确引导。民办高校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需对学生科学定位准确认知。相较于公办院校,一些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易出现迷惑状况,丢弃大理想大情怀。民办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机制灵活的办学优势,结合学生实际,牢牢把握住关键环节、关键内容、关键人群和关键阵地开展思政实践教育。
2.民办高校人才培育的目标。
民办高校面临着学生就业难、学校发展难的困境较为突出。围绕“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一永恒主题,民办高校更应结合发展实际,学习、借鉴公办院校在思政实践教育过程中的丰富经验,持续探索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实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切实做到“立德树人”。
人才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办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思路,着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回应学生关切,真正把思政实践教育落到实处。
二、一些民办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缺乏系统。
某些民办高校注重专业课程建设,未能从顶层设计上把思政教育实现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覆盖,导致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脫离。部分民办高校未能从观念认识、教学投入、课程改革和人才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导致培养的学生出现“德”与“才”的双重缺失。
第一,思政课程设置单一,内容体系僵化。习主席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不能直接吃,最好的方式是将之溶解到实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目前某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陈旧的教材和理论层面,课堂话语体系缺转换、语言表达缺底气、话语内容缺地气、话语入心缺温度。特别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未能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为数不多的实践项目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未能从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上发挥作用。
第二,专业课程缺乏黏性,德育功能薄弱。一些民办高校的专业课程过于强调“专业性”和“应用性”,偏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未能形成高校“大思政”的全局性思路。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和通识课程各自为政,未能结合民办学校的办学实际和专业特色,把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及法律素质的培养贯穿各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这是目前民办高校在课程设计上的一块短板。
2.配套制度急需完善。
对学生而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健全,难以从认知能力角度检测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以知识型评价为主,就业率是最直接的印证。以考分评判学生优劣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行及能力素质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课程地位和辐射强度。无论是学校管理部门还是第三方参与机构(以用人单位为主)都未能构建思想实践教育的配套评价机制,甚至未能做好提供思政实践项目的机会、场地及资金支持的基础性工作,也就难以真正夯实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对教师而言,配套激励机制的缺乏难免降低思政专职教师的进取精神和奉献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更直接。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影响高校尤其是民办院校的思政教师积极性发挥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业压力大、待遇不高、评价考核不合理。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把“完善教师考核管理服务机制”、“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推进。
3.教师队伍建设失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思政教学创新的起点。近年来,思政课程已经实现民办高校的全覆盖,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到位息息相关。
首先,部分思政教师缺乏理论自信,其中包括少数思政理论课教师。可见部分思政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真懂、真信、真学。其次,教师队伍的人员配置不达标。民办高校将人力、物力和财力专注于和学生就业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和实践项目,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此类着力培养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隐性教育课程较为忽视。表现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些非马列、思政专业的教师随意兼课,偏离主旨的泛泛而谈无法保证课程的思想深度和理论厚度;思政专职教师数量明显不足,部分高校无法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思政课程师生配比,强行大班化教学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进修机会较少、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挫伤其积极性、获得感的同时,也降低了职业认同感。endprint
三、构建民办高校思政实践教育新模式
1.回归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繁多,但课堂学习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无可替代。高校要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深化教学改革,首先就是要回归课堂,用足用好课堂,走出传统课堂单向灌输、照本宣科的困境,强化问题意识、创新教学方法。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以“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的生动形式,由一线教师直接回应学生关切,让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讨。民办高校应立足教学实际,采取专题式、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及做什么样的人。思政教师应以此为着力点开展形式更多样、主旨更聚焦的教学。
2.整合内外资源,构建高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要扩大民办高校思政实践教育的影响力,就要树立“大思政”思维,在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推动其他各门课程和各个阵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学校各项资源、各门课程都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释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匹配,课程考核和人才培养的共进。加强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建设,着力打造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且发挥示范效应。基于完善的配套机制,可在本校建立“协同育人中心”,通过“政校协同育人、校企协同育人、家校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思政实践教育的质量。
3.优化师资结构,打造立德树人的高素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教师明确提出了“四个统一”的要求: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优化民办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就是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對于思政教师而言,更要坚持学马、懂马、信马、用马的本色,把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光荣使命、终身追求,善于将信仰的力量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应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科学引进、激励和考核高学历高学位人才,通过制度完善和经费投入保障教学、科研和育人的齐头并进。
4.强调文化育人,创建民办高校特色校园文化。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又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部分院校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主题相关的节日庆贺活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悦读经典”活动等,因地制宜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当然,民办高校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同时,可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人格的完善、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滋养。江苏省共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1家,数量超过全国其他省区市,位居全国第一位。民办高校要用好用活这些红色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帮助其确立坚实的理想信念,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国毅.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6).
[3]房三虎,张永亮,谢青梅.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4).
[4]孔颖.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
[5]王诗成,陈邦权.教育应用型大学建设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探讨[J].延边党校学报,2011(12).
[6]李国毅,王为一.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和平台建设研究》(2017SJBFDY725)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