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琳
摘 要: 在中国古诗词中,意象是作者融入感情和思想后反映身处时代社会状态和人文情怀的产物,其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以福柯尼耶和特纳为代表的认知学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构建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阐释了《桃花源记》英译本中的意义建构、意象再现和空间建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深刻剖析诗词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及英译策略。
关键词: 概念整合 隐喻 意象再现 空间建构
1. 引言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社会属性,他概括语言特征时明确指出:“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社会给予这些关系以意义。”文字不仅是固化的语言,更是语言的沉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因社会存在而产生,它孕育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语言交际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隐喻式语言,中国古诗词的意象言简意赅,文学色彩浓厚,导致译者翻译难度增大,因此英译古诗词不仅是对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更是一种挑战。
许多著名的中西方学者、翻译家都对《桃花源记》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在其英译本中,较著名的来自林语堂、英国汉学家A. R. Davis、James Robert Hightower、罗经国、方重、许景城等。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汉诗英译策略的分析中,探讨隐喻意象在《桃花源记》中的表现形式、隐喻性建构及翻译策略。由于语言背景及文化领域的差异,学者们对意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2.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对汉诗英译的影响
概念整合也称融合理论,以福柯尼耶和特纳为代表的认知学家提出,研究人类思维中概念迭现和整合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概念整合视角下的隐喻认知是在概念整合网络中多空间的复杂映射,它是一个动态实时意义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认知思维活动。
在对诗歌等文体进行结构分析时,概念整合理论能够为这些语言现象的分析提供新的理论支持。诗词的灵魂是意象,是作者借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些隐含意象的展示,巧妙地把丰富的内涵传递给读者。它可以对作者背后的心理认知透彻分析,这对于加深对隐喻的认知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桃花源记》中文化意象的隐喻性建构及英译策略
从词汇学和修辞学角度看,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约翰·赛尔在论文《隐喻》中有非常标准的论述:“隐喻意义总是言说者的言说意义。”《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桃花源”成为陶渊明留给后人探究的一个重要文学意象。古诗词之美美在隐喻式的意境,《桃花源记》所体现的奇妙之处在于作者通过隐喻这个建构意境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君权社会进行大胆的批判,可以说古诗词中的这种意境是隐喻性的。对于译者来说,我们需要探究的是作者的言说意义,它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译文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3.1意义建构与翻译变通
语言不仅表现为词汇句法特征,还包含文化、历史、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在其特定时期、特定场合都被赋予丰富的意义。福勒指出,严格来说,词一旦脱离它原来所属的范畴,而用于新的语境,隐喻便出现了。据此,几乎所有的词不表示一种具体的意义时,就可以表现出隐喻性。在古诗词中,作者往往将各种文学表现手法与修辞相结合展示内心的丰富感情。《桃花源记》的语言虽平淡清新,通过陶渊明在作品中为读者勾勒的虚拟情景和意象完成“桃花源”的隐喻意义构建,使读者体味出他寄情田园、淡泊名利的闲情逸致。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任何译者都不可避免会遇到因地域、宗教、价值观及风俗习惯造成的文化差异。翻译即文化的翻译,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在《桃花源记》译本中,不同译者对标题的理解不尽相同。
例如:林语堂:The Peach Colony ; A. R. Davis:Peach-Blossom Source; James Robert Hightower: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此處,“源”指世外桃源,人迹罕至的地方。以上三个英译版本中,Hightower选择了带有“水源”含义的“spring”,Davis使用的是“Source”,林语堂选择了“Colony”一词。在题目的翻译中,林语堂明显更胜一筹,由此可见,林语堂的标题翻译更能给英语读者减少由于不同背景文化造成的理解障碍,从而实现意义、形式及文化意境的对等。
变通属于一种特殊的翻译方式,基于原文寓意做出适当调整,使译文与原文更加贴切,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译者通常根据各自的语言背景和文化,采取不同的变通手段对原文进行表述和阐释。
3.2意境再现与翻译转换
在汉诗是否可译的问题上,国内外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朱光潜先生就认为:“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张胜,中诗以简隽胜。”应该说,译者就是通过转换两种语言促成跨语际交流,因此诗词是可译的,但这种可译性是有限的。在这个限度内,我们衡量译作的标准除了要考虑表达内容和形式外,还要看译作是否传达了原诗的意境。正如奈达所说:“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言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汉语古诗词中的句子短小精练,意义深远。译者需要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遵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词汇和句法的转换,才能使译文传神达意。《桃花源记》出现了许多文化隐喻的表达,恰当地进行词语的增减和句型的转换才能有效传递原文的意境。
例如:原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佁然自乐。
林语堂:The dress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ere like those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ted.endprint
原文中“黄发垂髻”一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在这里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此处“黄发”指长寿的人,长者;“垂髻”指的是垂下的头发,意指小孩。林语堂译文在保留原文形象的同时也准确阐释了深层次含义,只是在此处的处理虽去掉了原文形象,但有些过于直译。
3.3空间建构与翻译补偿
通过对“桃花源”、“落英”等意象的描写,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了一个祥和、平等的世界,折射了当时人们精神上的无奈、痛苦和恐惧。作者利用语言文字为读者建立了一个阅读和思考的想象空间;优秀的译者创造出的新文本达到和原著类似的读后感和感知空间。通过阅读译文,读者能够了解和体会到与原文相同的感情色彩和语言魅力,这就是译者为读者营造的艺术情调和想象空间。“由于这种情绪语境,文学作品才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
但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信息、意义、语用功能、文化因素等的丧失不可避免。翻译补偿是针对翻译缺失造成文化缺省的一種补偿手段,具体可以表现为注释、语境增译、省略等。奈达认为通过翻译补偿,翻译对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例如:原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许景城:When they asked what dynasty it was at present, they had no idea there had been dynasties such as Han, Wei and Jin.
林语堂:They had not even heard of 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 not to speak of the Wei (third century A.D.)
Hightower:They asked what the present ruling dynasty was, for they had never heard of the Han, Let alone the Wei and the Jin.
通过以上三个译文我们可以看出,其他译者都采取了音译的方式,然而在没有相应历史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这有可能造成英文读者的阅读障碍,林语堂采用注释的方式,使朝代的概念不那么明确,加注内容靠近读者的语言习惯,阐释更加明确。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桃花源记》中大量奇特的隐喻表达,阐释了不同英译本中意义构建、意象再现、空间建构三个层次的形成过程,用实例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构建的支撑和解释力。对这些隐喻性意象的深层阐释,不仅能使读者体会出诗词中隐喻意象产生的背景及特征,而且能更好地解释这些意象所反映出的社会根源和作者的思想意图。
参考文献:
[1]A. R. Davis. Tao Yuan-ming: Volume I: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