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李婧
摘 要: 高校培养人才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概括出提升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应用能力 提高措施
强化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推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学习汉语不仅是说话和写作的需要,还关系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本身有义务指导大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打个比方,一个学财会的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未必只与数字账务打交道,定期的财务分析、财务总结要求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写作能力。因此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
一、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淡薄。书写笔顺颠倒,繁简字混用乱用,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汉语拼音拼写不规范,诸如此类的毛病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通病。此外,在思想观念上,大学生不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二是汉语学习热情下降。作家余光中就曾在《哀中文之式微》一文中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这种状态和在当今找到一个“含金量”高的工作更需要英语和计算机的观念有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某些学生会忽略汉语基本功的训练,不会把精力放在用字造句和纠正错别字上。
三是字词使用能力堪忧。有人曾对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的文字表达能力的现状做过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大学生文字能力还可以的占12.3%,有70.4%的人对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满意。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汉语词汇量贫乏;写作能力低下;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文字书写不工整,缺乏美感。
(二)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分析
一是相关政策的偏颇。目前学生之所以不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现在整个社会重理轻文,从科研经费上就可以看出,教育部拨款,理工科的研究经费数额巨大,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经费则要少得多。
二是社会用字的混乱。社会大环境对给学生语言文字的使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使得传统的语言文字受到挑战。大街上各种广告标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即使在政府的大型宣传标语中,也时常有不规范文字出现。
三是网络语言的滥用。网络的产生除了更新传媒手段外,也给汉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网络语言严重冲击了当今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厦门大学教授李如龙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语言,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苗头。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滥用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是语文教育的症结。大学生入学前已接受了多年的语言文字教育,从理论上说,对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某些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不强。在中学阶段,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应考科目的学习上,很少潜心研究汉语;目前高等学校忽视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比如从课程设置上看,某些学校很少开设或没有开设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作为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唯一课程“大学语文”,在某些高校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二、提升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措施
一是增强对民族语言的认识。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语言是一种使用工具,更是一种社会文化。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如果过于强调外来的语言,就会淡忘自己的语言之根,影响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无意的自我贬损是对民族文化的不珍惜、不重视,会使下一代缺乏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导致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倾斜。
二是引导大学生重视汉语学习。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语言法律政策,但由于推广不普遍、贯彻执行的力度不大,加之英语对汉语的冲击、社会用字混乱、网络语言滥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汉语弱化、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频频发生,但这些现象要避免不是靠个人或某个团体就能扭转的,需要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在问卷调查中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认为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应将汉语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引入课堂,设置一些汉语等级考试”,中文专业学生认为“在汉语专业应增设等级考试”,或“设置相关考试,高考加试语言文字类科目”等,无疑设置汉语的等级考试不失为培养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还应继续重视对普通话的推广,注意制定社会语言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性的规范标准,强化民众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民族意识。
三是强化大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高校要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范。要利用课堂、讲座等机会,向学生宣传、介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国家颁发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给学生提供规范用语用字的参照。高校教师要率先垂范,教学语言要严格规范,从而使学生重视语言规范。
四是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大学校园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语言文字角度看,写字教学更具有代表性。对大学生进行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在写字教学中,首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心正则笔正”(柳公权语),养浩然之气,去甜媚之俗,习字的过程与德育的过程是一致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书写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是搭建提高语言文字素养的平台。不仅要让学生真正愿意学习,还要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比如举办学术讲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或是举办一些带有人文关怀的活动,可以由文科院系发起,面向全校开放,并长期坚持。学校可以考虑出一些经费,给学生鼓励,这些活动有助于形成氛围,在氛围的带动下,让学生有热情、有兴趣、自觉地接触祖国的文化,而不是因为课程必需。另外,多举办名家讲座,让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对人生、对文学的理解,学生收获会很大。学校还有诗社、文学社、戏剧社、书法协会等,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语言文字素养的平台。
六是增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要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以从引导他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入手,从语言大师的作品中扩大词汇量,领悟语言应用技巧。阅读的过程就是收集材料的过程,要善于比较、鉴别,并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通过认真细致地筛选,把有用的材料运用到说、写中来。目前,在高校中,与英语应试技巧相关的书籍十分走俏,而文学作品则少人问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看文学作品是空闲时的休闲活动。要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阅读是关键,然而,目前某些高校虽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写作训练,却忽略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他们的写作训练效果不佳。
七是开展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还要通过科学训练才能得以提高。因此,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把精力放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上。无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要加强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两大阵地,全面开展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魏晖.国民语言能力建设刍议[J].语言科学,2014(1).
[2]李爱华,汪飞雪.谈师范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陈慕贞.实施“教学做合一”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6).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16G365)研究成果;黑河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RWY201602)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