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
摘要: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平时注重持之以恒的积累;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三、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环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积累;训练;实践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学生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农村缺少说普通话的环境,家长语言的不规范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农村数目众多的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应有的语言交流,年老的爷爷奶奶与孩子的交流往往是不规范的;家长不够重视,孩子没有阅读积累的习惯。因此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从一、二年级抓起。
一、在平时注重持之以恒的积累
语言表达需要积累,没有积累也就没有倾吐,没有吸收也就没表达。在农村,多数家长都不会陪孩子阅读,所以刚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没有阅读习惯的,他们甚至没有适合他们的读物。因此,刚刚入学时,我会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适合他们的读物带到学校,由我陪学生们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进行阅读。阅读在起初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们既不认字也不会拼音,因此阅读兴趣索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会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十五分钟左右,然后,我会在阅读最为认真的学生中选一本书给大家朗读。我读书的时候生情并茂,表情夸张甚至手舞足蹈。从学生兴奋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已经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然后,再让他们自己阅读,逐渐调动阅读兴趣。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谈谈阅读收获,注意引导学生说话完整规范。我会经常将我和学生阅读的视频发在家长的微信群中,这既是在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是教给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方法。随着语文知识的积累,学生会拼音能认字之后,我会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阅读半小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为有了之前的工作,家长们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多数家长能临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起初这是个任务,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就会成为他们的习惯。另外,每天下午上课之前,我会让学生提前十五分钟进班趴桌休息,在室外玩闹了一中午的孩子需要进行简单的休整,同时我利用这个时间为学生们播放故事录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
(一)注重细节。
學生平时的语言是不规范的,比如在他们的积累里,量词只有“个”,一个人,一个鱼,一个牛等等。在他们的表达中也不存在关联词,说起话来重复啰嗦毫无条理。在教学中,我尤为注重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天长日久,学生就会越来越注意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比如每天早晨到校我会指导学生起立站直行礼,向我问好。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我会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说“对不起”什么时候说“没关系”。当学生说话无条理时,我会告诉他们这个时候应该用什么关联词。
(二)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多配有色彩艳丽的插图。这些插图大多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常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说完整话。例如《b p m f》一课中,学习声母m时,插图中两个小朋友在捉迷藏。我会问:图上画了什么?学生会回答:小朋友,或小朋友在捉迷藏。为了让学生的语言更加具体,我会追问:“几个小朋友在哪里捉迷藏?” 有的学生会说:“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捉迷藏”或者“两个小朋友在两个门洞里捉迷藏”。这样学生既从捉迷藏这个动作中记住了“m”的发音,也在“两个门洞”中记住了“m”的形状。
(三)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占有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我重视每一节口语交际课。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交际习惯的环境,设计各种交际活动,让自己成为每次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例如在口语交际《我说你做》中,我组织学生在操场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游戏要想玩得好,发出指令的人就要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而其他人要注意听别人说话。
三、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环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巩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得以展示,进而提高。
我每天会安排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进行一分钟小展示,这个展示可以是一个小儿歌,可以给大家猜个迷语,也可以背一首小诗。内容不限定,但我要求学生站在台前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同时,我会要求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指导学生在评价中以鼓励他人为主,语言委婉。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学生语文表达的能力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做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从生活中入手,坚持对学生进行各种语言训练,我们农村孩子也终会“伶牙利齿”"出口成章”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